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冀北山区板栗园存在问题 冀北山区土壤以花岗岩、片麻岩微酸性壤土、砾质壤土为主,是板栗生长适宜区,生产的板栗色泽鲜艳、甘甜芳香和营养丰富.由于传统栽培,板栗品种杂乱,管理粗放,栗园郁闭,树体光照不足,内膛“光腿”严重,树势较弱,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能力差且生长细弱,板栗产量低、质量差.修剪下来的枝杈乱堆乱放,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环境脏乱差和资源浪费.近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和干旱天气的影响,板栗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2.
大龄板栗高接换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县北部山区是砂石山区,土质为砂质壤土,较适宜板栗生长。板栗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但一些树龄老化且品种落后的栗树产量很低,制约着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有效保护利用原有资源,我们于2000~2004年进行了板栗老品种的高接换头工作。我们选立地条件相同,树势相同的板粟大树,分别嫁接了蒙山魁栗、处暑红、海丰和石丰4个品种,结果后平均单果重蒙山魁栗15g,处暑红12.5g、海丰11g、石丰9.5g(石丰丰产性强,每平方米树冠产520g),与相同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年(2014年秋至2017年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不同施肥深度和施用量对冀北山区‘富士’苹果新梢生长、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施肥深度和施用量对冀北山区‘富士’苹果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有机肥最佳施肥深度为20~40cm;有机肥667m~2施用量为5m~3和7m~3时,苹果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均较好且无显著差异,从科学施肥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有机肥667m~2施用量为5m~3。  相似文献   

4.
报刊摘引     
板栗干枯病防治试验板栗干枯病在河南林县西部山区的板栗林区内大面积发生,发病率在49%左右。这不仅对板栗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而且成为该病害扩展蔓延的中心。为控制该病发生,1982—1988年,我们在林县桑园板栗林  相似文献   

5.
<正>板栗自然生长幼树结果晚,产量低,盛果期后结果部位容易外移,管理很不方便。通过对板栗幼树实施嫁接、开心、拉枝、刻芽等早丰措施,可实现"1年栽,2年壮,3年嫁接,4年结果 ,5年亩产200~400 kg"的目标。1第1年:栽树建园板栗是高锰植物,喜阳,适宜在中性、偏酸的沙壤土中生长,片麻岩山区最佳。其根为菌根,忌在土  相似文献   

6.
<正>板栗自然生长幼树结果晚,产量低;盛果期后,结果部位容易外移,管理很不方便。通过实施板栗幼树"嫁接、开心、拉枝、刻芽"早丰技术,改变板栗树结果晚、效益慢的特性。实现了"1年栽,2年壮,3年嫁接,4年结果,5年高产稳产,667 m2产200~400 kg"的高产量、高效益。具体做法如下。1第1年栽树建园板栗是高锰植物,喜向阳,土壤要求中性、偏酸、砂性土壤,在片麻岩山区最适宜。因板栗  相似文献   

7.
板栗春季管理很重要,关系到当年的产量并影响其来年的丰产能力,应充分重视并加强管理. 1建园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及无污染源的地方建园,砂石山地、丘陵地和河滩地均可,土质可为壤土、砂壤土或砾质壤土,土壤pH值5.5 ~7.0.在山地和丘陵地建园,宜选阳坡或半阳坡,坡度25°以下.沿海地区应避开西北向山坡,防止板栗"抽干".高纬度地区的东西坡向板栗易遭冻害,北坡光照不足,均不宜栽植.在水土流失严重、强风口及寒风口处都不宜建园.  相似文献   

8.
板栗低干矮冠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沂是江苏省重要的板栗产区之一,长期以来,新沂板栗多栽植于沙荒地及瘠薄山地,农民片面认为板栗是铁杆庄稼,不注重管理,生产投入少,甚至不投入,导致板栗产量低而不稳。20世纪80年代末起,新发展的栗树,多集中于沂河、沭河冲积壤土上,这种土壤类型适宜板栗生长,加之应用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产量提高较快,但是,由于不注重修剪,不能适期间伐,导致密植栗园尚未进入结果盛期,树冠就已开始郁闭,结果部位迅速上移,仅外围结果,产量下降快,栗实品质也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9.
<正>板栗是营养丰富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是云南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被誉为"铁杆庄稼"。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努力提高板栗的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对发展山区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早熟品种可以率先  相似文献   

