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和Coγ射线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草莓抗病性和浆果品质诱变研究。结果表明,8和12KR照射量处理的草莓组培植株当代及其无性后代对皱缩病、叶斑病的抗性显著增强,浆果可溶性糖与维生素C含量优变频率明显提高。初步的研究显示组织培养与辐射相结合的诱变技术是改良草莓农艺性状的一个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阜新地区日光温室草莓栽培以‘全明星’、‘图得拉’、等品种为主,当地林业科技中心建设有组培室,生产草莓脱毒组培苗,但目前关于草莓叶片为外植体,做组培的相关技术相对匮乏。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草莓脱毒组培苗木繁育体系的建立及暖棚草莓种植产业发展。现以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激素水平对叶片离体不定芽再生效率的影响。以期对当地草莓组织培养离体再生体系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草莓快速繁殖,从组培试管苗移栽、整地定植、肥水管理、匍匐茎转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棚温室草莓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草莓是营养丰富、栽培广泛、深受人民喜爱的多年生草本果树.近年来,各地生产中急需大批优良草莓苗,但采用常规苗木繁殖,繁殖系数较低,成本较高,现多采用组培技术繁殖草莓苗.本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了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从而为草莓工厂化苗木繁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一般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产量增加30%~80%。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省实际,探讨低成本、实用、简化的草莓茎尖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草莓不同组织器官组培快繁、外源激素在组培中的应用、不同草莓品种的组培快繁、草莓组培快繁培养基表面消毒时间等方面,对近年来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脱毒率、成活率及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草莓作为集果用、菜用于一体的植物,是一种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管理的果菜之一,在辽西北地区发展的规模较大。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利用,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大棚栽培,病毒  相似文献   

8.
草莓作为集果用、菜用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是一种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管理的果菜之一,在辽西北地区发展较快。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生产程度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中,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加强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草莓脱毒苗的生产成本,本研究简化了草莓脱毒苗的组织培养过程,将传统组织培养模式中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合并为壮苗生根一步成。结果表明:采用 MS +KT 0.2 mg/L培养基,可实现草莓组织培养中的壮苗生根一步成,且壮苗效果较好,其草莓苗初见根期为11.3 d、生根数量为5.90条/株、根长度为3.78 cm、株高为3.76 cm、分化倍数为0.10倍、生根率为98.8%,为草莓继代培养中小苗壮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采用蛭石+IBA溶液培养基,同时用透明塑料薄膜保湿,可促进草莓继代培养中的大苗在试管外沙盘生根,且随着IBA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其中,蛭石+IBA 0.4 mg/L溶液处理的生根率最高(98.3%),而蛭石+IBA 1.0 mg/L 溶液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差,生根率仅为57.0%。通过组培模式的改进,每株草莓试管苗成本可降低31.9%。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21,(1):125-129
通过查阅、归纳、总结国内外西洋参组培相关文献及报道看出,当前西洋参组织培养主要以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悬浮培养、冠瘿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培养方式获得次生代谢物研究为主,大规模生物发生器培养研究不足,西洋参快繁及育种研究进展缓慢,亟需组培方法的进步和技术提升。今后需加大西洋参组织培养研究,突破组培芽诱导生根的瓶颈,推动西洋参的植株快繁和育种,促进西洋参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