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季稻能否安全齐穗,直接关系到稳产高产,发展双三制的问题.今年早稻成熟推迟了3—5天,后季稻育秧期间气温较常年偏低1℃以上,因此特别要注意防止翘穗.现将近两年关于后季稻安全齐穗问题的研究结果,作如下简要介绍,以供生产上参考.一、后季稻不同品种的安全齐穗期后季稻品种不同,各品种的耐寒力也有显著差别,其安全齐穗期的指标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广西水稻主要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气候与水稻生产关系密切。文章根据广西88个气象站1951~200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的水稻安全播种期、安全插秧期、安全齐穗期及安全成熟期,为确保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粳稻安全齐穗和安全成熟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江苏省南通市1951—2010年9—11月份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有关界限温度指标,推测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发现1991—2010年这20年水稻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较之前两个20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80%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分别推迟8 d、9 d,80%保证率的安全成熟期分别推迟10 d、5 d;同时发现采用的以20℃作为安全齐穗的指标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已经难以发挥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进而提出以齐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参考指标,通过安全成熟期向前累加活动积温(≥10℃)的方法来修正安全齐穗期,使得修正后的安全齐穗期较原推测日期提早25 d左右,即80%保证率安全齐穗期在9月6日左右。  相似文献   

4.
 确定晚稻安全齐穗期是安排各品种播栽期的重要依据。由北至南选取金华市3个代表地点(东阳、婺城、武义)近45年9-11月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利用mk突变检验法和t滑动检验法寻找两类晚稻安全齐穗温度的变异年份,籼稻为1999年,粳稻为1991年;并根据生产上常用的籼稻和粳稻安全齐穗期指标,得出近45年籼稻1999年之前、粳稻1991年之前及之后3地晚稻保证率分别为50%,80%,90%的安全齐穗期,发现籼稻在1999年之后各地的平均安全齐穗期较1999年之前普遍延迟5~6 d,粳稻在1991年之后各地的平均安全齐穗期较1991年之前普遍延迟6~10 d,且两类晚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异明显增大。本研究分析提出由北至南金华3个地点籼稻安全齐穗期分别为9月14日、9月16日和9月14日,比生产中习惯应用的安全齐穗期延迟约4 d;粳稻安全齐穗期分别为9月24日、9月24日和9月23日,比生产中习惯应用的安全齐穗期延迟2~3 d。  相似文献   

5.
以早籼788为供试品种,开展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法早翻晚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安全齐穗的影响的试验,通过不同栽培,研究其对早翻晚的产量及安全齐穗的影响,探寻在不同播期下早翻晚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施肥方法,为早翻晚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机插秧不同播期对安全齐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旱育秧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机插秧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对油茬稻水稻机插用秧的适宜播种期及安全齐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茬稻机插用秧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移栽,8月中、下旬月平均温度达23℃以上,即可保证安全齐穗,且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不同类型晚稻品种安全齐穗下限温度和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二季晚稻安全齐穗期,为各地合理布局和科学安排双季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方式的粳型、籼型和籼粳杂交型二季晚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湖北省咸宁赤壁市、荆州公安县、武汉洪山区、黄冈团风县、孝感孝昌县5地进行分期播种大田试验,并结合对孕穗抽穗期盆栽试验材料进行模拟低温处理,通过调查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分析齐穗前气温与结实率的关系,以结实率降低到最适温度下结实率的82%时的温度为安全齐穗下限温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近30年气象资料绘制湖北省不同双季稻区不同类型晚稻品种在9月份逐日齐穗风险图,并以齐穗日在80%以上的年份可以避开低温的影响作为各地的安全齐穗期。【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品种抽穗期延迟。在迟播条件下单株(穴)产量显著降低。结实率是影响各类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与齐穗前4 d平均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齐穗前4 d安全齐穗下限温度,粳稻品种为19.6℃,较传统标准低0.4℃;籼稻品种为22.4℃,较传统标准高0.4℃;籼粳交品种为22.2℃,与籼稻品种接近。湖北省双季稻区粳稻、籼...  相似文献   

