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蒋张林  蒋卫月 《新农村》2001,(11):16-16
1.蟾蜍的用途蟾蜍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的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从蟾蜍体上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获得。2.生活习性蟾蜍的生活习性主要有“七大”特点:一是抱团性,初春、深秋“抱团”于水中嬉戏;夏季“散团”活动找饵料,水中陆地都有其踪影;冬初开始长期“抱团”冬眠至初春。二是怕光、喜暗、喜湿;三是  相似文献   

2.
1、蟾蜍用途 蟾蜍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的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从蟾蜍体上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获得.  相似文献   

3.
一、蟾蜍的用途 蟾蜍俗称癞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曲>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相似文献   

4.
正拥有"蟾蜍脱皮自分机",生产优质蟾衣更容易!蟾蜍身上提取的蟾酥、蟾衣是名贵中药材,数百种中成药原材料要用到蟾衣和蟾酥。国内外药材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决定了蟾蜍产品不断暴涨的财富空间。据蟾蜍养殖界评估统计:目前国内供应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5%,只能满足出口量的50%,预计其价格仍有上涨可能,所以蟾蜍被誉为"蟾宝"。由于近年来野生蟾蜍数量急剧减少,养殖蟾蜍提取蟾酥、蟾衣,是一项前景十分广阔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九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对通过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近10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的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这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9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长大。据我们多年饲养观察研究发现,蟾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罗老师:1.蟾衣有什么用途,何处收购?价格如何?2.蟾酥如何采取,何处收购?3.我从其他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养殖蟾蜍,收集蟾衣、蟾酥的广告。广告上说一只蟾蜍一年产值100元,不知是否真实?武宁县溪邮政所方江方江:蟾衣、蟾酥药效相似,有消炎、止痛、解毒等功效。蟾酥的采集在每年的5~10月间进行。方法是:把捉来的蟾蜍(癞蛤蟆)冲洗干净,晾干,将大拇指放在蟾蜍的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另一只手执特制挤浆夹夹住蟾蜍颈部的耳后腺,不需过分用力便可将白色浆液挤出,将浆液浅射在玻璃器皿中(注意切忌用铁容器,以免产生化学变化,使浆…  相似文献   

9.
<正>蟾蜍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食、药类两栖爬行动物。蟾蜍全身都是宝,自脱的表皮(蟾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从耳后腺采集的浆液,加工成的蟾酥在医疗中常用作兴奋药等。蟾衣与蟾酥是名贵中药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干蟾肉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蟾蜍是指蟾蜍科动物中的中华蟾蜍和黑眶蟾蜍,以其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出乳白色浆液加工成的中药材--蟾酥和自然蜕出的皮膜(蟾衣)入药.蟾酥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能;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1.蟾衣有什么用途,何处收购?价格如何?2.蟾酥如何采取,何处收购?3.我从其他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养殖蟾蜍,收集蟾衣、蟾酥的广告。广告上说一只蟾蜍一年产值100元,不知是否真实?  相似文献   

12.
正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随着野生蟾蜍资源日渐枯竭,药材市场上的蟾酥、蟾衣、蟾干价格也大幅上升。采用稻田养殖蟾蜍,不但可以为稻田除虫、提供粪肥、疏松土壤,还能让蟾蜍生长健壮,采集的蟾衣质量也高。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九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1 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 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到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者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到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长大。据我们9年饲养的观察研究发现,蟾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蟾皮、癞哈蟆皮)及取蟾酥炒得火热。作者有9年养蟾蜍采天然蟾皮、蟾酥的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在宣传上脱离实际,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当人们经过"湖北省枣阳市枣刘公路十六公里处"时,都会被路边的一栋别致建筑所吸引,一片偌大的养殖场被不锈钢栅栏围墙包围着,大门旁边有一块很大的牌子上写着"枣阳伟华蟾业有限公司",这家养殖公司的老板就是张伟。张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从蟾蜍中发现了商机,靠着自创的"蟾蜍六步蜕衣法""蟾蜍蜕衣自分机""蟾衣速干自分机"多种新技术,在家乡养起了蟾蜍,10多年来,单是生产蟾衣、蟾酥就获利丰厚,成了远近闻名的"蟾蜍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我从自己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的经验中,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在宣传上有不少误区。误区一:《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实际上,《本草纲目》中根本没有“蟾衣”两字。这完全是别有用心的人的虚构。只是在近代  相似文献   

17.
蟾蜍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用、食用蛙类两栖动物,是对农业有益的动物,是捕杀害虫的能手.看似丑陋的蟾蜍全身是宝,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和近代<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则均记载蟾蜍全身各部位均可供药用,蟾衣、蟾酥则是中药瑰宝.从蟾酥中提炼而成的蟾毒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蟾衣、蟾胆、干蟾(蛤蟆肉)等产品的价格近年来也均有大幅度上涨.非药物所脱的纯天然蟾衣市场价格已升至每公斤16万元.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原本作为基本药材的蛤蟆肉,因其肉味鲜嫩细腻白净,已同众多山珍海味一起登上餐桌,仅上海地区每年上市量达500多吨,另一方面,由于近年生态环境改变,使原本常见的野生蟾蜍数量急剧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因此人工养蟾蜍已作为一门新兴特种养殖业走向热门,江、浙、沪地区已走在全国前头,不少养蟾场年收入数十万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九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宣传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  相似文献   

19.
蒋卫月 《农业与技术》2001,21(3):50-50,52
蟾蜍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用、食用蛙类两栖动物,是捕杀害虫的能手,是对农业有益的动物.看似丑陋的蟾蜍全身是宝,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近代<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均有蟾蜍全身各部位供药用记载,蟾衣、蟾酥则是中药瑰宝.从蟾酥中提炼而成的蟾毒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蟾衣、蟾胆、干蟾(蛤蟆肉)等近年来也均大幅度上涨,非药物所脱的纯天然蟾衣市场价格已升至每公斤1.6万元.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原本作为基本药材的蛤蟆肉,因其肉味鲜嫩细腻白净,现同众多山珍海味一起登上餐桌,仅上海地区每年上市量达500多吨之多.另一方面,由于近年的生态环境改变,使原本常见野生蟾蜍的数量急剧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因此人工养蟾蜍已作为一门新兴特种养殖业走向热门,江、浙、沪地区已走在全国前头,不少养蟾场年收入数十万元.  相似文献   

2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药材市场上动物类中药材交易价上扬,蟾酥、蟾衣、蟾干等市场价也日渐上升,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日益变化而导致野生蟾蜍生存量急剧下降,加上国内许多地区人们食用蟾蜍肉习惯由来已久,更是视蟾蜍肉为青蛙肉吃,饭馆中蟾餐日益火爆,售价不扉。因此,蟾蜍药材产品濒临枯竭,使一些地区很难捕捉到用于地道中药材的蟾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