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果总产量约1.3亿t,蔬菜约7亿t,约占世界总产量50%,但是采后损失高达20%~30%,约2亿t,发达国家采后损失仅3%~5%。如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保鲜产业化水平,即果蔬低温贮藏量达到产量的60%,我国冷藏能力需要达到5亿t,且未包括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冷柜在内。按照每年贮藏量净增加500万t计(相当于近10年间全国各种冷藏库、气调库、冷藏车等发展累计总和),约需要100年,任重而道远。1果蔬采后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 一、果品蔬菜采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果品蔬菜贮运设施的发展概况。近十年来我国的冷藏设施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冷库3万多座,总容量近600万吨,尽管果品蔬菜的冷藏容量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果品蔬菜的贮藏量只有总产量的10%-15%,因此,大部分果品采收后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蔬菜种植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视采前的栽培、病虫害防治,却忽视采后的各项工作。由于多数产地基础设施和条件缺乏,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地果蔬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问题,致使果蔬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相当严重,果蔬每年损失率为25%~30%,约750亿元。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果蔬产品缺少规格化、标准化管理,年出口量只占世界出口量的2.4%,排名第12位,销售价格也只有国际平均价格的一半。而品种结构又不甚合理,品种单一,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比例不当,缺乏适于加工的优质原料品种,这些都明显地制约着我国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台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危害发生情况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200余种,还有猖獗的鼠害和恶性杂草,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达1500多种,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达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按我国年产粮食5亿t左右计算,每年损失粮食约5000万t,按每人年消费粮食200kg算,就是间接的损失了1~2亿人的口粮。特别严重的有几十种,它们此起彼伏地频繁发生成灾,在各地造成大量损失,是阻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据资料介绍,甘肃省2007年共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686.83万hm^2次,占发生量的91%,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储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周每年果蔬花卉产后损失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850亿元。  相似文献   

6.
后农产品储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阔每年果蔬花卉产后损誊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850亿元。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产后进入流通领域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以常温流通为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亟待升级。  相似文献   

8.
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品之一,其2002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水稻总产量在1997年达到创记录的2.0074亿t后,2002年降至1.7454亿t,降幅达13.1%,同期国内稻米消费量则由1.89亿t缓慢升至1.96亿t,2000年后一直是产不足需。  相似文献   

9.
李光河 《现代农业》2002,(11):15-15
我国粮食每年储藏损失约400亿公斤,损失率约为9.7%,果品、蔬菜产品的损失率高达25%以上,奶、肉、水产品等易腐农产品损失更大.而发达国家的生鲜果品、蔬菜产品的损失率一般控制在1.7%-5%,粮食损耗低于1%,这主要是利用了先进的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施药机械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及杀菌剂、作物生长剂、保鲜剂、液面肥等诸多与农产品品质及生态环境有关的喷洒工作。我国每年投入使用的施药机具有600万~900万架,用其喷洒的各种试剂约45万t(折纯),其中农药约31万t、除草剂约8万t、杀菌剂约5万t、其他试剂约1万t,防治面积达到28亿hm~2/次以上。每年为国家、为农民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t、棉花40万t、蔬菜2800万t、水果30万t以及各种经济作物20万t,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施药机械产品质量安全在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10,(12):96-97
农产品贮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果蔬产后损失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750亿元。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对果蔬保鲜非常重视,其农产品的产后损失率一般在1.7%~5%,而我国蔬菜产后损失率高达25%~30%,每年仅在果蔬方面就损失约750亿元人民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产后保鲜储藏,缺乏冷链设备和保鲜技术.这种现状不但使果蔬难以体现应有的商品价值,还影响了果蔬的异地销售和出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约6亿t,折合标准煤约3亿t。据调查我国的秸秆利用率约为33%,其中约0.28亿t用于造纸,1.13亿t用作饲料,1.08亿t还田,3.5亿t作燃料或就地烧荒。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死皮病(TappingpaneldrynessTPD)也称褐皮病(BrownBast),是指橡胶树割线自然干涸,造成胶乳低产或停产。其症状为橡胶树割线局部或全部不排胶,严重时树皮产生褐色斑点、斑纹、树皮增厚、树皮爆裂和割线变形等。橡胶树死皮病在世界各植胶国都有发生,各国各地区发病率虽有差异,但基本上都在14%~30%之间,局部地区高达50%。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橡胶树死皮病而损失的干胶产量约50万t,价值4亿美元以上。在我国,橡胶树死皮也相当严重。据调查统计,目前海南农垦橡胶树平均死皮率已达到25%,因死皮停割每年减产约4万吨,损失约6亿元。  相似文献   

15.
1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 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 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表1).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果蔬冷链储运率的提高,果蔬产业对由冷藏损伤引起的采后损失越来越重视。揭示果蔬冷藏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开发出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对保证果蔬产业的丰产丰收、减损增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果蔬采后冷藏损伤发生的机理进行综述,对防止果蔬采后冷藏损伤的现有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翔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70-272
淡水鱼鱼糜蛋白质变色、变性与其蛋白质组成密切相关.根据鱼肉蛋白质冷冻和加热变色、变性机理,应使用第1次采的肉,采肉后进行严格的漂洗、低温或真空擂溃,均可防止其色泽劣变;漂洗、沥干、精滤、绞肉、擂溃过程中控制温度于10℃以下,以4%蔗糖+4%山梨醇+0.3%复合磷酸盐为抗冻剂,在-40℃冻结,3~5h使鱼糜中心温度达到-20℃~-25℃,在-20℃以下冷藏,可有效预防淡水鱼鱼糜蛋白质变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肉鸭的出栏量超过24亿只,鸭肉产量约530万吨,占世界肉鸭总产量的70%左右。中国羽绒(毛)每年产量约36.7万吨,鸭绒约占75%。我国2004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达到3亿~4亿只,鸭蛋年产量达到553万吨,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力低,每年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冻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  相似文献   

20.
据越南水果协会主席称。越南水果业制定了水果出口目标。即年收获900万吨新鲜水果。至2010年,出口创汇达到3.5亿美元。为实现该目标,越南水果业界已经在改进水果采后保鲜储藏技术。以提高果品质量。减少采后损失(估计采后损失占了总产量的30%),降低价格,创建品牌,制定新的出口市场发展策略以及贸易促进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