10.
<正>丹东地区是辽宁省板栗的主要产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退耕还林等重大林业项目的实施,板栗生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项目。但由于山地板栗的生长环境较差,加之管理粗放,技术措施相对落后,导致板栗产量不稳定,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为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板栗的大小年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因素是板栗营养失调而导致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大年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山区板栗资源,发挥燕山资源优势,解决京东板栗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提高京东板栗产量和质量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板栗幼树自然生长,结果晚,产量低;盛果期后结果部位容易外移,管理很不方便。通过对板栗幼树嫁接后"开心、拉枝、刻芽",改变板栗树结果晚、收益慢的特性。实现了一年栽树、二年健壮、三年嫁接、四年结果、五年丰产的目标,每亩产量400千克,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建园板栗喜光,在向阳地块栽植最适宜,土壤要求中性偏酸的沙性土壤,在片麻岩山区最佳。忌在土壤过于黏重、低洼易涝地方建园。栽植前要挖大穴,最好挖条状沟。25°  相似文献   

13.
板栗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掌握合理的管理技术是提高板栗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下面简单介绍旱作板栗优质丰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板栗根系发达,抗旱耐瘠薄,立地条件要求低,易管理,是我省燕山、太行山中性偏酸土壤的特产。近年来,随着山区建设的大力开发利用,采用以鱼鳞坑、围山转等形式栽植的板栗幼树,通过优种嫁接和高接换头,达到了当年嫁接,二年结果,改变了板栗结果晚,见效慢的现状。但是多数板栗幼树,结果3—5年后,树势变弱,栗果变小,产量增长缓慢,有的成为小老树,严重影响着山地板栗幼树的丰产和品质。一存的主要问题1.树下营养面积小,不能满足幼树生长结果的需要:于70年代至80年代初发展的板栗幼树,多数以鱼鳞坑或围山转一树一坑栽植,定植穴一般为80—100平方厘米。栽后生长较旺,但随着生长和产量的增加,根系生长受到定植穴外壁半风化母质的限制。据在迁西县牌楼沟村板栗幼树的根系调查,三年生根系即能达到定植穴边缘,四年生最长达  相似文献   

15.
我市现有板栗栽培面积8460hm2,年总产1987万kg,主要分布于诸城、安丘、临朐三县市的山区丘陵地。诸城和临朐的板栗是出口日本的传统商品。多年来,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栽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将这些县市的板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园地选择与建园我市气候条件适宜板栗生长。板栗多栽培于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微酸性土壤上。虽然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但仍以土层深厚、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的板栗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京津板栗是国内外驰名的土特产品。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减少损失,根据邢台山区板栗采收、贮藏中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冬季"开天窗",春季春梢萌芽前在嫁接口上方10cm处环割,在春梢开花结雌苞后留2~3片叶进行短截的不同修剪方法进行处理,研究不同修剪方法对板栗枝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板栗结果树,采用冬季"开天窗",春季春梢萌发前进行主干环割一圈,结苞后留2~3叶短截的修剪技术对板栗枝梢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提高板栗结苞量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稀土在初果期板栗树上应用效果为提高板栗产量和降低空蓬率,于1992—1994年在板栗初结果树上进行喷施稀土的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试验选在兴隆县兰旗营乡苇子峪村10年生板栗园进行,为山坡地,土质为砾质壤土。喷施设4个不同浓度处理,即500、800、1...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我国特有的干果类果树,坚果营养丰富,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干果.板栗树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寿命长,山地、丘陵、河滩、平原皆可栽植,更可结合山区开发大面积造林.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引进良种,大面积发展板栗经济林,科学管理,每667m~2产量500kg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板栗生产,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品种混杂,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佳的特点,要提高板栗的产量,就必须发展优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实行科学种树,科学养树.  相似文献   

20.
梁兴 《山西果树》2009,(4):27-28
蓟北山区是著名“天津板栗”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达3000多公顷。由于新栽幼树面积大,有产量的多为大树、老树,加之管理粗放,长期重栽轻管,故板栗产量低,质量差,果农经济效益不高。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就板栗幼树早丰产、大树老树更新复壮、改劣种变优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与攻关,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新老产区板栗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