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引起百香果果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明确分离获得的菌株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藤仓镰刀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藤仓镰刀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00 20 mg/L;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藤仓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0.003 60、1.751 97 mg/L。综上,引起百香果果腐病的病原菌为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且病原菌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敏感。本研究结果为百香果果腐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莲藕腐败病新病原旋柄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研究了P.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和12种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期为莲藕腐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旋柄腐霉在15~43℃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5℃;在pH 5~11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旋柄腐霉具有抑制作用,毒力测定结果显示60%唑醚·代森联WG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85.33mg·L~(-1);68%精甲霜·锰锌WG、80%代森锰锌WP抑制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98.12、193.46mg·L~(-1);77%硫酸铜钙WP、25%嘧菌酯SC、72.2%霜霉威盐酸盐AS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高达到1 878.85、1 119.73、965.86mg·L~(-1)。  相似文献   

3.
百合疫病病原鉴定及其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百合疫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与GenBank中烟草疫霉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8% ~ 99%。结合病原菌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其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这是烟草疫霉菌侵染云南切花百合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几内亚凤仙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颖  刘忠智 《北方园艺》2007,(12):211-213
新几内亚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试验对新几内亚凤仙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几内亚凤仙繁殖采用组织培养具有变异几率小、花大、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新几内亚凤仙最好选择春季接种,可以减少杂菌污染.试验利用多组培养基配方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适合新几内亚凤仙的培养基:诱导培养基MS BA 2.5,增殖培养基MS BA 2.5 NAA 2.5,生根培养基MS NAA 2.0.新几内亚凤仙在MS BA 2.5 NAA 2.5上进行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5;在生根培养基MS NAA 2.0上进行培养,10 d后的生根率可达67.5%.新几内亚凤仙组培苗移栽易于成活.以素砂为基质,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95.2%.  相似文献   

5.
目前叶类蔬菜生产中芹菜由于连年的轮作,导致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尤其芹菜根腐类病害成为危害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严重年度常导致芹菜绝产,影响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芹菜根腐类病害病原菌种类多,侵染芹菜后均可导致其茎基部变褐腐烂,植株枯萎,引起芹菜根腐。通过近3 a(年)对芹菜根腐病株的病原菌鉴定,主要是侧雄腐霉菌(Pythium paroecandrum)引起芹菜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腐霉根腐病,该病害1982 年在美国纽约首次报道,1990 年在我国宁夏也发现为害;另外还有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 carotovorum)引起的芹菜细菌性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软腐病,该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在1995 年于南京市郊首次发现该病害,目前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另外一种芹菜根腐症状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引起的,称之为芹菜菌核病,该病原菌可引起芹菜苗期及成株期死亡。2012~2013年在北京地区调查时发现腐霉根腐病、软腐病、菌核病在通州果村发生严重,发病地块有20%~30%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6.
疫病是蔬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各生育期皆可受害,一般造成蔬菜减产20%~30%,发生严重时损失超过50%[1].生姜上的茎基腐病,俗称"烂脖子病",病原菌为疫霉群结腐霉,可通过姜种、土壤、农具、浇水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有腥臭味,可导致根腐死棵,严重影响生产.2021年生姜块茎上发生了以前少见的由疫霉属病...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番茄根腐病防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根腐病发生种类及病原菌 棚室番茄根部腐烂病害主要有疫霉根腐病、番茄茎基腐病、褐色根腐病、黑点根腐病和枯萎病、黄萎病等.经调查,发病率高的是疫霉根腐病,占发病总数的58.8%,其次为番茄茎基腐病,大约占15.5%,褐色根腐病占9.5%,而其他根腐和未知的根部病害只有16.2%,且存在有较多的复合侵染现象.其中疫霉根腐病发生量大且广,为害最重,其次为茎基腐病和褐色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梨树恶疫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珠梨疫腐病是云南省的一种新记录病害 ,其病原菌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L ebert et Cohn) Schrot〕。适宜恶疫霉的培养基是番茄汁、V8汁和 PDA培养基。适宜恶疫霉生长的p H值 3~ 10 ,最适 p H值为 5~ 6 ,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 10~ 30℃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0~ 2 5℃。恶疫霉对果糖、麦芽糖、蔗糖等碳源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 ,对酵母膏、天门冬酰胺、牛肉膏等氮源的利用好于其它氮源。  相似文献   

9.
上海郊区蔬菜疫霉属真菌种类及菌种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真菌是一属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造成蔬菜、园林苗木及其他各种植物的烂根、茎腐、落叶、萎蔫.上海郊区甜椒、番茄等作物发现有它的危害(见表).上海郊区蔬菜疫霉属病菌的种类及其寄主病原菌寄主辣椒疫霉(P.capsici) 甜椒(Capsicum annum)寄生疫霉(P.infestans) 番茄(Lycopvrsicon esculen tum)黄瓜疫霉(P.nelomis) 黄瓜(Cucunis sativus)韭葱疫霉(P.porri) 洋葱(Allium cepa)豇豆疫霉(P.vignae) 豇豆(Vigna sesquiped alis)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及  相似文献   

