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采用酰胺态氮替代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中的硝态氮,对稳定营养液的pH值,降低营养液的成本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番茄为试材,采用酰铵态氮(尿素)分别替代荷兰番茄营养液配方中16.5%、33%、49.5%的硝态氮,进行番茄育苗试验。观测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了以酰胺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酰铵态氮替代硝态氮能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但达到一定量后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以酰铵态氮替代荷兰番茄营养液配方中49.5%的硝态氮,最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瓜等九种蔬菜与NO3—N亲和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酶动力学方程 v=(V_(max)[s])/(Km+[s]),通过 Lineweaver-Burk 法作图求取 km值.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蔬菜苗期对 NO_3-N 的亲和力大小依次为:甜椒>玉米>番茄>黄瓜>甘蓝>茄子>茼蒿>芹菜>苋菜。蔬菜在吸收 NO_3-N 的同时,可向培养液中分泌微量的还原糖,蛋白质,有机酸等。其中草酸的分泌量随营养液中 NO_3-N 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采用NH_4-N、NO_3-N 混合施肥,对降低叶菜类 NO_3-N 的累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硝态氮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光合速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表明,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升高,7种基因型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蛋白质、氨基酸、净光合速率(Pn)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硝态氮含量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不利于维生素C的累积。各基因型硝酸盐含量在高硝态氮环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筛选硝酸盐累积较少的基因型时,应在硝态氮含量较低的养分条件下进行。长江青梗的氨基酸含量在4个不同处理中均低于其他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液pH自动调节装置,研究水稻、黄瓜11个品种,在低pH条件下,幼苗生育及无机态氮的同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6个水稻品种的干物质增长量比较接近;5个黄瓜品种对pH较为敏感;水稻、黄瓜对NH_4-N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pH3.8处理水稻对NH_4-N的吸收速度约占pH6.0的1/2;黄瓜对NO_3-N的吸收易受pH的影响。水稻Rieciasominon品种体内可溶性~(15)N含量占吸收~(15)N总量的百分比顺序为:AL[pH3.8(~(15)NH_4)_2SO_4]>NL[pH3.8Na~(15)NO_3]>AH[pH6.0(~(15)NH_4)_2SO_4]>NH[pH6.0Na~(15)NO_3];黄瓜幸风品种为:AH>AL>NH>NL。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表明,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升高,7种基因型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蛋白质、氨基酸、净光合速率(Pn)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硝态氮含量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不利于维生素C的累积.各基因型硝酸盐含量在高硝态氮环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筛选硝酸盐累积较少的基因型时,应在硝态氮含量较低的养分条件下进行.长江青梗的氨基酸含量在4个不同处理中均低于其他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氮沉降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及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CK,0g/(m~2·年))、低氮(L,5g/(m~2·年))、中氮(M,15g/(m~2·年))和高氮(H,30g/(m~2·年))4个氮沉降水平,从2013年11月开始,每15d进行1次模拟氮沉降,于2014年5月和11月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pH值等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氮沉降背景下(CK),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4.66~16.97mg/kg,NO_3~--N占无机氮含量的59.46%。夏季土壤中NH_4~+-N含量较高,而冬季土壤中NO_3~--N含量较高。模拟氮沉降降低了土壤的pH值,并且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pH下降作用更明显。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CKLMH。模拟氮沉降促进了土壤NO_3~--N和NH_4~+-N的累积,且0~10cm土层累积作用明显高于10~20cm土层。各氮沉降处理土壤NO_3~--N、NH_4~+-N与全氮、有机质、体积含水量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结论】模拟氮沉降使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增加,土壤pH值减小。  相似文献   

7.
