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青海省海北州天然草地使用甲磺隆与阔叶净混配剂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结果表明,混配浓度越大对狼毒的防除效果越好,但防除狼毒的同时也会对草场中的其他优良牧草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对阔叶牧草造成的伤害最大;综合分析认为400 g/hm2甲磺隆+200 g/hm2阔叶净和400 g/hm2甲磺隆+400g/hm2阔叶净,两种浓度的混配剂不仅对狼毒防除效果较好而且对禾本科牧草产量和阔叶牧草产量影响最小,优于1 125 ml/hm2 2,4-D丁酯(72%乳油)对狼毒的防除效果.认为这两种浓度的混配液在生产中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2种混配除草剂对防除狼毒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甲磺隆与阔叶净2种除草剂按不同比例混配,以2,4-D丁酯和清水分别为对照,进行2年防除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隆∶阔叶净=1∶1(用药量0.159 6 g/m2)防除草地狼毒效果最好,防效达97.5%,但对禾本科和阔叶草的影响较大;甲磺隆∶阔叶净=2∶1(用药量0.05985 g/m2)对禾本科和阔叶草的影响最小,没有负作用,同时它对狼毒的防除效果也比较好,防效可达90%,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在生产防治上应选用甲磺隆∶阔叶净=2∶1(用药量0.059 85 g/m2)进行推广防除草地狼毒。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4.
“狼毒净1号”对花后期狼毒防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花后期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用量在975~1 500 ml/hm2时,对狼毒防除效果可达到83.62%~91.23%,施用量在1 500 ml/hm2时,对花期的豆科牧草药害明显,对其他牧草安全,建议生产上在花后期狼毒的防除用药量控制在975~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5.
应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花后期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用量在975~1500ml/hm2时,对狼毒防除效果可达到83.62%~91.23%,施用量在1500ml/hm2时,对花期的豆科牧草药害明显,对其他牧草安全,建议生产上在花后期狼毒的防除用药量控制在975~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海北草地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2.4-D丁酯(72%乳油)和75%Lontrel G除草剂分别设三个用药量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狼毒净1号除草剂在1500ml/hm^2用药量时对狼毒的防除效果最好,并且对禾草和阔叶牧草没有副作用,在海北有一定推广价值;2,4-D丁酯(72%乳油)对狼毒的防除效果较好、但对阔叶牧草的副作用较大;75%Lontrel G除草剂防除草地狼毒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狼毒净”对高寒草甸狼毒防效及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青海高寒草甸上滋生蔓延,致使草地严重退化。为有效控制狼毒的危害,选用675,750,825 mL/hm2 3个不同剂量“狼毒净”,对高寒草甸狼毒防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当年,各剂量“狼毒净”对狼毒的株高、投影盖度、鲜质量及干质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无明显防效;施药后的第2年,750和825 mL/hm2 剂量对狼毒的防效好,超过了94%,单子叶牧草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5.24%和17.64%,双子叶牧草产量无明显变化。675 mL/hm2剂量“狼毒净”对狼毒防效差,无增产效果。生产上应推荐使用750 mL/hm2剂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狼毒净"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防效为96.76%,防治效果显著,防除狼毒翌年,对照区与处理区的总产草量和单子叶草产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了11.53%,单子叶牧草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提高了16.54%,而双子叶牧草增产效果不明显.防除狼毒后对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未造成明显的改变;应用"狼毒净"防除狼毒,投入产出比为1:3.0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种除草剂对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苗期杂草防除试验,证明15%精稳杀得乳油900ml/hm2、5%精禾草克乳油750 ml/hm2、6.9%骠马水剂900 ml/hm2、2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刺60g/hm2 4种除草剂不仅除草效果好,而且对白花三叶草安全;75%百阔净胺盐水剂1 200ml/hm2、20%使它隆乳油900ml/hm2、75%星干燥乳剂21g/hm2药害严重,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
在马尼拉草坪中,用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对56%二甲四氯钠、14%水花生净及巨星3种除草剂混用的最佳配比防除马尼拉草坪阔叶类杂草,可扩大杂草谱,增强药效.在3种除草剂中,14%水花生净20ml/667m2防除马尼扭草坪阔叶杂草效果较好.8种混剂中,14%水花生净20 ml/667m2 75%巨星2 g/667m2 56%二甲四氯钠100g/667m2、14%水花生净20 ml/667m2 75%巨星1g/667 m2时阔叶类杂草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生产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施氮梯度范围,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穗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60 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投入产出比降低.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而以生产饲草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75 kg/hm2.  相似文献   

12.
