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露地番茄腐植酸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露地番茄腐植酸铵不同施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铵施用量的增加,小区番茄产量相应增加。腐植酸铵的施用量为300 kg/hm2以上,能使露地番茄早期产量增加;施用量为750 kg/hm2以上,可使露地番茄颜色鲜亮、色泽好,提高其商品性;施用量为1 500 kg/hm2以上,比不施用的产量有显著提高;施用量为1 992 kg/hm2,理论上可达最高产量,但与施用1 500 kg的产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灵武市试验观察油葵产量与腐植酸铵肥料施用量对油葵的经济性状和各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灵武市油葵产量与腐植酸铵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施腐植酸铵827.55千克/公顷时,在该施肥水平下,当地油葵产量达到3989.7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品种长城706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是(N)209.40 kg/hm2、施磷量(P2O5)94.65 kg/hm2、施钾量(K2O)23.7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预报值为9124.8 kg/hm2。 N、 P、 K最佳施用量比例为2.21∶1∶0.25。  相似文献   

4.
在施纯氮(N)180 kg和磷(P2O5)120 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钾肥(K2O)不同施用量每公顷0、45 kg、67.5 kg、90 kg、112.5 kg和135 kg对油用向日葵经济性状、干物质、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可以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油葵产量和含油量。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表现增产,但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葵的产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秦王川盐碱地不同施钾处理中,钾(K2O)施用量为90 kg/hm2效果最好,产量较对照增产15.47%,含油率较对照提高1.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锌肥对通海县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锌肥为对照,设置4个锌肥水平,分别为15 kg/hm2(T1)、30 kg/hm2(T2)、45 kg/hm2(T3)、60 kg/hm2(T4)。研究了玉米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使用锌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且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使用锌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锌肥施用量为45 kg/hm2的玉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17.77%和32.40%。【结论】使用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施用量为45 kg/hm2的效果最好,是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CK(常规施肥,不施用腐植酸)、H1(常规施肥下增施腐植酸225kg/hm2)、H2(常规施肥下增施腐植酸450kg/hm2)、H3(常规施肥下增施腐植酸675kg/hm2)共4个处理,研究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对衡阳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对于衡阳烤烟的生长和产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片SPAD值明显增加,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叶面积增加14.59%,产量提高12.5%,产值最多增加29.08%,均价提高3.83元/kg,中上等烟比例提升6.04个百分点,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修梯田增施磷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施磷肥可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但当磷肥施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马铃薯的产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施磷肥(普通过磷酸钙)2250 kg/hm2处理的综合经济性状最佳,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54984.1 kg/hm2,建议生产上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江淮丘陵区水稻土小麦合理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施氮(N)量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集25株考种样,测定产量构成性状,并测定每小区籽粒产量。[结果]施用适量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2年试验小麦施氮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8.63%-34.09%和15.22%-30.80%,平均增产24.66%和22.32%;最高产量施氮(纯氮)量分别为185.9和189.1 kg/hm2;最佳产量施氮量相应为143.1和133.2 kg/hm2。施氮增收1 571-4 141元/hm2,产投比为2.33-8.68∶1[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江淮丘陵水稻土区,小麦氮肥(纯氮)的适宜施用量为16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菊芋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施氮量与菊芋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施N 285.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37164.3 kg/hm2;最佳经济施N量为271.5 kg/hm2,产量为37138.5 kg/hm2。建议在当地种植植条件下,在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基础上,将施N量控制在271.5~285.6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合理的钾肥施用量和施钾方式,在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同时实现钾肥优化管理,以国审‘华杂棉H318’为试验材料,在鄂州路口农场大田研究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棉花生物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5个梯度钾肥施用量,分别是0、60、120、180、240 kg/hm2;2种钾肥施肥方式,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和钾肥两次施入(1/2基施和1/2初花肥)。结果表明,施K2O量0~120 kg/hm2范围内,生物量和产量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分次施肥的植株生物量产量性状优于一次施肥。施K2O量120 kg/hm2且分次施用时籽棉产量最高,为4395.97 kg/hm2。一次施肥时,不同施钾量对子指、中层纤维的各品质指标(除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外)都有显著影响。分次施肥时,施钾量对生物量、各产量构成因素(单铃重和衣分除外)以及下层纤维的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高丹草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高丹草鲜草产量高于97 500.00 kg/hm2的栽培技术措施为:种植密度93 360~105 450株/hm2,施N量184.10~206.2 kg/hm2,施P2O5量165.83~194.18 kg/hm2,施K2O量96.23~109.69 kg/hm2.各因子对高丹草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施用量>种植密度>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说明,在该试验的土壤和生态条件下,钾肥施用量是决定高丹草鲜草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为半夏生产提供种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以半夏品种黒麻芋为供试材料,以种植密度、有机肥、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对半夏黒麻芋繁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半夏块茎产量≥10 5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889.5万~941.9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8.0~32.0 t/hm2、N肥施用量97.5~109.5 kg/hm2、P肥(P2O5)施用量214.7~365.6 kg/hm2;以半夏块茎产量≥11 250 kg/hm2为目标,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885.9万~947.8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7.9~32.1t/hm2、N肥施用量97.4~109.6 kg/ hm2、P肥(P2O5)施用量217.4~378.1kg/ hm2;在半夏繁殖过程中,密度0水平(750万株/hm2)时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4个试验因子对半夏繁殖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栽培密度>氮肥>有机肥>磷肥。  相似文献   

13.