8.
1.抓认识提高近年,常德市粮食特别是水稻连续增产,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常德市水稻单产水平在湖南省而言,一直不是很高。主要是水稻育秧技术退步,水稻直播蔓延,粗耕粗管现象严重;抛插密度不够,基本苗和有效穗不足;安全齐穗意识淡薄,盲目和随意改变水稻播插期现象普遍。而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3项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粮食单产。2.尽全力推广一是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技术。全市水稻集中育秧要以种粮大户、专业  相似文献   

9.
涝灾后不同补种时间及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淹水7 d以内,只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仍能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和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机插稻、直播稻在较移栽适期分别推迟15~25、25~29 d栽插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损失;早熟晚粳类型7月10日前移栽、迟熟中粳7月15日前移栽仍能安全齐穗,迟熟中粳品种7月5日前直播、中熟中粳类型7月10日前直播能够安全齐穗。  相似文献   

10.
"甬优12"植株高大,抗倒性强,分蘖强,穗大粒多,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嘉善地区种植能安全齐穗。为促进该品种在嘉善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在嘉善的试种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温凉稻区水稻机插秧安全齐穗的措施。[方法]研究水稻机插秧品种、秧龄、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水稻机插秧安全齐穗的影响。[结果]在温凉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宜选用生育期不超过180 d的中早熟耐寒品种,秧龄控制在30~35 d,纯氮总量不超过300 kg/hm~2并适当减少氮肥后移比例。[结论]在此条件下,可确保水稻机插秧安全齐穗并实现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给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以及齐穗后干物质重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水稻不同时期的叶片、茎鞘及总干物质重都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但过度增加氮肥,不仅干物质重增加不明显,而且也达不到高产水平。水稻齐穗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最佳值为9 228±300kg.hm-2;水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y=1.1099x+1 960.6(R2=0.9899)。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感光型品种表现播种期弹性大,播种期早全生育期长,播种期迟全生育期短;闽西北中低海拔稻区,可4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福州沿海稻区最迟可在7月初播种,但都在9月至10月初齐穗,齐穗期相对稳定.在海拔400m以下,不同高度的齐穗期差异不显著.与汕优70感光性强度相当的杂交稻组合种植区域:闽东南南亚热带双季稻区、海拔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K优8615的制种产量,促进其推广应用。[方法]以K18A和泸恢615为试验材料,各设3个播期调查其播始历期、始花期、花时、有效穗数等性状。[结果]K18A和泸恢615的3个播期的播始历期均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K18A的抽穗时段第1期比第2、3期长2 d,从始穗到盛花第1期比第2、3期多1 d,第23、期的花时比第1期早20 min;第12、期的有效穗数比第3期多1穗,3个播期每穗粒数分别为139.3、135.9和133.7粒。泸恢615的3个播期的抽穗时段均为4 d,第1期有效穗数比第23、期多1穗,每穗粒数分别为157.81、63.2和159.3粒。[结论]不同播期对K18A播始历期、抽穗时段、盛花期、花时、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都有一些影响,对泸恢615的播始历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In a field experiment, rice cultivar Shanyou 63 was used as a check cultivar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activity of peroxidase and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and soluble protein after full heading stage in flag leaves of two super high-yielding inbred rice, including Shengtai 1 and Yuxiangyouzh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oxidase activitie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 the three cultivars tend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to peak values and thereafter descended during stage after full heading. Moreover, both the peroxidase activitie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of Shengtai 1 and Yuxiangyouzhan peaked at 8 days after full heading,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hanyou 63 at 4 days later. Meanwhile, th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 the three cultivars increased gradually after full heading stage. In addition, 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and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and soluble protein in different cultivars were various at the same time. In general, for Shengtai 1 and Yuxiangyouzhan, the peroxidase activitie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hanyou 63, whereas th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Shanyou 63. And these features could make the senescence of leaf become later and slower and photosynthetic product was more in Shengtai 1 and Yuxiangyouzhan than that in Shanyou 63.  相似文献   

