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桑养蚕,取茧制丝织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生产.纵观全国,凡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发达的省(区),其经济都较富裕.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乡的浙江、江苏、广东,农村经济都较富裕.如浙江省,1981年全省蚕桑总产值为30282万元.蚕桑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3.3%,占农业产值的6.16%,其中七个年产茧五万担以上的县,1981年蚕桑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34%,高的可达31.32%,仅养蚕一项平均每个农户收入268.18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收入62.5元.我区平南县是种桑养蚕的老区,特别是城厢公社河口大队,更是家家种桑育蚕.1982年全大队养蚕5819张,产茧2036担,收入34万多元,平均每户养蚕收入382元,人均收入64元.全大队养蚕收入超  相似文献   

2.
马圩公社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已有11个大队71个生产队种桑,现有桑地1128亩,其中投产桑园776亩,全年养蚕1895张,产茧1034.66担,收入茧款190645元,平均单张产值100.7元,平均亩产值245.67元,是全县新蚕区种桑养蚕发展较好的公社,其主要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曾建国 《广西蚕业》2006,43(4):48-51
总结了南宁市桑蚕的可喜成效与业绩。至2005年底,南宁市桑园总面积近30万亩,产鲜茧4.17万吨,农民养蚕收入8.13亿元;全市共有年产值超1000万元以上缫丝加工企业9家。2005年仅桑蚕一项就创造了工农业产值11.4l亿元,蚕业生产在全区14个市排位中种桑面积第二位,产茧量第一位。其主要经验在于大力推进蚕业产业化的建设,领导重视,抓科技示范,扶持龙头企业和桑蚕协会,加大投入。本文还分析了自身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汁划,为面上生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我县蚕桑生产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经过全体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90年全县蚕茧收购185吨,比1989年增长4.2倍.0.066公顷即亩桑平均产值1062元,全县种桑养蚕收入252.38万元,比1989年的76.12万元增加176.26万元.种桑养蚕收入二千元以上的有304户,其中收入超万元的就有13户.特别是今春以来,通过充实加强蚕业机构、狠抓抗旱保苗、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尽管遇到了严重的旱灾,但桑树长势良好,出现了千家万户种桑养蚕的热潮.据统计,全县桑园面积已达463.3公顷,其中新种桑园面积360公顷,相当于原有桑园的3.6倍,是发展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陆川县马坡镇,靖西村陈屋队陈基龙户,是我县、地区种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全家有21人,其中劳动力11人,承包田13亩,四年来,蚕业收入达77356元,人均收入达3683元.生产持续发展,收入逐年增加.84年试种杂交桑2亩,养蚕12张,产茧665.2斤,收入1250元;85年扩种到6.5亩,养蚕5张,产茧307.5斤,收入599.62元,小蚕共育657.5张,收入6083元,播杂交良种桑种子20斤,出圃75万株,收入6000元.代收蚕茧费,9900元,合计收入22582元;86年桑园面积6.5亩,养蚕4.3张,产茧276.7  相似文献   

6.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7.
苍梧县石桥镇湾岛村沙村组于1985年开始种桑养蚕.当时只4户种桑0.27ha;1990年巳发展到34户(占全组数80%)种桑2.9公顷.全年养蚕265张,共产鲜茧6360kg,合计产值19830元,平均每户收入1750元;公顷桑产值19830元.养蚕收入2千元以上的有11户,5千元以上有3户.收入最多的是车清户,他家种桑0.25ha,养蚕26张,产鲜茧719.5kg,收入现金7533元,加上育桑苗收入,共计9200多元,除成本外,纯收入8000元.由于他们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认为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所以,现继续扩种,预计1991年增到4公顷桑园左右.他们发展桑蚕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效果,对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那乐村的河滩地桑园近4年养蚕效果及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两个村40户农户中,河滩地桑园的每667 m~2桑园产茧量最低为47~50kg,稳定在60 kg以上的农户占70%,90 kg以上的农户占25%。每667 m~2桑园售茧收入最低为1 780元,最高达6978元,稳定在3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62.5%,单位桑园面积的产茧量、产值与平地、水田地、坡地等常规地种桑养蚕的效果接近。农户年养蚕售茧总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5%,3万元以上的农户占45%;人均养蚕售茧收入最低为3 167.8元、最高为1.1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实现当年种桑养蚕当年就有收入,来年就实现脱贫致富。针对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成功经验,总结种养配套关键技术,从选择适宜桑树品种、适时种植、合理密植、蚕造调节与桑采收调整、灾后桑园恢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河滩地种桑养蚕关键配套技术,为今后那坡县发展河滩地种桑养蚕,促进那坡县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10.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7,44(A02):34-34
灵山县灵城镇谭礼村农民朱荣,广开思路、大胆创新,采用集团升降式上蔟法,解决了普通农户规模化种桑养蚕的难题,开辟了一条省力化种桑养蚕发家致富的好路子。2006年,朱荣到灵山县新圩镇蒙塘村委租下10亩旱地种桑,3月种桑,7月上旬开始养第一批蚕,到11月中旬止,共养蚕10批,产茧800多公斤,产值2万元。  相似文献   

