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平市沼气建设现状、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的介绍,阐述了南平市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稻、菜、菌、烟、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带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推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当前南平市发展沼气生态循环模式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依托农村沼气建设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的建设,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通过对"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创新性建设,加速了设施农业瓜、果、菜及花卉的反季节栽培的发展,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日臻完善。沼气生产是连接种植业、养殖业的纽带、沼气进入农业生态循环链后,不仅提高了各项资源(土、气、肥、热、光)的利用率,而且赋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涵义,即:解决了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气主副产物为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优质沼肥,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各个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必须走以开发可再生能源为主、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培育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新路子。以沼气建设发展农业,建立以"一池三改"与"猪一沼—菜、果、粮"等模式为内容的沼气生态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4.
沼气作为吉林省农村可开发的优质可再生资源,无论在促进"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是在开发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将能源、生态、种植、养殖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向链式经营模式的转变及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沼气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发展。沼气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系统,它能够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使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西阳泉市平定县柏井镇里牌岭村、平定县乾丰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农村沼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经过6年的实践提出了循环能源生态模式"鸡—沼—粮",使农业生产增效、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提高,推出一条生态良性循环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是农村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精神文明等诸多领域,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沼气建设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以沼气为纽带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的庭院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沼气为纽带与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田园型生态农业模式等一些使用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农民征收和农业增效,而且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卫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低碳经济等观念的不断普及,农村沼气作为清除有机污染、提供有机肥料、生产清洁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户用沼气池,一户一池的设计符合农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对解决农民生活用能、转变农村能源结构、清除养殖和生活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阐述户用沼气工程在"一池二窖三改"循环农业模式中的作用,并结合"一池二窖三改"循环农业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疆依托沼气开发治理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农业生产中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过度开荒樵采、单一的种植结构 ,产生了土壤污染、盐渍化 ,病虫害、沙暴天气频繁等生态问题。南疆有较优越的光热条件 ,农村利用人畜粪尿 ,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开发沼气 ,不仅能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 ,而且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产生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开发生物能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沼气池、温室采暖畜圈、蔬菜日光温室“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1南疆开发沼气能源的条件1 .1 气候条件南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 ,气候干旱 ,温差大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提高清洁用能水平、减少和控制农业废弃物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起到的特殊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尤为重要。针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方式、农民用能方式的新变化,国家对农村沼气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好"三转三提",即从以户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肩负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使命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都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加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中原经济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现状,分析问题的根源,建议推广猪—沼气—果菜、猪—沼气—鱼、秸秆—绿肥—农作物、新能源作物等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范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沼气生念农业系统的建立,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发展。沼气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系统,它能够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农村牛活用能问题,使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户用型沼气发展模式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我国沼气的发展和利用模式,我国沼气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三结合"、"四位一体"和"五配套"模式;然而不同地区也提出不同的生态模式,如广西恭城模式、江西赣南模式、贵州织金模式等,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特点涌现出大量多种沼气利用模式,特别是我国南方普遍推广应用的"猪-沼-果"模式,对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沼气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基本途径之一,多年应用实践证明,沼气不仅具有提供能源的基本作用,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改善农村环境、提供肥料、改变卫生状况、作为饲料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沼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农村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沼气建设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以沼气为纽带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的庭院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沼气为纽带与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田园型生态农业模式等一些使用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而且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卫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常宁市"光伏+沼气"大能源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建立大型光伏电站,农户可免费用电,光伏发电资金进行分红;建立小型光伏发电站,农户利用光伏发电自用,余电上网卖钱,安装太阳能路灯美化和亮化乡村道路,改善农村环境。农户建立户用沼气池,利用稻草发酵制取沼气,提供生活用能,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业;大型养殖场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沼气发展种植业,种养结合,生态环保又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莹 《新农业》2006,(7):59-59
4.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是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地、畜(禽)舍、卫生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具有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日光温室是“四位一体”的基本框架。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农作物栽培室都在日光温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日光温室的作用就是为沼气池、畜禽、温室内的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从而一改过去北方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且冬季极易冻坏的弊病,达到全年正常运行产气;改变北方冬季土地闲置的状况,发展反季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沼气工程是用沼气工程技术处理人畜粪便,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又能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成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成功惠民政策和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18.
当前,沼气正在作为新的能源取代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用能方式。沼气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本文以巴彦淖尔市为例,浅析沼气建后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宜农村目前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为建池农户解除后顾之忧,走建设、管理、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使沼气池真正成为"节能池"、"增收池"、"生态池"、"放心池"。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孙丹  唐小军 《吉林农业》2009,(10):16-17
沼气作为吉林省农村可开发的优质可再生资源,无论在促进“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是在开发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将能源、生态、种植、养殖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向链式经营模式的转变及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沼气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生物质能,具有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目前,我县农村大部分地区面源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日益严重和农民增收减慢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农村沼气生态技术具有经济、环境双重效益,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所需,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