16.
不同薏苡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薏苡品种的光合特性及与氮素利用效率间的关系。2015年早季和晚季,分别以从大田试验中筛选出来的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和较低品种各2个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抽穗期测定顶部4片功能叶的光合速率,成熟期测定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西林1号(XL)与黔饮1号(QL)早季和晚季成熟期单株氮素吸收量平均分别比氮低效品种隆林1号(LL)与品种10号(CU)高125.5%和96.0%,其氮素利用效率平均比品种LL与CU分别高出17.7%和18.0%,品种间差异显著。氮高效品种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品种。同时,氮高效品种在分蘖期后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衰减速率比氮低效品种小。不同品种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抽穗期顶部4片功能叶光合速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品种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综上所述,氮高效薏苡品种各生育期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较高,其中后期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衰减较慢。薏苡品种氮素利用效率与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顶部4片功能叶光合速率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稻米胶稠度与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多试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齐穗后20d内的日均温度是结实期温度对稻米胶稠度影响的主要时段。对稻米胶稠度与齐穗后20d温度关系的回归分析可知,稻米胶稠度随该时段温度的变化呈直线和抛物线型两种趋势,且这种趋势类型的形成与品种的熟性有关,并与品种对温度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和最适温度范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促芽肥施用时期对杂交中稻再生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优 5号为材料 ,研究了促芽肥施用时期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结果表明 :促芽肥对再生芽生长的作用从头季稻齐穗后 10d左右开始显现 ;从头季稻齐穗至成熟 ,促芽肥施用时期越早越有利于提高再生力 ,以头季稻齐穗期施肥为佳 ,提早促芽肥施用时期对提高再生力的效果与母茎营养状况有关 ,当母茎营养状况过好或极差时 ,其作用效果极小  相似文献   

19.
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深入探讨水稻籽粒中镉(Cd)的来源及其与生长环境中Cd供应强度的关系,为稻米Cd污染防控选用恰当的农艺措施和实施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齐穗期,从Cd污染稻田选取长势一致的水稻植株,分别移入含不同Cd浓度(0、0.2、0.5 mg·L-1)的营养液盆钵中培养,成熟期分别收获各器官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分别在齐穗期、灌浆期、腊熟期和成熟期采集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样本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结果】在营养液中不含Cd(Cd 0处理)的条件下,籽粒中累积的Cd主要来自于根系和茎秆在齐穗前累积的Cd。在齐穗后的生长环境中存在较低有效镉的情况下(即Cd污染稻田自然生长的植株),籽粒中的Cd则同时来自水稻齐穗前各器官累积的Cd和根系从土壤吸收与直接运输的Cd;水稻叶片和谷壳是水稻齐穗后向籽粒净转移Cd的器官,茎秆和根系既是籽粒Cd的源,也是Cd的净累积器官。而在生长介质有效镉含量丰富的情况下(即Cd培养试验处理中的Cd 0.2和Cd 0.5处理),籽粒中的Cd则主要来自生长介质,少部分来自水稻各器官的转移。【结论】籽粒中的Cd来自齐穗前各器官储存Cd的转移和土壤/介质中Cd的吸收和直接运输,土壤/介质中的可利用Cd含量越高,籽粒含Cd量也越高;只有当土壤/介质中不存在可利用Cd时,水稻各器官中储存的Cd才是籽粒中Cd的唯一来源;水稻各器官中,茎秆和根系是体内Cd的主要储存和输出场所。结合水稻生长早期降Cd措施的基础上,在水稻抽穗-成熟期采取恰当的农艺措施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以及根系吸收和向籽粒的直接运输量,就能有效降低稻米中的Cd含量。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福清市城头镇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甬优15号作晚稻栽培,经过两年试种,表现抽穗早、齐穗安全、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栽培上要针对该品种特点,注意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