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外源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四环素类抗生素进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的影响,通过模拟残留在畜禽粪便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入土壤的过程,设置添加和未添加抗生素2个处理,在第10、30、90天采集土壤样品,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处理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比未添加抗生素处理降低了0.10~0.48个单位。添加抗生素处理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均低于未添加抗生素处理,降低幅度在0.30%~5.37%;其它门类添加与未添加抗生素处理相对丰度高低波动较大。随时间推移,2个处理属水平群落相对丰度均呈下降趋势,且添加抗生素处理下降速度较快。30 d前添加抗生素处理真菌多样性比未添加抗生素处理升高了0.89、0.97个单位,90 d相反。由此可知,四环素类抗生素会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四环素类抗生素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蔬菜》2016,(11)
根据有机肥抗生素残留检测国家标准和方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标准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是抗生素污染土壤的重要源头之一,目前我国缺少有机肥中抗生素含量检测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洁净蔬菜区划中,应重点考虑灌溉水、土壤、大气污染与蔬菜内在质量(污染物残留)等因素的关系。尽管蔬菜污染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如施用农药、肥料等,但是人为的,虽不能预料,但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北方园艺》2007,(12):229
蔬菜安全施肥好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蔬菜本身安全;其二是对确保消费者安全。蔬菜施用化肥不当,不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使蔬菜遭受肥害,造成减产降质甚至绝收;同时还会造成肥料残留,污染环境,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蔬菜施肥必须坚持”适量、有效、经济、安全、少污染”的施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济南市城郊菜地为研究对象,对城郊菜地土壤-植物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济南市郊区设施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状况,阐明了氮肥的施用对蔬菜产量及地下水的影响。本文对衡量济南市蔬菜种植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及指导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充市郊土壤与蔬菜中铅、镉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同时也会由该环境中的食物进入到人体,对人类安全产生为害。为了了解南充市Pb、Cd污染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现状,为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对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蔬菜生产地土壤只有少数地区出现了较轻微的Cd污染,Pb未形成污染;另外,该地区蔬菜是清洁安全的,土壤中的Cd污染尚未转移到蔬菜中,但Pb在蔬菜中的污染情况还要重于Cd。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青"小白菜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铅污染不同程度土壤施用不同保水剂用量对小白菜生长与物质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铅污染加重不利于蔬菜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施用保水剂改良污染土壤能够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吸收利用氮磷钾养分,但影响程度受污染程度和保水剂用量综合制约。铅污染土壤上施用保水剂可增加蔬菜生物量10.0%~23.3%,在铅污染较轻土壤上加大保水剂用量和污染较重土壤上施用较小剂量保水剂更有利于蔬菜生长。适宜的保水剂用量促进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且随生长天数增加而表现愈明显;保水剂施用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但不同养分种类间有所差异。铅污染较轻土壤施用较大剂量和污染较重土壤上施用较小剂量保水剂改良铅污染土壤能综合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保水剂1.2g/kg干土用量相对2.4g/kg干土用量改良铅污染土壤,实现蔬菜提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蔬菜生产实地调研、设施专家专访和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时监测等方法,研究并总结分析我国北方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种植户以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菜为主,1年2~3茬。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分别高于100kg·(667m~2)~(-1)和16m~3·(667m~2)~(-1)的比例高达65.5%和72.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大水漫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58.6%和93.1%;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1.7%。与东部相比,北方西部欠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最高范围在81~100kg·(667m~2)~(-1)和6~10m~3·(667m~2)~(-1)的比例均为41.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滴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75.9%和96.6%;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6.7%。采收季,农户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外采收蔬菜的比例占90%以上,设施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总体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温室环境是影响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畜禽粪便,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技术,并提升温室生产的省力化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 WTO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健意识的增强 ,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 ,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蔬菜生产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如何做好蔬菜的安全生产工作 ,已成为我国蔬菜业的当务之急。1 影响蔬菜生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1 .1 农药污染 :由于蔬菜生产周期短 ,病虫害较多 ,故农药在蔬菜上的使用量较大 ,加上不合理的施用 ,造成蔬菜的污染 ,进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蔬菜施用农药后 ,由于某些农药因分解缓慢而造成残留污染。有机磷及菊酯类农药因其较易为生物所代谢、降解 ,故正常情况下 ,其残留问题不很突…  相似文献   

10.