11.
李朝胜 《广西蚕业》2005,42(Z1):12-13
很高兴参加这次在广西鹿寨县召开的"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在此讲几点意见. 第一,茧丝绸行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对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起到很大的作用.鹿寨县种桑养蚕已遍及全县各个乡镇,种桑养蚕农户总数达4.2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4.15%,全县鲜茧产值1.6亿元,纯收入1.28亿元,全县养蚕户养蚕收入可以达到3500元左右,说明在鹿寨县已经有了深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覃光族 《广西蚕业》2000,37(4):45-46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浴阳镇江口村,地处环江河岸,土地平坦、水源较好、绿洲连片。这个村于1983年在村民韦富前的带动下,全村有14户种桑,(1公顷多),养蚕种50张,产茧1125公斤。到1992年发展到170户,种桑18.6公顷,养蚕860张,产茧20.6吨,全村户均养蚕收入超千元,种桑养蚕已成为该村经济收入最大的生产项目。仅11年,现在河边已是桑园连片,郁郁葱葱,坡脚蚕房成排,美丽的蚕乡,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6,43(4):63-64
种桑养蚕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已为蚕区的蚕农们所公认。就近两三年来,蚕茧价格相当看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桑园面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但种桑养蚕需要什么条件,需要多少投资,产值有多高,收入有多大等等问题,养蚕新区的部分蚕农特别是刚想发展种桑养蚕的农民对其还不甚了解。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资及收入核算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庙头公社湾山村养蚕专业队,为了推广科学养蚕技术,去冬今春修建了一座一百零二平方米的小蚕坑房,为春蚕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样的桑园面积,今春养蚕八十六张,产鲜蚕五千七百八十八斤,收入一万零六百零三元八角八分,是种桑养蚕十一年来的最好收成的一年,蚕茧收入超过一万元,比一九八○年同期增产蚕茧一千四百二十二斤半,增产百分之三十二点六,收入增加三千三百六十五元六角,增收百分之四十六点五.专业队三十二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人创造三百三十一元三角七分的产值.  相似文献   

17.
平远县下陂生产队于79年10月利用新开山地种桑5.5亩。80年3月份开始投产,由集体安排六人负责专门管桑养蚕,全年养蚕25.5张,收入共2204,97元,亩桑产值400.90元。81年初,为落实生产责任制,蚕桑采用以投标纯上交生产队1300.10元,由队上三户没养过蚕的社员承包了生产队桑地5.5亩,从3月19日开始养蚕至9月15日止,已养蚕27.5  相似文献   

18.
淳安县浪川乡洪家村徐国良,夫妻两人于1997年承包集体0.8 hm2桑园,一心一意开始了种桑养蚕致富之路.如今拥有桑园面积2.13 hm2,其中成林桑园1.5 hm2.2004年共饲养蚕种90张,产茧3.8 t,平均张产茧达40多kg,蚕茧收入达到6.5万余元,667 m2(亩)桑产值达3 000元,同2003年相比,蚕种增加27张,产茧增加1.3 t左右,蚕茧产值增2.3万余元.养蚕纯收入达4万元,真正成为我县种桑养蚕的专业户,致富的"领头雁".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1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重庆是全国主要蚕茧生产省市之一,全市共有33个区县栽桑养蚕,主要分布在渝西、库区、渝东南三大蚕业带,养蚕农户38万户,投产桑树5.8万hm^2,年生产蚕茧约2.5万t,蚕农总收入4亿元左右,其中售茧收入3.5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收入0.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方小友 《蚕学通讯》2004,24(3):58-58
淳安县威坪镇林兴村村民钱有法,是淳安县的种桑养蚕大户.全家有6口人,其中劳动力3个,现有山地桑园面积0.4hm2.2003年共饲养蚕种14.75张,产茧618.5kg,产值1.22万元,平均张产42kg,667m2(即1亩)桑产茧103kg,667m2桑产值2 033元,蚕茧收入占其家庭经济总收入的86%,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能手,山地桑园高产的典范.为何山地桑园也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益呢?综观他的种桑养蚕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