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图话     
正棉花采收进入机械化时代新疆兵团自1996年率先引进进口采棉机开始进行试采和推广,经过10余年的努力,机采棉取得了长足发展,共计拥有采棉机1600余台,有效缓解棉农采摘费用高、雇工困难等问题。新疆兵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优质棉花产区,棉花种植面积占新疆三分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机     
杭冬生 《农家致富》2007,(23):22-22
大型自走式采棉机问世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平水牌”大型自走式采棉机。该采棉机采净率、含杂率和可靠性等指标达到国际水准,可减少棉花采收成本近200元/亩。  相似文献   

3.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农机技术人员近期对采棉机进行全面“体检”,迎战秋收。该团今年新增采棉机8台,使采棉机总数达到了32台,为种植的10.5万亩棉花机械采收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尉犁县是产棉大县,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60万(667m2)左右,棉花总产达到148万担,采收完全依靠手工作业。近年来,拾花工紧缺,人工采摘费用逐年上涨,因此尽快实现棉花采收机械化,不仅可以节约资金,还可以有效缓解用工紧张的矛盾,同时加快采摘进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推广棉花机械化采摘的几项关键技术及采棉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详细介绍了棉花储运、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流程,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乌苏市棉花采摘综合机械化技术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棉花机械化采收作业效率,规定了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农艺技术要求、机械采收前田间准备、采棉机技术准备等技术内容,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9月21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15连地头,一台采棉机正往模块机里卸花。为缓解采棉压力,今年,该团种植6万亩机采棉示范推广田,采棉机日采摘进度可达100亩至150亩,日采籽棉5万公斤,相当于600多名拾花工,有效解决了该团劳动力成本上涨及“用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技》2012,(9):72
近日,一批先进的约翰迪尔采棉机交付新疆用户,它们将会在今年的采棉季节大显身手,进一步加快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步伐。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在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繁重的拾花劳作、高薪难觅的拾花工、猛涨的拾花成本等诸多因素,不仅制约了棉花产业的发展,而且限制了棉农经济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机械化采棉已成为国内外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敦煌市棉花种植的"耕、播、植保"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作业,但棉花采摘环节仍为人工作业,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种植棉花比较效益低下,迫切需要发展棉花采收机械化。机采棉技术是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采棉者的劳动强度,缓解拾花期劳动力不足问题,进而有效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棉花采摘,长期以来一直靠手工。最近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国外购进了200台采棉机。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产棉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从种植到运输、加工的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收获加工机械研究所所长韩增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技》2006,(2):56-56
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长期以来棉花采摘一直靠手工。近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国外购进了200台采棉机。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产棉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从种植到运输、加工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12.
<正>1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及其优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就是在棉花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替代手工劳动的技术,内容涉及适宜品种、标准化栽培、先进的农机和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等相关的管理技术。当前,棉花生产除了采摘棉花外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一台中型采棉机一天的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机械化采摘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而且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采棉机主要性能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是提高棉花竞争力,增强抗拒市场风险能力,确保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  相似文献   

14.
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包括统收式一次采摘技术与选收式多次采摘技术,各有其特点与优势。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和广大棉农的迫切需求,我国统收式棉花收获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统收式棉花收获机实施机械化采收时往往会将籽棉连同少量棉桃、茎秆、棉叶等杂质一起采收,采摘下的青桃由于含水率高,极易给籽棉染色,造成品质下降。为提高棉桃清分效率,减少籽棉损失及解决棉纤维被染色等问题,统收式采棉机实施机械化采收籽棉时,需增设棉桃分离装置。在介绍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试验所测量物料悬浮速度的差异性,设计气吹式、气吸式两种分离模式的棉桃分离装置,并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开展空气动力学的仿真分析与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气吸式棉桃分离装置优于气吹式棉桃分离装置,其棉桃清分率提高20%以上,同时籽棉损失率减少5%。棉桃分离回收系统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统收式采棉技术与装备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与提高,而且对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姚振领 《中国农资》2011,(39):23-23
针对拾棉花费用高、劳动力紧缺的实际,今年新疆兵团农五师推广机采棉种植面积40余万亩,80%的棉田实现了机械采收。机采棉花不卸地头,直接卸在大型机车上拉运到轧花厂,这不仅降低了棉花的采摘成本,还大大提升了团场的机械化水平。据悉,使用机械采收后.每亩可节约人工费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摘头是采棉机的核心部件,它的工作状况对棉花采摘质量尤为重要.采摘头主要有水平摘锭和垂直摘锭2种,目前世界范围内大部分采棉机的采摘头为水平摘锭.衡量采棉机作业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采摘质量,采摘头作为采棉机的唯一采摘单体,通过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可为国产采棉机的研制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棉机在新疆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科技》2006,(7):84-84
一、采棉机在新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1980年起,新疆开始进行采棉机的前期引进试验工作,研制成功的双行或三行自走式采棉机,可满足新疆棉花"矮、密、早"及不同宽窄行植棉模式的采收要求,亦可进行等行距采收,能满足各种作业要求。目前,新疆已经具备推广机械化采棉的技术条件,但仍需解决两大难题:一是缺少成熟的国产脱叶剂,实验中采用的进口产品价格过高,棉农无力承受,因此,亟需质优价廉的国产脱叶剂与采棉机配套使用;二是缺少专用清花设备清除杂质。  相似文献   

18.
兵团机采棉推广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新疆拾棉花挣钱去!”,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新疆已经成为甘肃、河南、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区农民秋季外出的普遍去向。资料显示,近几年每年到兵团的外地拾花工约40万人,仅拾花费用一项,兵团每年就支出约12亿元。尽管如此,在棉花收获的高峰期,兵团各产棉区还是不同程度地面临人手不足的压力,无法及时采摘的棉花仍为数不少,“拾花难”成为阻碍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兵团棉花迫切需要摆脱生产量对劳力数量的依存关系,全面推广采棉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呼图壁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棉花拾花成本的增加,棉花种植成本也逐年上升,而1台大型采棉机日工作量在10~13公顷,相当于1000个拾花工的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是解决用工荒矛盾、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现实选择,同时,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棉花全程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多年来,阿克苏地区棉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水平稳步提升,棉花高密度栽培、高效节水膜下滴灌、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等重大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但随着棉花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季节性生产用工短缺等问题的出现,植棉效益受到明显抑制,尤其是棉花采摘成本过高、劳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阿克苏地区棉花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必须突破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棉花增产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阿克苏地区推广机采棉的有利条件,为机械采收棉花全面取代人工采收棉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