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祁连山高寒草地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祁连山高寒草地分布在高海拔、低热量的生态环境 ;植被低矮 ,组成植物多系低温生态类型 ;利用方式和改良途径有较大的一致性 ,且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 ;针对饲草产量质量下降 ,草地超载过牧 ,畜草矛盾突出、冬季缺草与人工饲草不足的矛盾等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红原县草原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和"以畜定草"并施的畜牧业生产理念,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建设,探索"联营牧业"、草地共管等措施,遏制草地退化,解决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努力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红原县草原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和"以畜定草"并施的畜牧业生产理念,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建设,探索"联营牧业"、草地共管等措施,遏制草地退化,解决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努力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四子王旗从畜牧业大区转变为畜牧业强区,并且真正实现农区舍饲圈养,牧区以草定畜,冷季舍饲半舍饲,暖季轮牧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战略目标。四子王旗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1.生态经济型人工草地,以发挥草地生态功能为主,防风固沙与建设草牧林业并举,建立农田、草牧场生态屏障,达到防风固沙,防止风沙入侵的目的;2.农区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在农区利用平原、丘陵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的饲草饲料生产,达到为集约化的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目的;3.牧区人工草地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牧民以草定畜后牲畜冷季舍饲或补饲的饲草料供应,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民和县的饲草资源包括天然草地资源、耕地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农田附属青饲草资源、园林树叶资源五类,草地面积9.43万公顷,各类草地年总产草量达16.3亿千克。民和县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加强草地建设与管理入手,对草地采取鼠虫害防治、封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龙仁乡选择101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资源以及牧户的家畜养殖、草畜供求和家庭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草地载畜量、草畜配置以及牧户的饲草收贮、家畜饲养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从提高人工饲草产量和质量、优先发展季节畜牧业、引导新型种草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新标准,2009年通过对共和县12个乡草地牧草产量的调查,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0.94万公顷,平均产草量为3 238.20kg/hm2,天然草地实际栽畜量为231.60万个羊单位,与理论栽畜量相比,饲草资源尚有盈余.  相似文献   

8.
发展呼伦贝尔草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草业的发展,把乳肉草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饲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新观念,要以草为业,草业先行,大面积人工种草,先增草后增畜,建立草大于畜,草畜平衡的发展格局。2004年全市人工种草5.04万hm^2,饲料作物14.59万hm^2,灭鼠治虫32.27万hm^2,草地改良5.63万hm^2,草地围栏2054处、计37.76万hm^2,累计建种子基地0.49万hm^2,牧草种子产量33.08万kg。呼伦贝尔市草地建设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现“先增草,后增畜;多增草,多增畜”,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北州通过积极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采取区域禁牧、以草定畜放牧、人工种植饲草补饲等方式,既保护了生态,又保证了当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海北州在高寒地区特殊环境条件下,人工种植饲草及其加工应用的成功经验,期望对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1"增草养畜"理念的提出近几年来,由于天然草原逐年退化、人工饲草地建设不足等原因,使饲草短缺成为制约哈密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饲草不足,导致牲畜存栏头数徘徊不前,牲畜个体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继1998年取消了牲畜总头数考核指标之后,2000年内蒙古又以草原生态建设和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为重点,加大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制订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草原养护费征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及相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超载过牧、基本草牧场保护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内蒙古草原建设规模从66.67多万公顷猛增到213万公顷,草原灭鼠治虫150多万公顷。其中人工种植草突破66.67万公顷,基本实现畜均1/15公顷人工草地和1/150公顷灌溉饲料地。为了减轻牧区草场压力,内蒙古还大力推进"北繁南育"工程,迄今已落实农区育肥示范点88…  相似文献   

12.
拟高梁、苏丹草和杂交狼尾草饲草干物质(DM)产量和品质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饲草DM产量以苏丹草为最高,平均为7604公斤/公顷:杂交狼尾草次之,7554公斤/公顷;拟高梁最低,仅5235公斤/公顷。春末播种其饲草DM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初夏播种。苏丹草和杂交狼尾草平均日饲草产量亦较高,平均分别为53.7和53.6公斤/公顷/日;拟高梁较低,为37.0公斤/公顷/日。拟高梁饲草DM中粗蛋白(CP)的含量较高,平均达10.1%;苏丹草和杂交狼尾草较低,平均分别为8.4%和8.1%。杂交狼尾草饲草DM中茎叶比(S/L),酸洗纤维素(ADF)和酸洗木质素(ADL)的含量较低,草质较为柔软;拟高梁居中;苏丹草则较高。本文还讨论了供试牧草在南京地区合理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继1998年取消了牲畜总头数考核指标之后,2000年内蒙古又以草原生态建设和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为重点,加大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制订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草原养护费征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及相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超载过牧、基本草牧场保护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内蒙古草原建设规模从66.67多万公顷猛增到213万公顷,草原灭鼠治虫150多万公顷。其中人工种植草突破66.67万公顷,基本实现畜均1/15公顷人工草地和1/150公顷灌溉饲料地。为了减轻牧区草场压力,内蒙古还大力推进"北繁南育"工程,迄今已落实农区育肥示范点88个,并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划区轮牧、季节性禁牧等科学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矛盾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是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群落结构的特点,有计划地将一部分草地开垦后,因地制宜地播种多年生或1年生牧草,从而生产出优质丰富的饲草,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人工草地.可以解决冬季缺草,保持饲草的平衡供应。由于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往往大风和春旱流行,夏季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因此,播种后的人工草地必须进行科学管理与利用,才能发挥出草地的巨大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曲靖市是云南省草地资源大市,有天然草原119.698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92.98万公顷。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以来,曲靖市立足草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筛选出以黑麦草、鸭茅草、白三叶草的"铁三角"混播组合建群种,黑麦草、苜蓿单播是曲靖市的主推建植多年生优质饲草。本文通过研究曲靖市多年生饲草地建植及利用情况,摸清多年生饲草地分布、生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河南县防灾基地建设提高了畜牧业整体防灾保畜能力 ,全县从 1 990年— 1 998年共建围栏5 .1 4万h ,可供 2 .76万只羊单位冷季的饲草需要 ;共建畜棚 8.45 96万 ,少死多活 3 8.0 5万只羊单位 ;共建 0 .0 9万h 的人工饲草地 ,解决了 3 .9万只羊单位冷季的饲草需要。三项合计共增加牧民收入 8869.4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