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是指玉米种子和化肥同时播入田间的一种模式。玉米不用间苗,不用追肥,产量提高明显,但是对于机器、种子、化肥要求特别严格,并不是所有的机器、种子、化肥都能够满足种肥同播的要求。种肥同播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是配方肥下地的有效形式。一、种肥同播的好处主要是省工、省时、节约成本;苗齐、苗壮、密度合理,产量提高;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机械化种肥同播技术是指利用具备施肥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调整好种子和肥料之间的合适距离,一次性将种子和缓控释肥同时施入土壤的机械化技术。近几年,玉米缓控释肥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机械化种肥同播面积也逐年增大。机械化种肥同播技术是打破传统播种和施肥方式的一大进步,该技术既省时省力,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同时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状,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研发适应宿州市埇桥区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彻底改变农民不良施肥习惯,实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2015年在埇桥区灰古镇进行了夏玉米多种配方肥种肥同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种肥同播是实现减肥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种肥同播即种子侧下方5 cm施省级大配方肥(24-9-12)的纯收益最高,产投比最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积极落实农业部农企对接,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工作,6月5日,在山东省农企对接座谈会暨玉米机械化施肥现场会上,作为全国配方肥推广试点企业的金正大公司,现场赠送1000台种肥同播机给全国的100个县1万个村的种植大户,以种肥同播为技术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配方肥推广活动,加强农民科学使用配方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在玉米机械化施肥现场,满载化肥与种子的10台大、中型  相似文献   

5.
章丘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山东省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在利用播种施肥机进行播种时,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养分含量,合理确定缓控释肥种类与施肥量,预先调整好播种机的排种器和排肥器之间的距离,用以保证作物种子与肥料之间有效距离,一次性将种子和缓控释肥一起施下去的一项新型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小麦轻简化、机械化施肥方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开展了小麦种肥同播节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肥同播可以实现节肥增效,其中,种肥同播基施缓控释复合肥收益好,产投比高,适宜当地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7.
播种是夏玉米生产的最关键技术环节,种肥同播技术一次作业完成多项任务,近年来得到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肥害烧苗,增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为解决诸类问题,提出了侧深玉米种肥同播技术。侧就是侧施肥,实现种肥分离,解决肥害烧苗问题。同时,5厘米的种肥距离是保证肥料就近供应的理想位置,达到防肥害、增肥效的优化布置。深的要求是深施肥,垂直方向上,肥料比种子要深5厘米以上。肥料就施在地表下8-10厘米的位置。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求,随着养分溶解下渗,诱导根系向深层发育,促根壮秆。侧深种肥同播技术的关键就是选好品种,用好种子,以测深施肥为抓手,测土配方,单粒精播,提高播种质量,通过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精细管理,实现肥效利用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收益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2,(15):21
<正>"以往施用普通肥料,先用机播耧播一遍种子,等到玉米大喇叭口期时再撒施肥料,后期再追肥,一亩地需小半天时间。现在用缓控释肥‘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一亩地不到半小时就播完了!种地变简单了,村里的壮劳力可以安心在外务工,不必回家帮忙了。"尝到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甜头的一位河南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鳌镇农户郭瑞清的小麦田头人头攒动,围满了农户。了解后得知,去年种小麦时,他采用了种肥同播技术,种出的小麦长势出奇的好,因而吸引了农户们前来参观。郭瑞清对大家说,去年种小麦,他第一次采用种肥同播技术。以往种小麦,都是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将肥料撒在地里,翻耕后再播种,后期还需要再追一次肥,而今年采用了种肥同播技术,也就是将芭田肥料和小麦种子播种下去的新方法。这样一来,种子、肥料、人工成本都比原来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晴 《中国农资》2014,(41):18-18
<正>"看,用这个机器多好!既能播种,又能施肥,多省事!"10月11日,在山东德州市临邑县高辛村示范户王培刚家的地头,一群农户围在金正大小麦种肥同播机前议论纷纷:"金正大就是好,农民种地是个宝"。硝基双效肥实现"良机+良肥"有效结合为什么金正大能成为农民种地的宝?"现在农民种地,就想图个省事。"临邑县宿安乡高辛庄农户王培刚说,"过去我种地,一亩地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播种,大约2-3人进行施肥,利用金正大种肥同播技术,种子和肥料一起播到地里,不需要单独人工播种、施肥,一亩地不到一小时就播完了。""小麦种肥同播是我们今年肥料推广的一大突破,预先设置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本文从玉米种肥同播的定义、好处、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种肥同播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小麦“粪肥还田+配方肥+沼液追肥”技术模式小麦品种:镇麦12号。种植时间与方式:10月下旬,种肥同播。土壤种类与肥力水平:水稻土、盐土,中等及以上肥力。1.施肥技术基肥中有机肥(沼渣)替代化肥占总用肥量的16.8%,追肥中有机肥(沼液)替代化肥占总用肥量的21.5%,全生育期总替代化肥率38.3%。  相似文献   

