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现代农业》2006,(4):40-42
第一条 为了规范蚕种生产经营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蚕遗传资源.保障蚕种质量,维护蚕品种选育和蚕种生产经营、使用的合法权益,促进蚕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蚕品种选育,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2.
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其效益可比栽培常规菌类提高3-10倍。本项目《食用菌珍稀菌种繁育及工厂化应用》是福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项目,旨在有目标地开展珍稀食用菌菌种引进、筛选、选育和示范栽培;对珍稀品种进行小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及标准化栽培提供一定的雏形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作为传统、新兴、朝阳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食用菌行业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菌种名称及编号管理比较混乱、菌种生产漏洞较大、食用菌菌种标准不全且执行不严、育种经费严重不足等。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强化菌政管理加强食用菌品种认定工作加大对食用菌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以下简称《审定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制定本指南。第二条申请国家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品种审定,按规定自行开展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适用本指南。第三条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包括以下两种情形: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1亿元、达到《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发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6章37条,对食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保护、生产、经营、质量、进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25日起施行.部长韩长赋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第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生产水平、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发放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 2000年 7月 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0年 12月 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 7月 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第四条 国家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  相似文献   

11.
钟农 《今日农村》2005,(1):42-42
菌种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才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因此,菌种贮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晕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其形成了菌种主体多元化、经营品种多样化、菌种管理法制化的新格局。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菌种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目前生产菌种企业规模小,科技力量相对薄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菌种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二是食用菌品种多乱杂矛盾日益突出,主栽品种不明显。三是食用菌企业经营行为有待规范。低价竞争,标签、包装等不规范以及  相似文献   

13.
《浙江现代农业》2006,(2):47-4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62号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16日经农业部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1日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农农发[1996]6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草种管理,提高草种质量,维护草品种选育者和草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草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徐晖 《北京农业》2005,(10):20-20
如何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这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给食用菌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探讨。1.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现状及分析目前,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状况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菌种厂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致使劣质菌种、退化菌种进入市场。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全国共发生食用菌绝收事件40多起,直接损失上亿元,其中菌种是一个重要因素;②品种混乱,良莠不齐。由于利益的驱使,菌种“名称包装”现象严重。导致同种异名、异名同种,品种不清、良莠不齐状况。多年来,政府部门在规范菌种生产与…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6,(8):16-17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工作,促进优良畜禽品种选育与推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农友》2001,(6):5-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审批和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农家参谋》2011,(8):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孢蘑菇菌种作为食用菌生产资料进入商业活动中,具有商品的属性。本文介绍了双孢蘑菇菌种商品质量的要求和管理操作,分析了菌种质量管理中的重点操作规范,提出了双孢蘑菇菌种商品质量标准,推荐作为山西省地方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标准,供我国特别是山西省广大双孢蘑菇生产者和菌种生产者以及关联业务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现代农业》2006,(5):46-48,3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保障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