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1988年的调查资料,对1978年编制的刺槐,杨树一元材积表及平均形数法计算林分蓄积的适用性检验结果证明:刺槐一元材积表尚可继续使用;杨树一元材积表精度较低,已不适用;平均形数法可以取得与二元材积表大体相同的精度。建议编制新的杨树一元材积表,并在林分调查中推广应用平均形数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二元形数表的导算过程。利用二元立木材积表,采用回归分析法,以数学模型导算出二元立木形数表。  相似文献   

3.
林木主干形质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创立的新绝对形数研究林木形质生长规律,发现林木形质生长的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且随树高的增大而增大;揭示了形数与高径比的关系根据形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规律,提出了分别年龄组编制二元材积表的构想,并以华北落叶松为例编制了I-Ⅲ龄级的二元材积表。  相似文献   

4.
胸高圆锥系数(f1.3CC是笔者提出的一种新的树木干形指标,它避免了正形数测算中的累赘,又克服了胸高形数随树高增长而减小的弊端。用它可以科学地论证实验形数的可靠性,是研究干形的学者高效的运算工具。胸高圆锥系数是树干材积与一个圆锥体体积的比值,这个圆锥体与树干具有相同的胸高直径和高。该系数可由胸高形数和树高根据一个简单函数求出。新绝对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高等于树高,其底面直径根据胸径和解析木各区分段中央与胸高断面之间树干削度的加权平均值来推算。新绝对形数可以由胸高圆锥系数求出,因为二者之间存在极紧密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正形数为基础,提出V=f0 1h·g0 1h·h的单株立木材积估测式,经6个树种944株样木试验,并与二元立木材积表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个立木材积式取得了良好的估计效果,可以在立木材积估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生产实践和森林调查的需要,利用编制雷州尾叶桉U6无性系二元立木材积表的1059株样木原始资料,加编"雷州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纸浆材出材量胸高形数表和树高形数表",且经检验相关其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胸高形数的四个基本性质,建立了胸高形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f_(1.3)=a(1+β/(D_(1.3))~r(H/(H-1.3))~δ,用425株刺槐解析木对其进行了拟合回归。结果表明,新模型相关系数高(r=0.9449),剩余平方和小(Sr=0.2114),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探讨和应用。由此导出的二元材积式在生物规律和通用性方面都优于其它材积式。  相似文献   

