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ODM、DTA-6和Cc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氯化胆碱(Cc),研究其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后5~20 d,SODM、DTA-6、Cc处理提高了叶片的Chla、Chlb及Chl(a+b)含量,降低了Chla/Chlb比值,其中SODM调控效果最佳.SODM、DTA-6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SODM、DTA-6、Cc处理在多数测定时期内均提高了叶片SOD和POD活性,其中DTA-6对SOD活性的调控作用最强,SODM次之;SODM对POD活性调控效果最佳,DTA-6次之.同时,DTA-6和SODM提高了叶片CAT活性,减缓了MDA含量的升高,而Cc对上述多项指标的调控作用均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叶面喷施DTA-6和SODM,调节了大豆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生理代谢水平,延缓了大豆植株的衰老进程,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氯化胆碱(Cc),研究其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节剂喷施后5~20d,SODM、DTA-6、Cc处理提高了Chla、Chlb及Chl(a+b)含量,降低了喷施调节剂初期Chla/Chlb比值,其中SODM调控效果最佳。SODM、DTA-6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SODM、DTA-6、Cc处理在多数测定时期内均提高了叶片SOD和POD活性,其中DTA-6对SOD活性的调控作用最强,SODM次之;SODM对POD活性调控效果最佳,DTA-6次之。同时,DTA-6和SODM提高了叶片CAT活性,减缓了MDA含量的升高,而Cc对上述多项指标的调控作用均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叶面喷施DTA-6和SODM,调节了大豆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生理代谢水平,有效延缓了大豆植株的衰老进程,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同化物及内源激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氯化胆碱(Cc)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了大豆叶片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研究了大豆叶片中同化物代谢的差异,为大豆后期抗衰老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提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ODM和DTA-6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硝态氮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而调节剂Cc则表现不明显。另一方面,在喷药后5~30d,SODM明显的提高了IAA、GA以及CTK的含量,而在喷药后15~30d,DTA-6提高了IAA和CTK的含量,Cc则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IAA和CTK。综合分析表明,叶面喷施SODM和DTA-6,维持了叶片中同化物和内源激素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叶片抗氧化能力和控制了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比利时212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烯效唑和SODM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100mg·kg-1)和烯效唑(5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经济性状;烯效唑(50mg·kg-1)和SODM(10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还原糖含量;DTA-6(100mg·kg-1)和SODM(100mg·kg-1)显著提高了酚类物质含量,烯效唑(50mg·kg-1)显著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各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代谢与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块茎淀粉含量的积累变化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重要生理指标;(2)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叶片还原糖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故叶片还原糖含量亦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茎秆、块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变化相关性不强,但生育后期与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简称DTA-6;烯效唑(Uniconazole),简称S3307;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简称Cc。通过比较块茎重量和块茎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分析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DTA-6可显著提高‘大西洋’和‘克新13号’大薯重量,Cc可显著提高‘大西洋’大薯重量;各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都显著提高了‘费乌瑞它’酚类物质的含量;DTA-6可显著提高‘费乌瑞它’和‘克新13号’维生素C的含量,而Cc可显著提高‘费乌瑞它’淀粉含量,DTA-6和Cc处理可显著提高‘克新13号’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大田叶面喷施的方式,比较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与糖分合成的差异,研究了大豆叶片的糖分积累特点.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其中在喷药后15~30 d,DTA-6处理的蒸腾速率下降幅度要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在喷药后5~30 d,各处理及对照的气孔导度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表现为各处理及对照在10 d与20 d分别出现一高峰值,至喷药后30 d,各处理及对照的水分速率和气孔导度值变化规律一致,具体表现为:SODM>氯化胆碱(Cc)>DTA-6>CK.SODM和DTA-6处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其中SODM调节剂显著的提高了大豆可溶性糖输出量、淀粉转化率以及淀粉积累速率,而Cc处理在喷药后5~30 d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蔗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大豆经叶面喷施SODM和DTA-6可以有效的调控叶片中糖分合成、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R5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了根系活力、硝态氮、可溶性糖等指标。结果表明: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大豆的根系活力,其中SODM处理明显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积累量和输出量。并在喷药后5—30d,SODM和DTA-6提高了根系内硝态氮、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这为根系生长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在喷药后30d内,氯化胆碱处理下的各生理指标变化波动较大。综合分析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善大豆根系内同化物代谢水平,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于R5期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喷施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收获后测定籽粒中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SODM、Cc、DTA-6均降低了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的氨基酸总量,其中高蛋白品种黑农35氨基酸总量降幅(0.50% ~ 1.03%)最小,而双高品种垦农4号氨基酸总量降幅(2.53% ~4.67%)最大.SODM、Cc、DTA-6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氨基酸组分比例均有影响,三者均提高了高蛋白品种黑农35的丙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幼苗子叶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砂培条件下,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以不同浓度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为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和S-3307对苗期大豆子叶内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出苗后第6天DTA-6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S-3307处理和CK;淀粉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出苗后第10~12天子叶淀粉含量又有所增加,出苗后第12天DTA-6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CK和S-3307处理;子叶蔗糖的含量大致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S-3307处理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DTA-6处理;子叶还原糖含量在取样时间内出现了几次波动,其中苗后第8天左右减少到较低值,DTA-6普遍提高了还原糖含量,S-3307(S0.2除外)降低了取样后期的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够调控子叶的碳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2类调节剂中分别以D50和S0.2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两种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昼夜同化物生理代谢的影响,以两个大豆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试验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在鼓粒期的一昼夜内依次选取9∶30、17∶30、21∶30和5∶30(次日)4个时间点,测定功能叶片中蔗糖含量、淀粉含量、淀粉转化率、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并于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处理均能促进两品种叶片蔗糖和淀粉在白天的积累和夜间的降解,且S3307对两品种叶片蔗糖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DTA-6调控两品种叶片淀粉的作用效果优于S3307。在不同时间点S3307和DTA-6处理均能够提高两品种叶片夜间蔗糖和淀粉转运率。S3307和DTA-6处理能够提高两品种叶片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活性,且均在17∶30达最大值;S3307和DTA-6在整个昼夜变化中提高两品种蔗糖转化酶的活性。S3307和DTA-6能够有效调控两品种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提高产量,S3307和DTA-6处理后合丰50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7.76%和37.67%,垦丰16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1.34%和32.49%。综上所述,S3307和DTA-6处理均能通过促进叶片昼夜同化物代谢,提高合丰50和垦丰16大豆品种产量。  相似文献   

12.