奇台红豆草牧草和种子生产的播种量和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确定奇台红豆草草地合理植株密度,在新疆奇台县有灌溉条件的地区,2005—2007年设播种量处理1为52.5,处理2为60.0和处理3为75,0kg/hm^2的进行刈割试验,30cm的行距;播种量处理4为37.5;处理5为45.0和处理6为60.0kg/hm^2的进行种子生产试验,45cm的行距。结果表明,牧草生产的3个处理在3年的生长过程中,田间保留株数的绝对数在增加的同时,其相对比值逐渐变小和接近,并且保持了处理3〉处理2〉处理1的顺序;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处理2为11961t/hm^2,比处理1、处理3分别提高17.11%和15.51%,因此,播种量为60.0kg/hm^2,密度380万~400万株/hm^2是生产牧草的合适选择。种子生产的3个处理,第1年子实产量均很低,第2、3年大幅上升;各年均以处理5的产量最高,处理5的秸秆子实比也较低。因此,播种量为45.0kg/hm^2,密度260万株/hm^2是奇台红豆草种子生产的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狼毒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狼毒不同器官(根、茎叶、花)水浸液对几种高寒草地主要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狼毒不同器官的水浸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茎叶水浸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极显著,不同牧草品种间对狼毒器官水浸液表现出不同的抗性,黄花草木樨抗性最差,黑麦草,垂穗披碱草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不同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混播草地的产草量。结果表明,燕麦Avena sativa cv. Lena与豌豆Pisum sativum 1∶1比例的混播组合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达48 525和1 981 kg/hm2。燕麦与豌豆混播时,行距以30 cm为宜,粗蛋白产量隔行播种明显高于同行。饲用玉米Zea mays与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以及高丹草Sorghum vulgare×S.sudanense与拉巴豆混播均比饲用玉米和高丹草单播产草量高。在平川、盆地地区此种植模式能取得较高的青饲料产量,而燕麦与豌豆混播种植模式适于在山地以及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产量可达36138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产34.6%、1.9%、156.3%;鲜根量可达3534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加81.4%、67.2%、28.9%。混播区较单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48~0.43g/kg,全氮增加-0.04~0.11g/kg,碱解氮增加2.1mg/kg,速效磷增加1mg/kg,全磷基本保持平衡,土壤容重减轻0.01~0.02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0.33%~0.66%。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冬春饲草料不足,充分利用夏收闲田复种饲草料作物,拓宽饲草料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对复种初岛燕麦(Avena sativa)和中豌六号豌豆(Pisum sativum)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栽培草地进行生物量动态、牧草品质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混播组合为初岛燕麦65%(195 kg/hm2)+中豌六号35%(42kg/hm2)和初岛燕麦50%(150 kg/hm2)+中豌六号50%(60 kg/hm2),9月10日刈割干草产量达7 246.44和7 133.91 kg/hm2;粗蛋白产量为624.64和670.6 kg/hm2;最佳刈割期以初岛燕麦开花-灌浆期为宜。初岛燕麦的干物质积累速率高,植株高度占优势,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其竞争力强于中豌六号豌豆。  相似文献   

17.
采用3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31%氨氯吡啶酸·2,4-滴、15%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3种药剂,在青海省海晏县黄帚橐吾危害区进行防除黄帚橐吾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用药量在1 650 g/hm2的31%氨氯吡啶酸·2,4-滴对该地草原黄帚橐吾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了80%以上,高于其他处理,其对优良牧草基本无药害。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县圈窝子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及牧草产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县优干宁镇的阿木乎村,实施了燕麦与箭筈豌豆圈窝子混播种植。通过混播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产草量,平均产鲜草为43 560.3kg/hm2,比当地燕麦单播多产鲜草17 560.2kg/hm2,提高67.54%,干草多产5 299.48 kg/hm2,提高52.79%。混播燕麦比当地单播燕麦株高高15.7cm,重量提高0.86kg,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改善草地质量,增加牧户冷季饲草的储备。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禾草混播草地杂草防除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姚拓  胡自治 《草地学报》2001,9(4):253-256
研究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建植当年的杂草种类、危害程度及所用除草剂的最佳和最大剂量。结果表明,混播草地杂草有10种,均为阔叶型,杂草草情指数高(74.08),危害严重。采用高效低毒、具有较强选择性和内吸传导性的2,4-D丁酯进行防除,其最佳剂量(按有效成分)为1188g/hm2;最大剂量为1622g/hm2。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防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一龄的杂草进行了化学药剂的防除试验。结果表明:2,4 D丁酯、杜邦巨星和甲黄隆的最佳剂量分别为1188g/hm2,4.27g/hm2和3.32g/hm2。在最佳剂量下杂草防除效果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