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选用玉米芯、稻草做培养基,加附料、装袋接菌种、发菌期管理、投放菌袋等技术试验,研究稻田套养平菇技术。结果表明,每667m2稻田投放5000个菌袋,可产平菇1625kg,产值达4875元,获利1675元(人工费在内),取得稻菇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正> 稻田地套种平菇在让南已经试验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盘锦市科学研究所在辽河油田钻井一公司一九八八年小面积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在80301部队农场的稻田地里套种了十平方米计180袋的平菇,总产鲜菇44.25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4.425公斤。按纯面积计算,一亩地产鲜菇2951.5公斤,如按实际利用面积(400m~2)计算,一亩地稻田产鲜菇1750公斤。以目前市场销售价每公斤3元核算,一亩地套种平菇的产值达5,250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蟹生态种养模式利用稻蟹互利共生,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从稻田选择、稻田工程、蟹苗投放前的准备、蟹苗选择与投放、河蟹养殖与田间管理、稻蟹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鲁西南滨湖稻区稻田养蟹技术要点,为滨湖稻区及山东省同类地区稻蟹共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碎后木薯茎杆和木屑为主要培养基质栽培平菇、榆黄蘑两种食用菌,观察不同配比基质对两种食用菌的发菌天数、菌丝生长速度、产量情况,确定栽培基质最优配方。结果表明,配方中添加30%木薯杆和60%木屑栽培的平菇和榆黄蘑,发菌天数分别为25、27 d,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49、0.48 mm/d,总产量分别为1.77、1.51 kg/袋。进一步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平菇和榆黄蘑两种食用菌生长特性影响可分为两个成分,其累积贡献分别90.3%、88.0%,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模型表明配方3适合于平菇栽培,配方1适合于榆黄蘑栽培。  相似文献   

7.
对稻田养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所获收益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田间工程建设、投放田螺、移栽水草、蟹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稻田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从稻田环境改造、水稻栽培管理、鱼螺的投放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了"稻+鱼+螺"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并对该模式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以便为稻田综合种养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龟     
稻田养龟是一种稻龟互利共生养殖新技术 ,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在稻田投放0.1~0.15kg重的龟 ,当年可长到0.3~0.35kg重 ,鳄龟年增重0.5kg以上 ,每667m2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稻田选择 :以水源条件好 ,能排能灌 ,大水不漫田埂 ,干旱不缺水的稻田为好 ,同时要求便于看护。设施 :稻田四周要建立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 ,田内开挖龟沟 ,以利于龟活动和越冬 ,可用田边沟代替 ,沟面宽3m、底宽2m、沟深1.5m ,沟长随田而定。沟面积和稻田面积之比为2∶8…  相似文献   

10.
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是稻田资源进行绿色和无公害综合利用,动物与水稻有机结合,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总结了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技术,包括稻田的准备、水稻的种植、养殖对象的投放、水位的管理等相关重要环节,讨论了该模式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稻田蟹鳅混养的经济、能量和营养投入产出。结果表明:稻田蟹鳅混养1hm^2产水稻9120kg。成蟹480kg。成鳅140kg,利润15866元,经济效益比单作稻增加7000元,比稻田养蟹增加966元,比稻田养鳅增加3990元。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具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生态效益优等特点。从加高田埂、挖鱼沟鱼塘、搞好进排水口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的田间工程,并从水稻品种的选择、科学施肥及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栽培技术,从鱼种的选择与搭配、鱼苗投放时间及投入前处理、水位保持、投饵施肥、常见鱼病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稻田鱼的饲养管理技术,从而将完整的稻田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稻田养鸭技术优点及稻田产出效益,较普通栽培水稻单产提高22.5%,稻谷销价增加0.6元/kg,增效达423元/667m2。同时介绍了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地里挂袋栽培平菇,对水稻产量基本无影响,可产平菇1500kg/667m2,可创产值2400元/667m2,扣除成本1840元/667m2,可增效益560元/667m2。且栽培技术简单易掌握,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蟹已在盘锦地区推广多年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 0 0 0年大洼县的新建、新立、新开等三个农场 ,扩大稻田养蟹面积 730多公顷 ,其中科技示范田 2 3户 ,养殖面积 15 7hm2 ,投放幼体蟹苗共计82 6kg。经过 12 0日稻田养殖 ,产出2 0 0只 /kg规格的蟹种 3 5万kg ,平均每公顷2 2 2 9kg ,最大个体 30 g ,最小个体5 g。收获稻谷 12万kg。蟹种售价平均 4 0元 /kg ,总产值 (不包括水稻 )达 140万元。总投资金 4 7 2万元 ,总利润达92 8万元 ,平均每公顷获纯利 5 9万元 ,投入产出比近 1∶3,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稻瘟酰胺和醚菌酯在稻田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通过添加回收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样品稻瘟酰胺和醚菌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样品用丙酮-水(体积比9∶1)混合液提取,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过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再用GC-ECD检测。当稻瘟酰胺和醚菌酯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50和1.00 mg/L时,平均回收率为91.0%~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2.3%~12.3%。  相似文献   

17.
稻田套养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是近年来六十八团发展水稻生态养殖、探索"一水两用、一地双收"高效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成果。该技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环境条件,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淡水鳌虾,通过改造稻田,创造适合水稻与龙虾互生互利、共同生长的环境,科学投放小龙虾,持续保持水稻田里的生态平衡,即可生产出绿色优质水稻和高品质的小龙虾。  相似文献   

18.
稻套菇是南京市栖霞区摄山乡农科站站长周祥焕和他的助手西花村青年农民周良琳的首创。他们在稻茬菇的启发下,针对高温季节室内有菇控制光、温、湿生态条件难度大,花工本多等问题,大胆地进行稻田套放平菇的尝试。1986年,他们在稻田套放平菇 1分田,折合亩产稻谷500多公斤、平菇3505公斤,纯利5000多元,为稳粮增钱找出了一条新路子。 1987年江苏省农林厅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麦稻菇“粮钱双千”立体种植优化模式联合开发,成立协作组,分别在淮北、苏中、苏南选择10个县作试验点,以鉴定其可行性,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参加联合开发的10个试…  相似文献   

19.
平菇(Pleuretusostreatus)隶属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又名糙皮侧耳。由于该菌生存因子极其粗泛,适应性极强,因此经常套种到其他作物间,形成立式栽培结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地安排好茶树与平菇间的套种,...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青虾     
<正> 稻田养青虾成本低,效益高,每亩青虾产量可达30—50公斤。开养殖沟在稻田四周或中间开挖0.5米深、0.4米宽的沟,呈“田”字形或“井”字形。在进排水口设木框纱窗。田块消毒投放虾苗前,每亩用30公斤生石灰溶化后遍洒田中。投放种虾插秧后,从湖泊、河道、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