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优质春小麦品种垦九10号为黑龙江省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的高产栽培模式,在2014年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形成优质春小麦垦九10号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高产攻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垦九1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2001年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中强筋小麦中标品种,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优势产业带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应性广,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结合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垦九10号一般产量在4500kg/hm2以上。截止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项目为国家农业跨越计划项目"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子课题研究内容,针对本区域推广种植优质春小走龙麦30、克丰10号进行不同播期试验.探讨春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时期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寻求最佳播种时期,为农业垮越计划项目形成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垦九10号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选育,是2001年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强筋小麦中标品种,品系代号为九三95—41080。适于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优势产业带(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种植,现已累计推广超过6.67万hm^2,成为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的变化关系。以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11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以分蘖期施用氮素增产效果较佳,通过项目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北麦6号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具备生产优质春小麦的生态优势,小麦产量潜力大、品质优,但品种退化严重,因此,筛选出适宜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引进的春小麦品种新春35号和本地主栽品种新春14号在同水平下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比较生育期、茎蘖动态、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古浪县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引进了8个春小麦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对照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从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品种均可以在古浪县推广种植,而以武春9号、酒春10号、宁春55号、宁春51、酒春9号最佳,建议在古浪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春小麦在全覆膜土穴播技术下的不同播种密度,以期为春小麦高产优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过1-2年的试验,掌握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0号在青海春麦主产区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种植密度对青麦10号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关系。结论:种植密度对青麦10号各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各群体性状指标,中密度处理可获得较好产量,本研究为青麦10号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10月下旬,安徽农垦大圹圩农场种植的皖垦糯1号优质水稻种子进入收获期。该品种是由皖垦种业自主选育、最新推出的水稻新品种,被安徽省科技厅列为中试与推广科技项目,秋季在全省推广种植10万亩。经安  相似文献   

11.
长春7号是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在1987年以76110为母本.垦北1号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的方法,经过7个世代育成的。于2000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一个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是适于我国旱作地区开发推广的春小麦。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子项目之一,针对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克丰10号进行不同肥密模式化研究并形成栽培模式,为本区域推广应用及项目的完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绿色优质稻米产业核心区建设,选择适合生态积温区域种植的寒地早粳稻优质米新品种,本试验对17个水稻品种的品质、熟期、抗逆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农大4号、垦稻10、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生育期较长,活动积温较高,龙粳41、绥锦香07-783株高较高,垦稻4号、垦稻10、垦香08-169倒伏严重,垦稻10、龙粳41、莲香1、莲粳09-09、绥锦香07-783、育龙1号、育龙2号,产量较低的品种有农大4号、绥香08-508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优质春小麦克丰10号生长发育况状及产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20个处理试验中,以施用165kg/667m2左右NPK纯量,种植密度为40万株/667m2左右的处理对春小麦克丰10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潜力最大的为10叶品种三江1号和11叶品种垦稻17,其产量分别为11 070和10 875kg·hm-2,分别增产12.8%和10.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16和垦稻12,产量为7 740和8 820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三江地区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叶品种有垦稻17、垦稻22和三江3号,12叶品种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疆第10师推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对引进的7个春小麦新品种进行田间品比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春小麦品种生育特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在第10师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新春45号产量最高,667米2产量517千克,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6.2%,在兵团第10师垦区种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及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为发挥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的品质和产量潜力,结合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试验区,通过各项技术试验与组装,为建立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新品种350 kg/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及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品质的变化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9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及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10叶品种是三江1号、11叶品种垦稻20号和12叶品种垦稻23号,产量分别为9879.0 kg·hm-2、10057.5 kg·hm-2和10134.0 kg· hm-2;分别增产11.0%、13.0%和13.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25和垦稻12号,分别为8901.0 kg·hm-2和8451.0 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片叶品种有垦稻18、垦稻20、垦粳2号和三江3号;12片叶品种垦稻23及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优质水稻新品种九稻69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期为九稻69号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