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和“营养”,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现今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倡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食品。这就要求肥料首先能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其次是不造成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再次是不污染环境和土壤。微生物肥料不但能减少和缓和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中硝酸盐的污染,而且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改良土壤特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菌肥的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物菌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它是一种多元索肥料,含有大量活的微生物,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和生长环境。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抵抗病虫为害,从而发挥土壤潜在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叶面肥,顾名思义,就是施于作物叶面,并能为作物所吸收的肥料。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土壤施肥不足、防止植株早衰、保持作物营养平衡等。合理施用叶面肥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因此深受农民欢迎。1常见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至少应具备以下2个条件,一是肥料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及土壤所提供的养分量,通过肥料补充不足部分的施肥方法叫平衡配套施肥。实行平衡配套施肥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对微生物肥料(根瘤菌肥料除外),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良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比传统施肥增产的报道占98%,其中增产幅度超过5%的报道占87.4%,超过10%的占56.6%。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B类、固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率依次为22.3%、21.2%、16.5%、14.7%、13.6%和12.2%。微生物肥料在作物上应用最多的是禾谷类作物,其次是油料类和纤维类作物,应用较少的是烟草、糖、茶、药、牧草等类作物。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改良研究较少,主要为经济作物,而对粮食作物研究较少。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有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蔬菜硝跋盐含量,减少棉籽及油菜中的棉酚和芥跋含量,提高蔬菜和水果合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提高纤维类作物纤维的长度和强度,增加上等烟的比例,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分析了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条件和方法,指出合理使用的条件和方法,并从研究、开发和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提出加强应用性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微生物肥料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微生物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上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随着农业上施用各种化学物质的增多,在不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作物品质不断下降等不良后果,而肥料是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生产投入品。正确选择和科学施用优质肥料对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7.
果树生产上果农一味追求高产,通常会导致果树养分供应不平衡,如偏施氮肥形成“化肥果”,或磷、钾、钙等微量元素不足,出现高产低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补充果树营养,均衡果树营养,尤其是一些有利于作物品质提高的元素,比如磷、钾、钙等微量元素,施用后不但可以提高果树产量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本色就是肥料的内涵:提供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促进提高土壤  相似文献   

9.
肥料是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面上,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营养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理化,生物形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对环境无害的物料均为肥料。在生长期间,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溶液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向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  相似文献   

10.
作物肥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既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但在目前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常有肥害发生,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