13.
<正>3月9日,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2015全国缓控释肥推广工作会议"在金正大集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土肥系统专家、缓控释肥推广人员、经销商及种植大户近千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积极落实农业部对化肥"零增长"的政策新要求,以新型缓控释肥和"种肥同播"技术作为减少农业化肥用量、提高肥效为突破口。由此,金正大将成为我国全面开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现实样本。  相似文献   

14.
<正>现正值"三夏"时节,收割冬小麦,夏种秋玉米,又到了农民繁忙的季节,金正大"种肥同播"万里行活动也拉开了帷幕。近日,记者先后赶赴河南、安徽深入采访,真正去体验"种肥同播"技术是如何助农的。记者在基层调查采访中发现,缓控释肥利用"种肥同播"技术进行播种玉米,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肥料,且"种肥同播"技术服务切实惠农。一方面,"种肥同播"为农民节约用肥、用种成本,省时省力,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并使用这一技术;另一方面,厂商和经销商通过多种推广方式,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农民种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逐步实现机械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机械化操作实现一次性播种、施肥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为探讨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种肥间距对夏玉米成产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特安排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种肥间距以15-2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3日,鲁西自行研制的玉米种肥同播机在经销商、农户、机播手的见证下,下地播种施肥试验获得各方认可,这标志着鲁西在服务农民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好肥+良机"将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种肥同播成为农民种地的新选择。现在农民种地就想图个省事,过去种地一亩地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播种,2-3人播种,肥料单纯机械施入或撒施,利用种肥同播技术,种子和肥料一起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示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拟立项项目,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尿基塔式造粒玉米专用肥种肥同播技术"被列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单。为实现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工程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机械化种肥同播省时省工,节肥节本,增产增效,推广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每667 m~2可节约100元左右种植成本,玉米产量比传统施肥增产10%以上。文章根据禹州市近年来夏玉米种肥同播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情况,对种肥同播肥料品种的选择及配制、总施肥量的确定、种肥间距对出苗及肥效的影响、不同播种机械应用效果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总结,为夏玉米种肥机械同播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模式,减少高耗低效肥料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耕地增产潜力,连续3年对夏玉米种肥异位精量播种+缓控释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结果表明:采用种肥异位精量播种+缓控释肥,与种肥同播+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平均增产7.51%,节肥9.87%,亩节本149.81元,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6月6日,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高效肥小麦种肥同播示范田观摩会在河南省新乡县西曹村隆重举行。气氛热烈的观摩会现场吸引了西曹村周边村落300多名农民朋友前来"围观"。面对长势喜人、饱满垂腰的小麦,农民朋友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大家的共同监督下,新乡市土肥站的权威专家们对同区域高效肥种肥同播的示范田和传统施肥示范田的小麦进行了现场取样测产,新乡市土肥站站长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