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在安定区不同地域,通过比较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及露地种植3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分析研究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以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为最好,其保水性、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和产量均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甘谷县大石乡进行了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操作简便易行,且植株生长和产量均表现良好;黑色全膜垄作穴播、全膜微垄集水种植播种时需要借助机械起微垄,植株生长和产量表现尚可,但比起全膜覆土穴播时操作较繁琐;膜侧沟播需要借助机械起垄,且整体种植密度偏小,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微垄种植局部密植导致植株个体生长偏弱,植株生长和产量表现不佳,也不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黑色全膜双垄集雨侧播技术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除草、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直接影响了土壤的肥效。作者通过试验秸秆还田与黑色全膜双垄集雨侧播耦合对马铃薯生产影响来评估秸秆还田纳入黑色全膜双垄集雨侧播马铃薯种植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地膜玉米不同覆盖方式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类型的地膜对旱地玉米进行不同方式覆盖试验,结果表明,黑色膜宽双垄覆盖的玉米经济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7 425 kg/hm^2,较普通膜窄平垄覆盖增产25.95%;其次为黑色膜宽平垄覆盖,折合产量为7 380 kg/hm^2,较普通膜窄平垄覆盖增产25.19%;渗水膜宽平垄覆盖折合产量为7 320 kg/hm^2,较普通膜窄平垄覆盖增产24.17%;其余处理较普通膜窄平垄覆盖增产13.74%-18.58%。  相似文献   

5.
以“克新2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膜色和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穴播早熟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穴播较露地垄作穴播马铃薯生育期增加3~13d,黑膜较白膜覆盖生育期提前5~9d;就单株结薯数而言,黑膜较白膜覆盖结薯个数增多,但商品薯结薯率白膜覆盖比黑膜高;同一膜色不同种植密度间,单株地上部分鲜重、商品薯结薯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白膜全膜双垄穴播+5.2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商品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安定区进行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露地种植三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示范,验证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的适应性、可行性。结果表明,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较露地种植有显著的保水性能和增产效果,但与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比较,该模式保水性能和增产效果不显著。建议在多点、多次、多个气象因素进行试验示范后,适时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垄作侧播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垄作侧播技术效益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全膜双垄种植技术、黑色半膜双垄种植技术对稻田杂草的抑制效果较好,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建议下年应加快这2种种植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在秋覆膜种植区域。而黑色全膜膜侧种植技术应在半干旱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各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特别是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垄侧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壤温度和纳雨蓄墒效果,同时,还有效的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秋季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马铃薯综合效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显示: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马铃薯综合效益均较对照突出,生育进程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生育期缩短9-10d;覆膜种植单株薯重在624.56-812.0g之间,较对照598.0g高4.44%-35.79%;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起垄秋覆黑膜垄上种植74.37kg;较对照小区产量平均值57.1kg高30.04%;不同处理产量较对照增产117.94-295.53kg/hm2,增幅在12.01%-30.09%之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垄膜沟灌南瓜种植特点,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南瓜生长、耗水、产量、水分利用及种植效益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宜的垄膜沟灌灌水定额(T3、T4处理)可对干物质积累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有利于南瓜生长及产量形成。T3、T4处理灌溉定额较T5处理分别降低480和240 m3/hm2;生育期耗水分别降低264和194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1%和12.3%;净收入较T1处理分别提高7 387.6和3 966.8元/hm2。在民勤绿洲及类似区域垄膜沟灌南瓜推荐灌溉制度为种植前灌坐塘水1次,灌水时间5月中旬,灌水定额420~480 m3/hm2;生育期灌水3次,灌水时间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灌溉定额1 680~1 920 m3/hm2。研究成果可为垄膜沟灌技术在南瓜种植和推广应用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三年的综合栽培技术试验,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时播种、垄膜沟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摘等方面阐述了鲜食春蚕豆黑色全膜垄膜沟播栽培技术。该技术经示范应用,与常规种植相比,具有植株开花早、鼓粒早、分枝多、长势强、鲜株荚数及鲜株粒数增多、鲜粒百粒重增重、生育期及采摘上市期延长等特点,平均增产3 850.1 kg/hm2,增幅25.51%,增收5 775.1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张家川县山旱区进行了马铃薯垄上微沟不同地膜和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黑色地膜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产量最高,为35 700 kg/hm~2,较白色普通膜种植密度为45 000穴/hm~2增产25.9%,其次是白色降解膜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较白色普通膜种植密度为45 000穴/hm~2增产16.9%,应在张家川县山旱区主推马铃薯垄上微沟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黑色地膜和白色降解膜。  相似文献   

13.
环县大豆全膜垄作膜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环县大豆全膜双垄膜侧栽培和全膜微垄膜侧栽培技术的优点及试验示范效果,并从2种种植模式入手,介绍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式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全膜双垄在M型大垄垄上种植和全膜双垄在大垄垄侧种植两种模式的集雨效果较好,马铃薯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41233.8、38051.9kg/hm^2,较露地宽窄行起垄覆膜方式分别增产64.94%、52.20%。  相似文献   

15.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 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全膜双垄玉米种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全膜双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经过多点试验示范,成功归纳总结了一套符合本县实际的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措施,为永登县双垄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本文介绍了双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要点,有利于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调整当地玉米产业种植结构,为进一步推动全县玉米产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塬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单16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膜覆盖下3种不同双垄行距、3种不同株距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渭北旱塬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密度的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密度不同,导致其生育期发生变化,种植密度越大,生育期越长,反之则越短;通过垄宽、株距与产量的二元回归分析表明,垄宽为40cm+70cm和株距31.76cm是秦安等渭北旱塬地区玉米双垄沟播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8.
韩德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340-4343
以循化线辣椒为试材,在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东街村以不同垄高为主区因素、不同地膜覆盖类型为副区因素,采用裂区设计连续2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覆膜的循化线辣椒全生育期最长,黑色膜次之、银色膜第三、透明膜最短.高垄栽培的全生育期较相应的低垄短.透明膜、银色膜和黑色膜均可提高循化线辣椒的单株果数、果长、果宽和单果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透明膜>银色膜>黑色膜.高垄栽培比低垄栽培能提高循化线辣椒单株果数、果长和单果重.银色膜、透明膜、黑色膜可以提高循环线辣椒的红果率和鲜果产量,而对鲜果辣椒素含量和鲜果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高垄栽培与低垄栽培对红果率、鲜果辣椒素含量和鲜果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高垄透明膜的纯收入最高,其次是高垄黑色膜,再次是银色膜;高垄的产量高于相应的低垄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起垄方式对垄膜沟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武威市凉州区河水灌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起垄方式对垄膜沟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垄膜沟灌模式,在垄高15 cm的条件下,当垄面宽为60 cm、沟宽为30 cm时,玉米的折合产量13 272.2 kg/hm2,较当地常规微垄种植模式增产55.96%;水分利用效率为22.95 kg/(mm.hm)2,较当地常规微垄种植模式增加18.49%。  相似文献   

20.
宁南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对马铃薯起垄覆膜微集流膜际、起垄未覆膜垄侧和双行靠3种种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微集流膜际种植技术有较好的集水、保墒作用。增产显著,与双行靠种植相比增产22.67%~54.0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