10.
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以西番莲病株中分离的茎基腐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3种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为材料,测定不同p H值和温度条件下病原菌生长情况,同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比较3种木霉菌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探讨其作为生物防治菌剂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能性。结果显示,酸性和高温条件不利于病原菌生长,其中,最适生长p H值为7~9,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同时,3种木霉菌对病原菌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海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严重发生。其症状是幼苗基部溢缩猝倒,成株茎部变黑立枯,花湿腐,果实软腐,叶斑枯。病原菌属辣椒疫霉,在潮湿环境下发病严重。辣椒疫霉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黄瓜、南瓜、西葫芦、茄子、番茄等蔬菜。辣椒品种间对疫霉的反应不一样,长春尖椒较抗;北大甜椒较感。经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表明:使用农药敌克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菠菜匍柄霉叶斑病是由匍柄霉属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早在2001 年Koike 等报道了匍柄
霉(Stemphylium botryosum)可以引起菠菜叶斑病。2005 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也相继报道了由匍柄霉
(S. botryosum)引起的菠菜病害。我们研究组于2009 年在甘肃省兰州市采集菠菜叶斑病样本后,
分离病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致病性试验及分子测序,鉴定其病原菌为匍柄霉属一个新种,即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 spinaciae B. J. Li, Y. F. Zhou & Y.
L. Guo sp. nov. )(Zhou et al.,2011)。近年来,随着菠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加
大,菠菜匍柄霉叶斑病已逐渐成为危害菠菜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华北及西北地区发生
较为严重,给当地的菜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蔬菜卵菌病害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侵染所致,其中以疫霉、霜霉、腐霉、白锈等真菌为蔬菜的重要病原菌。病原种类多,我地粗略统计有40余种病原,可引起蔬菜的猝倒病、绵腐病、疫病、绵疫病、霜霉病、白锈病、根腐病、茎腐病以及果腐病等等;寄主范围广,这些病原危及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百合科及天南星科等,约100余品种的主要蔬菜;危害损失大,许多种卵菌病害是蔬菜常发性和流行性病害,为害后不仅减低产量,严重影响品质,甚至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经济损失极大。1发病规律1.1土壤带菌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14.
1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相似文献   

15.
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荔枝根腐病是番荔枝的严重病害。在广东湛江番荔枝果园中,从病根中分离到了5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其中有致病力的3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镰刀菌(Fusariumsp.),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寄生疫霉次之,棕榈疫霉的致病力较弱。致病力测定表明了以上二3种真菌菌株均有可能为湛江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分别以各病原菌为靶标,用对峙培养法,从果园健康番荔枝的根际土壤和果实、叶片筛选到了3个对上述病原物都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防效测定表明,这些拮抗菌株均有很好的防效,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6.
古月 《花木盆景》2008,(5):30-32
案例一:兰花类疫病 即黑腐病,是兰花毁灭性病害,在兰花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染病,叶、花、茎、根均有可能被害,国兰、洋兰同样发病,开始发现叶基部有点变黄,几天后叶基部就变成了咖啡色,用手一碰就断,且叶片基部已干透发焦,病叶基本上都是上部为青色,基部呈咖啡色。病原菌为恶疫霉和终极腐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6~8月),或在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7.
以金银花褐斑病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黑圆斑病菌旋丝毛壳(Chaetomium bostrychode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Alternaria)、金银花白粉病菌忍冬叉丝壳(Microsphaera lonicerae)5种病原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田间有效性检验的方法,研究了金银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拮抗活性和田间防效,以期筛选出1株对金银花白粉病田间防效最佳的生防潜力菌。结果表明:在筛选出的6株生防潜力菌中,解淀粉芽孢杆菌7T6(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7T6)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最佳。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显示,在试验第3天时,解淀粉芽孢杆菌7T6菌液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略低于药剂对照43%戊唑醇SC;第7天时,解淀粉芽孢杆菌7T6菌液用量在325 g·(15kg)-1和650 g·(15kg)-1时防效分别达到81.22%和88.47%,与43%戊唑醇SC的防效87.40%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表明虽然解淀粉芽孢杆菌7T6菌液的杀菌速效性略低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8.
李琳  陈鸿宇  柳凤  何红  余莎 《园艺学报》2011,38(12):2395-2400
 2008—2009年,从广东省湛江等地采集疑似疫病的马拉巴栗病株,经病原菌分离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明其病原菌是疫霉菌。通过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等,将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广西柠檬疫菌褐腐病的病原,开展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基于rDNAITS、coxⅠ和β-tubulin三个DNA片段序列的分子鉴定等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广西柠檬疫菌褐腐病的病原菌为柑桔褐腐疫霉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相似文献   

20.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17,1(7):89-90
由一种腐霉(Pythium sp.)引起的腐烂病在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早有发现,生产上可以按照腐霉来防治。关于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病菌的种名,以及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