8.
用树干中央断面积计算树干的胸高形数,进而求算立木材积,其精度通常较低;而以树干各区分段断面积的平均值取代中央断面积,能大大提高估测精度,但应随机抽取大样本去研究胸高形数随树高级的变化规律,建立正确的函数式,并进行适用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用树干曲线指数r确定胸高形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 f_(1·3)=q_2~2计算材积,只适应于树干形状近似抛物线形,即 r=1的树木,对形状各异的树木进行计算,往往精度低,偏差大,从而给科学研究和林业调查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提高立木材积的计算精度,1985—1990年,笔者开展了此项研究。通过对13个树种,121株解析木、伐倒木资料的计算分析,找出了用树高、中径、胸径确定树干曲线指数 r,进而用 f_(1·3)(r)=(1/(r+1))(H/(H-1.3))~r 公式计算胸高形数的方法。并验证得出:用 f_(1·3)(r)计算立木材积,精度高,偏差小,能适用于各种用材树种。同时,编制出了胸高形数表,用此表查找胸高形数,简而易行,可加快树木材积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杉木解析木材料,对胸高形数、实验形数、D形数、DH形数及其变幅率、变动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形数均随树高变化而变化,胸高形数、实验形数和DH形数随胸径的变化而变化;4种形数的变幅率和变动系数均随胸径、树高的变化而变化,却不因形数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规律及形数变化规律。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选出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27年生江南油杉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高生长总量为16.9 m,胸径生长总量为20.3 cm,材积生长总量为0.283 685 m^3。江南油杉胸高形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急剧增加,然后再缓慢下降,形数曲线呈反"J"型变化,胸高形数在第7年后小于1,第24年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状态,保持在0.52左右。【结论】1)树高在6~14 a和18~24 a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江南油杉树高生长的速生期。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6~16 a和18~27 a出现。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增粗,树高的高生长期比胸径高生长期早2 a,树高与胸径的低生长期出现在同年。材积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在1~14 a,在第26年后是材积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各龄阶胸高形数表明江南油杉的胸高形数大,树高尖削度小。2)通过比较分析6种生长模型对江南油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苏玛克(Schumacher)模型可作为江南油杉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可作为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残差及相对总误差均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生长规律基本吻合。3)27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经27 a生长仍未相交,说明江南油杉在27 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通过材积生长模型的推算结果,江南油杉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48~49 a间,即江南油杉数量成熟年龄为49 a,此时的江南油杉材积生长量为0.942 460 m^3。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马占相思人工林立木干形变化的规律性,实测431株样木并采用多个干形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形数变动系数最小,其变动系数为8.55%;实验形数的调查平均值0.386 8,比目前区内使用的阔叶树数值(0.400 0)呈一定的偏小;正形数系列中,以1/4树高以下变动系数较小,2/10、1/10树高处形数及胸高形数的变动系数分别是8.69%、10.63%、和9.68%;胸高形数、胸高形率以及树高间呈双曲线关系,相关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3.
速生桉树实验形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规测树是简便、可靠的林分蓄积量调查方法,为寻求速生桉树最佳实验形数,文章采用标准行法和角规法调查50个桉树小班的林分蓄积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速生桉树最佳实验形数为0.38。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西工业原料林马占相思人工实生林385株测定样木,对其系列材积表进行建模和编制,并以另外126株样木作为检验。编制结果表明:二元立木材积表采用动态山本式拟合回归模型,相关紧密误差小。一元立木材积表采用了胸径与材积相关,地径与材积相关直接编制;同时,应用二元材积模型进行导算的间接编制。编表过程中拟合并优选了胸径对树高回归模型、胸径根径间回归模型,为其系列材积表的编制及应用创造了条件。通过初步的检验表明,材积表是适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The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tric volume and percentage utilization tables for Eucalyptus grandis, based on 1 378 sample trees are described. Most of the complicated volume calculations were executed on a computer. Because of this, the formula for a frustum of a cone was used to calculate volumes of log sections. The logarithmic volume equation was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volume table. It was found that bark thicknes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 tree volume. Therefore, volume tables for various bark thickness classes have been prepared in addition to a general table for average bark thick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st height diamet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volume to 2 inches tip represented by a given tip diameter class can be explained satisfactorily by regression of the probit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centage volume on a polynomial of the reciprocal of breast height diameter. For metric conversion, the tip diameter class was introduced as an additional variable and the relationship was expressed by one equation for all the tip diameter classes combined. Imperial as well as metric equivalents of all equations established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6.
林分材积计算的标准木方法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指出了森林林分材积计算的标准本方法偏低估计实际材积的系统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校正方案。校正系数可以从在林分内选择标准木的采样样本的数据中方便地算出。模拟举例计算说明两种校正方案基本消除了原公式的系统偏差。校正后的公式为:其中:为林分材积估计值;VBK和ABK分别是第K株标准木的测量材积和胸高断面面积;AT是林分的总胸高断面面积:hB,和dB是抽样算得的具有平均胸高断面面积的树的高度和胸径;dW是抽样算得的以胸高断面面积为权重的加权平均胸径;b是树高曲线在d=dB处的斜率。校正的第2方案具有与上式完全相同的形式,只是标准木的是具有平均胸径的树木。  相似文献   

17.
以同一块杉木林分为对象,对9种常用的林分蓄积量测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佳测定方法无测树用表或相关数学模型时以等株径级标准木法较好,测树用表或数学模型齐全时最好采用形高表法.  相似文献   

18.
巨尾桉人工林地径与胸径、树高相关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巨尾桉人工林样木的地径D0、胸径D及树高H观测数据,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和逐步回归法求解方程,经分析对比后分别建立了地径与胸径、地径与树高相关的2个数学模型:lnD=3.7275-18.6673/D0;H=32.0925-244.050 3/D0。应用这2个模型,配合一元材积表或二元材积表就可测定被伐木的材积。  相似文献   

19.
福建柏人工林标准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分平均高(H)为辅助变量,选择方程G-1=a+bH-1建立疏密度1 0的每公顷断面积(G)模型,配合形高(HF)模型及林分蓄积量(M)的构成公式M=G×HF,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标准表,该表经检验适用,可用于林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占相思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马占相思两个试验点8个种源的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生长及材积和抗风力等指标,均以昆士兰的13242号种源最好。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最差种源的154%、158%、387%;其次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13459号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也为最差种源的144%、160%、370%;而印度尼西亚的13621号种源最差。同时,各种源的生长量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温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