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1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 ,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阴雨连绵、潮湿及炎热季节。舍内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2 临床症状2 .1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  相似文献   

2.
鹿的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为四肢部的皮肤和较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呈现坏死性病变,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毒力较弱时无致病性,但通过感染后毒力增强,并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具有群发性流行特点。坏死杆菌病是鹿场常见的多发病,成年鹿发病率较高,主要发于秋冬季节,皮肤、黏膜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争斗损伤、拨群、锯茸、跳跃损伤,地面不平或冬季地面过滑、蹄部机械性损伤等)都可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目前无根本的预防措施,笔者认为一切能杜绝皮肤、黏膜…  相似文献   

3.
坏死杆菌病(Necrobacillosis)是由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及消化道粘膜坏死,也可在内脏形成脓肿及坏死病灶。  相似文献   

4.
<正>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羊主要发病特征为蹄部、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有时其他脏器如肝脏、肺脏上也会形成坏死灶。本病常发于多雨、潮湿的夏秋季,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1病原与流行特点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致病病原坏死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可引起组织坏死,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本病可侵害羊、牛、  相似文献   

5.
鹿的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病,在临床上主要为四肢部的皮肤和较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呈坏死性病变,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毒力较弱时无致病性,但通过感染后毒力增强,并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具有群发性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6.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在山羊,坏死杆菌病临床上表现有腐蹄病、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肝炎、坏死性口炎(白喉)、坏死性乳房炎等多种病型.笔者在临床上见到的山羊坏死杆菌病主要以坏死性口炎为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李氏杆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白1926年首次分离到本病原后,现已呈世界性分布,作为致病菌和腐生植物致病菌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目前已证实可感染40多种动物。在牛、绵羊、猪,李氏杆菌最频繁的引起脑膜脑炎、流产和急性败血病,家禽感染可导致败血症和心肌坏死,实验动物如兔子、小鼠等啮齿类也是主要的易感动物。近年来国内有关动物李氏杆菌病例的报道波及全国十多个省市,涉及动物有绵羊、  相似文献   

8.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生急性败血症、高热、咳嗽、腹式呼吸困难,以双侧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病变特征。该病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接触性等方式传播,饲养密度增大、环境应激及气候多变可增加本病发生的风险,各阶段年龄猪均可感染,急  相似文献   

9.
猪坏死性皮炎是在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由坏死杆菌引起皮肤性疾病,该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在同群猪只内传播,并多种年龄猪身上都可发生。感染该病后如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也导致猪只死亡,引起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养猪生产中应加以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病部组织呈液化性坏死和有特殊臭气为特征。1病因本病病原为坏死梭杆菌,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动物饲养场,被污染的沼泽、土壤中均可发现。此外,还常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外生殖器等处,本病易发生于饲养密集的牛群,多发生于乳牛,犊牛较成年牛尤易感染。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而侵入组织,也可经血流而散播,特别是局部坏死梭杆菌易随血流散布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并形成继发性坏死病变,新生犊牛可由脐经脐静脉侵…  相似文献   

11.
<正>猪巴氏杆菌病(Swine 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散发性、热性传染病,也称"猪肺疫"、"锁喉风"或"肿脖子病"。主要引起猪咽喉肿胀、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和肺炎等症状。该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重庆、四川常于5~9月多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寄生于鼠和其他啮齿动物,可通过鼻—鼻的接触传播,偶尔通过飞沫传播。猪巴氏杆菌病由于猪  相似文献   

12.
<正>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结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病症状,有时引起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1病原学炭疽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无鞭毛的粗大杆菌长4~8μm,  相似文献   

13.
家畜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诊上牛、羊表现为腐蹄病,猪表现为坏死性皮炎的症状1998年6月下旬,阴雨连绵,江河泛滥,泻洪区的草场被洪水淹没,牧场、牲畜圈舍泥泞不堪,给坏死杆菌生长繁殖、传播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致使牲畜坏死杆菌病呈地域性大批发生。报  相似文献   

14.
马坏死杆菌病是由多型性坏死杆菌引起的主要以侵害马匹下肢皮肤(蹄冠和球部)及皮下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如治疗不当,轻症会留有残疾损症,重症可侵害蹄软骨、韧带和腱等软组织造成跛行,亦可形成瘘管或急性蜂窝织炎。若病原向内脏转移,可形成坏死性肺炎或败血症,治疗不及时常发生死亡。1 诊断 以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为诊断基础,观查四肢发病部位及坏死组织的特殊臭味,以及病理变化而  相似文献   

15.
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慢性细菌病,感染猪可出现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粘膜坏死等症状。猪坏死杆菌病临床上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4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感染坏死杆菌的临床表现,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即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与消毒,对猪坏死杆菌病的治疗建议根据具体的发病类型,采用局部配合全身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羊肝肺坏死梭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梭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黏膜等外伤感染引起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受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坏死,肝脏和肺脏有转移的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受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发生组织坏死,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在南方耕牛及奶牛较为严重,是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 Pm)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菌。对 T Pm的检出及高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关键。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是一种皮肤坏死毒素 ,也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有丝分裂原 ,单独就可引起细胞 DNA的合成及分裂。基于此毒素的特性 ,已经建立了诸如豚鼠皮肤坏死实验、小鼠致死实验、细胞促生长实验、胎牛肺细胞毒性实验、EL ISA及 PCR等方法来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随着人们对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活性的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疫苗也逐渐向更安全、有效的毒素疫苗发展。文章主要对 T Pm的检测方法、毒素生物学活性及疫苗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1病因分析急性实质性肝炎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脏发生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本病各种家畜、家禽都有发生。急性实质性肝炎主要是由传染性因素与中毒性因素引起。常见的传染性因素有细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和寄生虫性因素。细菌性因素,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结核杆菌、牛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等都可引起肝炎。病毒性因素,犬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等都可引起肝炎。寄生虫性因素,弓形虫、球虫、肝片吸虫、血吸虫等感染,可发生肝炎。进入肝脏的病原体,不仅可以破坏肝组织而产生毒性物质,同时其自身在代谢过程中也释放大量毒素,并且还以机械损伤作用使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20.
<正>畜禽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和家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的坏死,严重的可以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坏死杆菌病虽然是慢性病,很少引起死亡,但是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