铵,硝态氮配比对作物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几种作物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铵、硝态氮配比显著地影响作物生长。小麦、荞麦和小白菜的生长量随硝态氮比例随大而增大。玉米、糜子和番茄的生长量以二者配合更好;配合液中的铵、硝态氮比例增大,玉米和番茄的生长量增加。适于作物苗期生长的最佳铵、硝态氮配比是:小麦、荞麦和小白菜为0:100和25:75,玉米为75:25和50:50。番茄为75:25。糜子从75: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pH值高氮营养液条件下,研究了外源GABA对小白菜‘五月慢’(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叶片无机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6.5条件下,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高氮营养液(pH6.5+N)培养6和12d后,小白菜叶片NR、NiR活性以及NO-3-N、NO-2-N、NH+4-N、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但是GAD活性变化不显著。与pH 6.5+N处理相比,2.5mmol/L GABA处理加速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代谢,表现为NR、NiR、GAD活性和NH+4-N、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NO-3-N、NO-2-N含量显著降低。但GABA对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代谢受pH值的影响较大,以pH 6.5+N条件下GABA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pH 4.5+N处理,而pH 8.5+N条件下GABA处理效果最差;不同pH处理12d的效果较明显。结果证明外源GABA对小白菜叶片无机氮代谢的诱导受pH值的影响,其中pH 6.5是GABA降低高氮条件下小白菜叶片硝态氮含量的适宜酸碱环境,且GABA最佳添加时期为采收前12d。  相似文献   

9.
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过量施氮的现象,研究了适量减氮在不同土壤墒情下硝态氮分布以及冬小麦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变化,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灌水处理,自然降水(W1)、适墒(W2,70%±5%)、足墒(W3,80%±5%)和3个施氮量处理(不施氮,N1;减氮施肥,N2:195 kg·hm~(-2);常规高量氮肥,N3:270 kg·hm~(-2)),测定了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冬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转运量和籽粒产量。【结果】0—60 cm土层硝态氮(NO_3-N)的分布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随土壤墒情的增大而减少;60 cm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尤其是足墒(W3)加大了NO_3-N的淋溶,N2、N3水平下80—100 cm土层W3平均比W1高出了3.8 mg·kg~(-1)和4.2 mg·kg~(-1);减氮处理(N2)促进了NO_3-N吸收,成熟期0—20 cm土层NO_3-N比开花期平均降幅为2.3 mg·kg~(-1),高氮处理(N3)收获后土层中NO_3-N却有较多的富集。减氮适墒处理(W2N2)显著增加了开花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P0.05),并促进氮素向籽粒的有效转运,尤其表现在叶片中;花前氮素转移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达最大,籽粒产量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分别比其他处理平均高出15.4%、27.3%,从而极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率和生产效率(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195 kg·hm~(-2),拔节后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70%±5%,是兼顾产量、氮肥吸收和生产效率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亚硝态氮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和藻对亚硝态氮的利用,实验分析了水体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的变化,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藻细胞内亚硝态氮含量和藻亚硝酸氧化酶(NOR).结果显示,在1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培养基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同时减少,说明铜绿微囊藻可以同时利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20和3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随着藻的生长培养基中亚硝态氮的浓度减少,硝态氮浓度增加,而且电泳实验显示此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能产生亚硝酸氧化酶,表明培养基中的亚硝态氮被亚硝酸氧化酶氧化为硝态氮.本实验也表明高浓度的亚硝态氮(大于10 mg NO-2-N·L-1)能够抑制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湘潭矮脚白(高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和上海青(低硝酸盐含量基因型)为材料,通过测定其吸收硝酸盐的速率、硝酸还原代谢库内硝酸盐的浓度(MPS)、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等。研究其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个小白菜品种吸收硝酸盐的速率、NRA存在显著的差异。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品种湘潭矮脚白具有较低的NRA,但具有较高的硝酸盐的吸收速率:而硝酸盐含量较低的品种上海青则具有较高的NRA,吸收硝酸盐的速率则较低。因此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吸收硝酸盐的速率不同和硝酸盐还原能力有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模拟酸雨对白菜的生长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质量浓度是影响白菜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在生长中期,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量最多,然后开始下降,在收获时期达到最少.在相同质量浓度的氮肥条件下,模拟酸雨对白菜的生长、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pH4.5,pH5.6,pH3.5.根据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在pH4.5条件下或在高质量浓度尿素条件下,收获期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二级标准.