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业人才是我国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根据我国种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及其对种业人才的需求,以华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当前本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办学特色,为完善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种子产业的发展,要求种子专业人才要具备综合知识结构,要掌握种子科学技术和理论的专业知识.《种子法规与管理》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主观专业课程.本文本着培养学生熟悉掌握种子法规及行政管理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角度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扬州大学农学院种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及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紧迫性、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及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为完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种子法》修改的背景下,分析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5.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大力建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新专业的背景下,近年对“种子生物学”课程从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改革,广泛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培养适应现代种业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曹高燚 《中国种业》2015,(10):16-17
在《种子法》修改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素质。 关键词:种子法,种子科学与工程,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朱世杨  罗天宽  张小玲 《种子》2016,(3):129-132
高职学生导师制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本文阐述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施专业导师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主要思路和具体做法,实践与探索了高职农类特色的“农、科、教”相结合的“师导生学”的长效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点(每个学生落实1位导师)、线(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面(科研资源整合于专业教育)、体(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相结合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同类院校或相关专业开展导师制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内容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结合暑期教学实践课程的要求,构建了"开拓视野、提升技能、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果表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利用暑期综合实践教学深入种子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发现并分析现代种子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工协作提出解决方案,编制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教学和企业双赢。  相似文献   

9.
以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课堂教学及实验实习的发展,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现状分析原因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种子科学与工程作为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意义重大。针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前存在的实践教学课时少、实验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单一、偏重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脱离实践等问题,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物学学科优势,加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并就课程实验实践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