朱林 《作物研究》2019,(4):278-279,291
为明确化控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作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55 mg/L DTA-6和50 mg/L S3307,均可使大豆单株各部位的荚数、粒数明显增加;喷施55 mg/L DTA-6处理较对照增产758.71kg/hm^2.说明化控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子粒建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于7展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激动素和烯效唑,以清水为对照,研究调节剂对玉米子粒建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调节剂后第30~39 d,两个处理均显著增加子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和可溶性糖含量。喷药后第48 d,不同品种子粒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量呈不同的变化规律,德美亚1号激动素处理和德美亚2号烯效唑处理的调控效果较好。喷药后第30~48 d,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两个品种子粒转化酶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呈相同的变化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显著改善子粒的形态,加快子粒的新陈代谢,扩充子粒库容量,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烯效唑对水稻氮代谢及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和籽粒氮代谢、稻米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后,籽粒灌浆前、中期剑叶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而成熟期其含量与对照基本相同,甚至略低于对照;烯效唑提高了强、弱势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强势粒发育前期的非蛋白氮含量,并促进其向蛋白氮的转化,使成熟期非蛋白氮含量低于对照,而各时期蛋白氮含量均高于对照,成熟期强、弱势粒中蛋白氮含量和单粒蛋白氮绝对积累量均得以提高;烯效唑提高了稻米内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浸种和喷施处理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高7.2%和8.3%,蛋白质产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高13.1%和13.4%。  相似文献   

15.
以2个木薯品种‘SC205’和‘SC124’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钾(K0,K2O 0 kg/hm2)、低钾(K50,K2O 50 kg/hm2)、中钾(K100,K2O 100 kg/hm2)和高钾(K200,K2O 200 kg/hm2)4个施钾量处理,测定收获期木薯的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淀粉组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不施钾相比,施钾量达100 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木薯株高、茎径、单条薯重;施钾量达50 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鲜薯产量,其中‘SC205’和‘SC124’的鲜薯产量增幅分别达59.2%~131.7%和51.4%~127.9%,在施钾量(K2O)为100 kg/hm2时鲜薯产量达到最大值;(2)施钾量对不同组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及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钾量间交互作用对蔗糖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可溶性糖组分及淀粉各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织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块根淀粉组分含量间具有负的相关性,其中块根的可溶性糖组分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茎秆的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合理施钾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进而有利于木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对连作条件下木薯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不同播期调控下,研究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都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正相关.籽粒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播种期推迟不利于茎鞘碳同化物向穗部流转,茎鞘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淀粉>可溶性糖>蔗糖,茎鞘碳同化物对籽粒产量及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远高于叶片.可溶性糖转运对籽粒产量和淀粉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蔗糖、淀粉对籽粒的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减少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是同步的,并且,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快速递减期(花后3~12 d)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快速递增期(花后6~12d)同步.(3)播种期推迟减少茎鞘和叶片总氮的积累,籽粒氮收获指数降低,但是播种期的推迟却增加茎鞘和叶片器官蛋白氮积累,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S3307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张美善  徐克章 《玉米科学》2003,11(4):072-073
用S3307浸种后,玉米幼苗株高降低,茎直径增加,叶面积、根冠比、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比叶重(SLW)、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壮苗效果.在干旱或低温条件下,无论S3307浸种与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可溶性糖、游离Pro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加,且S3307浸种处理的比对照增幅大.说明S3307有助于提高玉米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在不同密度及施肥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双峰曲线变化 ,峰值分别出现在块茎形成期和淀粉积累期 ;增施氮、磷、钾肥 ,尤其是氮、磷肥 ,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 ,防止叶片的早衰 ,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 ,使马铃薯群体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 ,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