在pH4.5的酸雨条件下,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接近或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在pH5.6模拟酸雨条件下,高质量浓度尿素增加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To evaluate the supplementary blue light intensity on growth and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in pak choi(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four blue light intensity treatments(T0,T50,T100 and T150 indicate 0,50,100,and 150μmol m~(–2) s~(–1),respectively)were applied 10 days before harvest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Both of cultivars(greenand red-leaf pak choi)under T50 had the highest yield,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sugars.With light intensity increasing,antioxidant compounds(vitamin C and carotenoids)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nitrate content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The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phenolics,flavonoids,anthocyanins,and glucosinolate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under supplementary light treatment than T0,so as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and 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The species-specific differences in photosynthetic pigment and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was found in green-and red-leaf pak choi.T50 treatment could be used for yield improvement,whereas T100 treatment could be applied for quality improvement.Results showed that blue light intensity can regulate the accumulation of biomass,morphology and health-promoting compounds in pak choi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施用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试验以潮土、黄棕壤为供试土壤,分别选取小白菜、蕃茄作为叶菜类和果菜类代表,以土培、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氮肥对两种蔬菜NO_3~--N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蔬菜NO_3~--N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蔬菜NO_3~--N积累量呈负相关。水培试验研究了N、P、K、Ca、Mg、Fe、Mo、Cl丰缺对小白菜NO_3~--N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种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变化。[方法]以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并分析3种蔬菜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102、5.1×102和2.5×102mg/kg,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无论在4℃还是在15~18℃条件下贮藏,3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可维持3~5 d基本不变,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贮藏条件对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的不同组合及尿素替代 2 0 %硝态氮对水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硝酸盐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采收前 12d替代处理 ,与对照相比 ,以甘氨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效果最好 ,甘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三者混合氨基酸其次 ,尿素次之 ;同时氨基酸处理也提高了两种蔬菜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 ,并显著增加了叶片全氮量。氨基酸替代硝态氮后 ,增强了不结球白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但削弱生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氨基酸和尿素都降低了不结球白菜和生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而且对不结球白菜 ,氨基酸与尿素效果相近 ,但对生菜氨基酸比尿素更有效。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不但可以显著降低两种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而且可以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7.
18.
喷施不同形态锰肥对叶用油菜镉累积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明喷施锰肥对叶用油菜累积镉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MnSO_4、Mn(CH_3COO)_2和EDTA·Na_2Mn对两种叶用油菜(Cd低积累品种华骏和普通品种寒绿)生物量以及Cd和Mn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Cd在叶用油菜体内的吸收转运规律以及亚细胞分布特征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喷施3种形态Mn肥对Cd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喷施高浓度Mn(CH_3COO)_2和EDTA·Na_2Mn显著降低普通叶用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喷施MnSO_4和Mn(CH_3COO)_2处理降低叶用油菜Cd含量、提高Mn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EDTA·Na_2Mn处理,其中,0.4 g·L~(-1)Mn的MnSO_4和0.2 g·L~(-1)Mn的Mn(CH_3COO)_2处理降低Cd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最佳,可使其分别降低29.2%和31.0%。喷施Mn肥显著降低叶用油菜总Cd累积量,使Cd转运系数显著升高,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与总Cd累积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与Cd转运系数则无显著相关性。Cd和Mn在叶用油菜地上部主要分布在细胞可溶组分中,其次为细胞壁。喷施Mn肥后,Cd和Mn在细胞壁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在可溶组分的分配比例升高。总之,喷施0.4 g·L~(-1)Mn的MnSO_4和0.2 g·L~(-1)Mn的Mn(CH_3COO)_2可以显著降低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提高其Mn含量,同时不影响叶用油菜生长,是保障Cd低积累叶用油菜安全优质生产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