目前,造成蔬菜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如汽车尾气排放,化工厂的“三废”排出,污水灌溉及塑料污染等引起的污染;二是剧毒农药的使用。栽培过程中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三是肥料施用不当。由于大量施用化肥,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超标,硝酸盐在人体中易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和胃肠中胺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11 个地级市8 大类主要蔬菜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草谷比估算了河北省不同蔬菜废弃物资源量。结 果表明:2011~2016 年期间河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以每年4.26 万t 的速度增加,2016 年达到了230.37 万t。其中, 甘蓝类(57.87 万t)、白菜类(43.42 万t)和茄果类(29.98 万t)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比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00.98%、 50.80%、4.12%,其次为根茎类、豆类和瓜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最低。废弃物资源量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衡,变异系数 为50.57%~82.52%。以唐山市(40.81 万t)、石家庄市(35.17 万t)、保定市(29.78 万t)和张家口市(27.96 万t)蔬菜废 弃物资源量最多,总量占全省的58.04%。将全省蔬菜废弃物全部进行肥料化,相当于每667 m2 农田间接施加纯氮3.01 kg、 纯磷1.85 kg、纯钾2.99 kg 和有机质72.61 kg,相当于全年化肥用量的6.68% 和有机肥299.20 万t,其中,甘蓝类、白菜类和 茄果类蔬菜氮磷钾养分量最高,总量占8 类蔬菜的57.73%,有机质含量根茎类最高。全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在2011~2016 年期间呈稳定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各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和养分量差异突出,其中,蔬菜产量和产废系数成为了影响蔬菜 废弃物资源量差异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源不足及规模养猪场废弃物有效利用问题,以设施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发酵猪粪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降低氮肥和磷肥用量,不会降低番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单施猪粪可有效增加设施番茄产量,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单施化肥增产11.3%~12.9%,效果较显著;猪粪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番茄果实酸度,改善番茄果实品质。说明猪粪快速发酵后施用,有利于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废弃物利用率低及不合理处置已成为限制蔬菜清洁生产的瓶颈,堆肥化处理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主要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和性质,从堆肥方式、初始原料配制、接种技术、堆肥过程参数与调控、以及堆肥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海藻液体肥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由酶解法和酸解法制得的海藻液体肥,在蔬菜作物上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洒试验,结果表明:海藻液体肥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用海藻液体肥浸种,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12%左右,将其用于叶面喷洒,可使作物增产10%~147%,果实中总糖、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藤蔓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蔬菜废弃物与牛粪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的加工工艺,监测了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牛粪与蔬菜废弃物混合发酵24 d后,出料口堆体的含水率及有机质含量均比初始牛粪有所提高,C/N呈现降低的趋势,CO_2、CH_4浓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建议堆肥原料采用新鲜的牛粪及粉碎的蔬菜废弃物,同时将机械翻堆与通风供氧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16.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和9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了目前蔬菜中主要残留农药品种及其潜在风险。结果发现,目前蔬菜生产中主要使用78种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以低毒农药品种为主|蔬菜中主要残留28种农药,检出频率较高的农药依次为啶虫脒、多菌灵、毒死蜱、吡虫啉、烯酰吗啉、三唑磷、霜霉威和哒螨灵等,检出的残留农药品种中,有46.4%在调查中未发现有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仍有检出。农药产品标识和农药成分不明是主要风险之一。此外,蔬菜中使用的28种农药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蔬菜食用仍存在农药残留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蔬菜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菜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蔬菜物流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市场终端检测不严;科技研发投入不够;农民素质相对偏低等成为影响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蔬菜种植地土壤质量的修复改良工作;采用更加科学的施肥和用药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在保证蔬菜安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继续加大科研力度,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面临的技术难题;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提高蔬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菜农整体素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施用沼渣沼液对设施果类蔬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番茄、甜椒施用不同比例的沼渣沼液和化肥,研究沼渣沼液替代化肥的农学效果和对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渣沼液部分替代化肥并没有导致果类蔬菜果实产量、品质发生明显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完全施用沼渣沼液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分析周年设施菜田土壤的N、P、K养分盈余和养分损失等指标发现,施用沼渣沼液处理的土壤氮、磷养分盈余,表层土壤出现磷累积并出现氮素淋洗损失等问题,因此限制性施用沼渣沼液是今后在菜田可持续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东升 《长江蔬菜》2013,(22):62-63
为探讨 CO2施肥残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研究了商品有机肥、CO2施肥残渣和不施肥3种处理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 CO2施肥残渣能明显提高辣椒的产量,其中 CO2施肥残渣处理下的辣椒单果质量与商品有机肥处理相当;另外,施用 CO2施肥残渣能极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而对辣椒果实 VC 含量的提高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江门市蔬菜种植过程中害虫种类繁多、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且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工作困难的现状,进行了多年实践,在分析江门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采用清除残株落叶、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设置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措施,释放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辅之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害虫防控总体防效达到9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产量增加5%以上的良好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