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林下养殖生态土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的本地土鸡品种或土杂鸡品种。邵阳县林下生态鸡外观鲜艳、风味物质沉淀多、无污染、肉质鲜美、口感好,颇受人们喜爱。1邵阳县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生态土鸡养殖邵阳县总面积1992.45km~2,是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及丘岗开发重点县;邵阳县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山地、平原、岗地兼有;全县有林地130多万亩,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行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其中林下土鸡养殖就是一种典型的养殖物种,也是比较热门的生态产业.林下土鸡养殖不仅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有效的保护了生态.所以探究该行业的养殖模式对于养殖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林下土鸡养殖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详细的介绍了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为林下土鸡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下土鸡养殖是将稀疏林地有效的利用起来,发展土鸡养殖业的一种生态养鸡模式,通过林下养殖模式养殖出来的土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安全无污染,且可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就当前鸡林下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林下土鸡养殖,是近年来一种热门生态循环产业。本文从林地选取、鸡舍建立、鸡种选取、育雏、鸡群围养及放养、免疫消毒、效益分析等7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为土鸡养殖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龙山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有大量连片的缓坡疏林,发展林下生态养殖有着理想的自然条件。作者结合多年林下土鸡养殖培训工作经验,从选址建场、瞄准市场、养殖准备、选苗运输、入场过渡、放前管理、放养管理、防病治病等方面总结出山区林下养殖土鸡的技术要点,为山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养鸡是农村一项传统的产业和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笔者通过对文东乡农村土鸡林下生态养殖发展现状、本地鸡品种优势、自然资源条件、生态养殖必要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发展生态鸡养殖的对策和措施;为充分发挥本地鸡品种的潜力优势,推动土鸡林下生态鸡养殖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鸡是我国地方鸡品种的总称。我国有着悠久的土鸡养殖历史,目前在家庭养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鸡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土鸡养殖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绵阳市山地及丘陵占81.4%,林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业可以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养殖者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生态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户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了林下生态养殖。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林下生态养殖的几种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林下生态养殖是今后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之一,它对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对生态畜产品的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大意义。1保山林下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当前已形成的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林下土鸡、蛋鸡养殖模式。主要在天然林、果园、茶  相似文献   

9.
目前,湖北省饲养地方鸡约1亿只,其中规模化生态养鸡占一半以上(约5000多万只),年产生态土鸡蛋15万t以上,全省规模化生态养鸡产值约60亿元.全省有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120多个、有土鸡、土鸡蛋品牌95个.近年来湖北省为了发展地方鸡产业,对省内主要地方鸡种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同时开展各地方鸡品种特色的研究,为开发利用作准备;并对有些鸡品种如江汉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产业发展的过程看,各地政府已些好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结合作者近几年的切身感受与思考谈几点个人看法.充分认识到了生态土鸡养殖产业发展的机遇;湖北规模化生态土鸡养殖产业正在高速发展,同时也处于由低效率生产向规模化、高效生产方向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土鸡的林下养殖属于一种生态循环产业,既能促进土鸡产业的发展,又能提高林地利用率,进而降低土鸡的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因此,实行土鸡林下养殖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我国土鸡林下养殖虽然有了较大发展,养殖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土鸡林下养殖对养殖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多项环节都有着一定难度,所以把握好土鸡林下养殖技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土鸡林下养殖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秀山县通过推广果园、林地、荒山草坡养殖土鸡,探索出了林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其产品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效益显著。秀山县地处重庆东南角,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2008—2013年,秀山县通过推广果园、林地、荒山草坡养殖土鸡,探索出了林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其产品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该县现已建成年可提供鸡苗400万只以上的种鸡场4家,年出栏10  相似文献   

12.
<正>林下土鸡养殖是利用稀疏林地发展土鸡生产的一种生态养鸡模式。这种模式饲养的土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产品安全无污染,可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简要介绍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要求,土鸡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并且逐渐的发展成为林下土鸡养殖。依靠高效的养殖技术与方法,来推广林下土鸡养殖方式,不仅能够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形成以牧促林、以林护木的良性生态循环,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本文就具体的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土鸡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将土鸡放养于林间或果园等场所,这种生态养殖的土鸡产品,因其肌肉品质上乘,口感优良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很多地区拥有土鸡生态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促进了土鸡生态养殖的顺利进行,也使得很多地区的土鸡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技术也不断的提升。同时也使绿色禽畜产品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产品的安全以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由于土鸡的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肉、蛋都是绿色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价格也在不断的提升。另外,土鸡的生态养殖对土壤生态系统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土地资源和生态保护更好的进行了结合。本文介绍了土鸡的生态养殖及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因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盛产柑橘。目前,忠县已经建成35万亩(1亩≈667m2,下同)标准化柑橘基地果园。近年来,忠县依靠柑橘园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优质土鸡养殖,已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道路。为进一步提高忠县柑橘园优质土鸡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优质土鸡生产适度规范化、标准化,西南大学和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局进行技术合作,通过研究,形成柑橘园生态优质土鸡养殖的关键技术,概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下养鸡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禽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广西北流市利用万顷果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果园生态养鸡,至今建设有林下养殖基地150多个,带动13500多名农民养殖致富,年出栏肉鸡11900多万只,为农民养鸡年创收17600多万元,养殖户人均年收入12210元,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笔者现根据工作实践,将林下养殖肉鸡的饲养要点作如下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茶林间隙土地实施种养立体开发,对丘陵坡地水土保持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创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丘陵坡地的千亩油茶林为试验基地,通过油茶林下利用牛粪、羊粪养殖蚯蚓和土鸡,探索与实践了一种“茶—蚓—禽”种养结合新型生态模式,对丘陵坡地油茶林下间隙养殖蚯蚓的技术参数和实际效果进行介绍,旨在利用丘陵坡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立体综合利用效率,对解决当前丘陵坡地油茶种植普遍存在的前期投入大、产出低、树间土地利用少等现实问题,以及发展丘陵坡地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下土鸡养殖无公害无污染,可增加农民收入,被称为朝阳产业。林下土鸡养殖是近年兴起的"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生态循环产业,是利用林地、果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以半放半养方式进行养殖,树林为土鸡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反过来鸡能啄食林地害虫,鸡粪又能为树木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土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还解决了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被称为朝阳产业。由于林下土鸡养殖起步晚,饲养管理技术还不够规范,经  相似文献   

19.
河南偃师市的自然条件适合土鸡养殖,且山多林多的地势条件有利于从事林下养殖,一方面不占用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土鸡的排泄物可当做肥料用于土壤中,省去了人工除草、除虫等工序。目前该市共有273户土鸡生态养殖户,年产土鸡蛋2700吨,但不少土鸡养殖户反映土鸡及土鸡蛋的生产成本高、收购价却偏低,销路不畅、产销脱节现象比较严重。相关人士认为,土鸡出现产销脱节现象与市民消费水平、产品概念混淆、消费  相似文献   

20.
林下土鸡养殖是指利用林地或果地作为土鸡养殖和活动的场地,采取传统饲养与现代饲养相结合的喂养方式,养殖无公害、高质量的土鸡.但随着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林下土鸡养殖的范围和数量也不断扩大.近些年来,许多地区农民都通国土鸡养殖得到了高额的经济收益,土鸡养殖也成为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林下土鸡养殖的防疫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