黍子是山西省晋西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它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晋北半干旱地区黍子产量及品质,以雁黍8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0、50、65、140、185kg/hm2),探讨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黍子生育时期、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N0产量(3960kg/hm2)、N1产量(4900kg/hm2)到N2产量(5100kg/hm2),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黍子产量在上升,从N2产量(5100kg/hm2)、N3产量(4700kg/hm2)到N4产量(4400kg/hm2),黍子产量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先升后降。黍子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氮肥水平为N2(65kg/hm2)时,黍子的产量最高为5100kg/hm2,品质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以南疆全立架立体栽培模式下的伽师瓜为研究对象,选取喀什地区9个具有代表性的伽师瓜种植乡镇,采用田间调查与农户座谈的方式,对喀什地区伽师瓜的施肥现状以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区基肥和追肥均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中有机肥施用量为36 t/hm2;化肥施用量为338 kg/hm2。追肥中有机肥施用量为13 t/hm2;化肥施用量为363 kg/hm2。(2)调查区伽师瓜整个生育期的平均氮素养分施用量为296 kg/hm2,磷素养分为410 kg/hm2,钾素养分为278 kg/hm2,其N:P2O5:K2O为1:1.4:0.9。(3)喀什地区伽师瓜产量最高为68 t/hm2,最低为26 t/hm2,平均产量为52 t/hm2,增产潜力有待挖掘,其产量不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农户有施用有机肥的优良传统,但普遍存在偏施磷肥、不重视钾肥以及微量营养元素肥的现象,平衡施肥的观念淡薄;调查区的施肥量差异大,没有统一合理的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油葵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油葵钾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籽粒千粒重,降低籽粒空秕率,平均增产率为8.0%,其中钾肥用量为K135时增产量最高,增产率为12.2%。油葵籽粒产量与钾肥用量之间函数回归方程为Y=2 751.4+3.994 9 X-0.014 8 X2(r2=0.836 8),计算最佳经济钾肥量(K2O)为78.5 kg/hm2,最高产量钾肥量(K2O)为135.0 kg/hm2。施钾可明显提高油葵地上部钾素吸收量,K135最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K135最高为47.8%,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施用钾肥各处理土壤钾素均表现为亏缺,其中180 kg/hm2施钾处理土壤钾素亏缺量最低,其次为135 kg/hm2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83.7%、47.7%。K135处理利润最高,为8 555.0元/hm2。综合考虑产量、钾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地力培肥,建议当地油葵的适宜施钾肥量为78.5~13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钾肥施用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糜子栽培中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以糜子品种赤黍1号为试材,设钾肥施用量0(不施, CK)、60、120、180、240和300 kg/hm2计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不同施钾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和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赤黍1号上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其中施钾量为120 kg/hm2时产量最高;对株高、穗长和节数影响不显著,对茎粗和分蘖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单丛穗粒重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倒伏率和倒伏角度,施钾量为120 kg/hm2时倒伏率和倒伏角度均最小。施钾量为120 kg/hm2时能够同时提高赤黍1号的籽粒产量和抗倒能力,赤黍1号栽培中理想的施钾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木薯氮肥施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因氮肥施用不当、施肥不平衡造成的木薯产量较低问题,探讨木薯最佳氮肥施用量,以指导旱坡地种植木薯合理施用氮肥,进行了木薯氮肥施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促进木薯植株生长,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植株徒长;试验田块土壤全N含量为中等偏下;应用回归分析结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59.0kg/hm2,最佳产量37449.0kg/hm2;最大氮肥施用量为175.3kg/hm2,最大产量37528.2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旱坡地种植木薯最佳氮肥施用量165.0kg/hm2,获最佳产量37496.6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西部山区进行脱毒马铃薯钾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的影响较大,以施硫酸钾225 kg/hm2产量最高,达33 546.67 kg/hm2,株高理想,商品薯率较好;其次为施硫酸钾300 kg/hm2。因此,为夺得脱毒马铃薯高产,钾肥最佳施用量一般应为225~3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4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为600 kg/hm2时,产量反而下降。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油麦菜VC含量随着施肥量提高而升高,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中下等肥力水平条件下,施氮量以3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冀中南地区砂浆黑土条件下优质小麦最佳氮肥施用量,以师栾02-1为材料,设置对照CK和165 kg/hm2、215 kg/hm2、265 kg/hm2、315 kg/hm2、365 kg/hm25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氮肥施用量为265 kg/hm2,产量最高,为6 759.00 kg/hm2;优质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形成时间与施氮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