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I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了60多年,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奶牛的育种水平、改善牛奶的品质、保证奶牛的健康以及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效果。现介绍DHI奶牛生产测定技术的开展意义,给奶牛养殖带来的好处,在奶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注意事项等,从而使我们认识到DHI体系是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工具,可对奶牛的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管理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60头奶牛进行研究,以随机方式将所选的奶牛划分为试验组及常规组,常规组提供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2组奶牛五周的肛温均维持在38.5℃以上,呼吸频率维持在69.5次/min以上。前3周两组奶牛的生产性能差异不明显,第3周过后试验组奶牛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第1周2组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第3周过后试验组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可以更好地降低热应激反应,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3.
1奶牛产前瘫痪的防治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奶牛饲养密度大,高产奶牛多。如何减缓奶牛热应激是提高夏季奶牛饲养效益的关键。荷斯坦奶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一般的说在气温不超过20℃.对奶牛不产生明显的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减少和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从防止太阳辐射、减少奶牛自身产热、增加散热三个方面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保护奶牛饲料免受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一个严峻挑战.在当前的奶牛养殖中有一些方法可以防止霉菌毒素进入到牛奶中. 霉菌毒素可通过改变奶牛新陈代谢的过程和行为习惯的方式来降低奶牛的生产效率.一些霉菌毒素导致牛的部分组织被破坏,主要包括对奶牛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组织的损害.在奶牛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其他的破坏在器官上的表现不是很明显,比如这些破坏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对奶牛免疫系统的潜在损害,使奶牛对传染病和疾病更加易感.霉菌毒素通常对动物的直接影响最明显的行为特征是采食量,当奶牛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奶牛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随后产奶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由于奶牛具有明显的外貌特征,一些奶牛贩子就将杂交奶牛等劣质奶牛进行整容和化妆出售.达到非法赢利的目的。因此。养殖户在选购奶牛时要注意识别。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以细菌性感染为主,特别在夏天炎热季节,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乳房炎发病率明显升高。乳房炎主要引起奶牛产奶量减少和牛奶品质下降,严重病例可明显破坏乳腺组织,造成奶牛乳头报废,甚至导致奶牛被迫淘汰;或者出现败血症而导致奶牛死亡,从而给牛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奶牛乳房炎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不同品牌奶牛乳头药浴液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效果,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提高牛奶质量,对比了3种不同品牌奶牛乳头药浴液的应用效果。将300头胎次、泌乳天数、体重相近的泌乳奶牛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在牛舍内-2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莫冻牌奶牛乳头药浴液在防冻、杀菌、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和乳房炎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碘甘油奶牛乳头药浴液和露利牌奶牛乳头药浴液仅在杀菌方面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复合酶饲喂奶牛实验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的纤维素复合酶可使奶牛产奶量提高14%,表明纤维素复合酶作为奶牛的饲料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夏季来临,气温明显升高。奶牛比较耐寒而怕热,黑白花奶牛对热的耐受力更差,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为了保证奶牛夏季高产,必须弄清奶牛夏季产奶量降低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商业化试剂盒Albumin & IgG Depletion Spintrap处理奶牛血清样品,比较处理前后对2-DE图谱的影响,结果发现处理后奶牛血清2-DE图谱中高丰度蛋白明显减少,但低丰度蛋白也有损失.采用不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方法比较健康奶牛与感染布鲁杆菌病奶牛的血清2-DE图谱,发现了11个明显差异的蛋白点,其中3个在正常奶牛血清中高表达,1个只在正常奶牛血清中表达;6个在患布鲁菌病奶牛血清中高表达,1个只在患布鲁菌病奶牛血清中表达.这些差异蛋白点的发现为将来质谱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常用生殖激素的功能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业的迅速发展,奶牛的单产量也有了不断提高,因此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例如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低。针对这些问题,除满足奶牛的正常营养外,正确合理运用生殖激素还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奶牛生产的实践经验,将生殖激素的功能及在奶牛生产的应用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发病原因奶牛长期进行舍饲,尤其是在奶牛妊娠后期缺少适量的运动,易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畅;而在妊娠后期奶牛胎儿明显增大,也会导致妊娠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乳房水肿;奶牛饲料单一,配比不合理,精料饲喂比例过大,饲料中钠盐、钾盐的含量过高,也可诱发奶牛乳房水肿;此外,该病还与血浆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有关,雌酮和17-雌二醇可以促进乳房水肿的发生,而孕酮和17-3雌二醇可抑制乳房水肿的发生。2 临床症状乳房水肿多为4个乳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皮肤充血,整个乳房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14.
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探索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规律,科学有效防控本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调查了2019年1—12月吉林地区桦甸市等6个区域共计5 826头奶牛,从区域、胎次、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饲养管理水平方面展开调查,分离鉴定了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类型。结果显示:桦甸市发病率最高,为60.32%;永吉县发病率最低,为35.31%;2胎发病率最低,7胎及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5—10月份以及12月份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年产奶量高于7 000 kg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混合感染发病率更高。表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优化种群结构、规范及时诊疗疾病以及合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才能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与奶牛乳腺胶原纤维面积的相关性,试验对奶牛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进行采样,应用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奶牛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特点,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奶牛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胶原纤维面积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静止期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明显比泌乳期多(P0.01),静止期奶牛乳腺胶原纤维的面积明显比泌乳期大(P0.01)。静止期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多,胶原纤维的面积也大;泌乳期的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少,胶原纤维的面积也小。说明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与胶原纤维的面积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677,P0.05)。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某养殖小区杨场长饲养的100头奶牛,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的现象、奶牛运动时呈明显的支跛,因站行困难而卧地;其中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以细菌性感染为主.特别在夏天炎热季节。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尤其突出.乳房炎发病率明显升高。乳房炎主要引起奶牛产奶量减少和牛奶品质下降,严重病例可明显破坏乳腺组织。造成奶牛乳头报废.甚至导致奶牛被迫淘汰;或者出现败血症而导致奶牛死亡.从而给牛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奶牛乳房炎要坚持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奶牛是最为常见畜牧养殖产业中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奶业振兴”的发展,奶牛养殖场在林甸县市场逐渐扩大,奶牛养殖户也随之增多,奶牛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奶牛养殖户的效益因为市场各种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降低,让很多奶牛养殖户束手无策。该文以“林甸县奶牛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制约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扭转是指奶牛怀孕后期子宫在外力作用下围绕自身纵轴发生的扭转。奶牛子宫扭转大多发生在怀孕中后期或临产前,一般都在分娩发生难产时才被发现,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时候不易发现。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对奶牛子宫扭转的牛只应早预防早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实践中,奶牛的应激反应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是气候冷热应激、注射疫苗应激、管理因素应激、自身因素应激等。在应激作用下,奶牛自身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大,抗病力降低,从而引发奶牛疾病,奶牛出现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流产等症状.甚至出现死亡。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现把笔者在兽医临床中经历的一例奶牛应激反应有关情况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