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车梯田     
从江县加榜乡东北面,在25公里长的公路两侧的党扭、加页、加车、从开、平引、加榜以及加车河对岸的摆别、摆党等村,分布着大量的苗寨梯田。这些梯田规模宏大,线条优美,并与古寨、山岳、河水融为一体,也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哈尼梯田湿地水文特征,更好地为保护利用哈尼梯田湿地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调查计算和水样分析,得到了梯田蓄水和水质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梯田蓄水量包括地表蓄水量和梯田下方土壤蓄水量,旱季地表蓄水量为169065.67 m~3,雨季地表蓄水量可达372304.2 m~3。0~60 cm土壤蓄水量为451176.1 t。水流经过森林—村寨—梯田,水质经历了好—差—好的变化。说明梯田湿地具有良好的蓄水效应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云和国家梯田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建设条件评析着手,探讨了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对策及重点建设内容,为古梯田湿地保护及类似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哈尼梯田沟渠是一种具有湿地性质的人工溪流,是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探明哈尼梯田不同沟渠的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哈尼梯田典型灌区沟渠系统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对不同类型沟渠的植被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哈尼梯田沟渠植物共118种,隶属45科100属,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28.81%;植物生态型构成以湿生植物为主(52种),中生植物次之(42种);(2)不同沟渠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大致表现为三级沟渠>断头渠>二级沟渠>一级沟渠;Pielou指数则表现为二级沟渠>三级沟渠>一级沟渠>断头渠;(3)冗余分析表明干扰程度对哈尼梯田沟渠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海拔和土壤有机碳,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pH和积水深度对沟渠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哈尼梯田沟渠生境受人为干扰程度的影响最为强烈,适度的人为干扰有助于维持与提高沟渠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哈尼梯田沟渠植物资源保护和梯田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5.
哈尼梯田的文化价值 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哀牢山余脉,拥有13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相似文献   

6.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恢复与保护相应对策,对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大三的时候,家里挂日历,上面的风景让我神往不已,葱郁的森林,峻秀的梯田,神奇的云海,神秘的蘑菇房,壮观的长街宴,四季景色各异。我问老爸,这个地方是哪里?老爸对我说,这个地方,叫红河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这个名字在当时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但是,这个名字却因为它背后的奇景,让我在成长的年月中,永远惦记。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总面积13011.57公顷,有1300年以上历史,其中元阳片区面积达9019.32公顷。是红河南岸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理、森林、气候等自然优势,创造的近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构建了“森林--水系--村庄--梯田”4素同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在其间穿行,不断变换的角度,让我感受到这里变幻的山、水、树、云。作为千年大地粮仓,红河哈尼梯田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8.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是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黟县境内湿地资源状况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县湿地类型、面积、保护现状等相关基础资料,在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可持续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惠安县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揭示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管理湿地资源能力、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点等对策,以进一步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于冰沁  杨辉  富宇 《广东园林》2011,33(1):16-19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设计师力求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湿地栖息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建成适宜的湿地景观.文章以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为例,分析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现状及其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出了崇明西沙湿地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湿地公园发展较快,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新模式。普洱五湖国家公园湿地具有典型的森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为当地生产生活以及澜沧江流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普洱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文章对普洱五湖湿地的资源现状、生态系统作了分析并提出五湖受威胁的问题所在,同时,也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措施,对普洱五湖今后的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资料收集、样带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研究湿地植被类型的组成、结构特征、分布规律和生境条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组;银叶柳林、水蓼、粤柳林、弯囊苔草、菰、星花灯心草、满江红等20个群系;共查明湿地维管束植物70科296种,其中野荞麦、野大豆、蛛网萼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维护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使湿地生态系统和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本文阐述了洞庭湖区的湿地资源特征、自然保护区的情况,采用了SWOT分析法对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洞庭湖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现状,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地球上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介绍了山西沁河源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了该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湿地公园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到鸟类89种,隶属于12目38科。在89种鸟中,有留鸟62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4种,旅鸟3种;鸟类区系为,古北界26种,东洋界55种,广布种8种;另有13种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7种生境中,灌丛、乔木林、农田中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沼泽、库塘、村落、河流中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最终,建议湿地公园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湿地修复、降低人为干扰、秋冬季维持梯田湿地环境等措施提高湿地鸟类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概述了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并结合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几种主要威胁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湿地保护对策 ,意在加强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使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发展 ,得以永续利用 ,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含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从社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概况,规划总体布局,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对抚顺社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湿地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鹤庆草海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鹤庆草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常被称为地球之肾。通过对《岚县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力图寻找一种有效利用和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李 《内蒙古林业》2014,(11):22-23
云和梯田原称梅源梯田,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崇头镇,开发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曾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40景”之一.云和梯田的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米、横向延伸3000多米、纵向延伸1500多米,规模壮观,气势恢宏;梯田有700余层,层层叠叠,如链似带;田畴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