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棉田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烟粉虱特异性引物TB-F/TB-R94585,通过检测单头捕食性天敌肠道内烟粉虱残体,查明新疆吐鲁番地区棉田烟粉虱捕食天敌的种类.[结果]在新疆吐鲁番棉田,烟粉虱的捕食天敌涵盖7个目,13个科,有19种.其中12种,菱斑巧斑瓢虫Oenopis conglobata linnaeus、绒螨Allothrornbium sp、全黑飘虫.ccineUa sp、小毛瓢虫Scymnus sp,短刺刺腿食蚜蝇Ischiodon scuteuaris Fabricius、叶盲蝽Phylinae sp、食中齿爪盲蝽Deraeocoris pwtctulatm Fallen、异须微刺盲蝽Campylomma divrsieornis Reuter,蜘蛛类有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lus L.Koch、八斑球蛛Theridion octomaculasum、跳蛛Salticidae sp,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 Walckenaer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烟粉虱捕食天敌种类.[结论]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天敌,反应灵敏,操作简便,适合对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田间普查.  相似文献   

2.
刘扬  缪勇  高希武  黄凯  李辉  马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6-3877,3881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其天敌的影响.[方法]研究了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处理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不理想,药后1、3、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17%、45.77%和-13.18%,对捕食性天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阿维菌素对小菜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最高防效(药后3 d)为60.42%,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氯虫苯甲酰胺及阿·氯混剂和氯·毒混剂对小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92%、79.17%、75.51%和81.10%、69.53%、88.85%,同时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武汉人工修复湿地黑水鸡的繁殖特性,为黑水鸡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对武汉园博园中的黑水鸡进行系统调查,持续观察并记录黑水鸡的行为和个体数量;繁殖期测量巢特征、繁殖生态特征,并与其他繁殖种群进行对比。[结果]武汉黑水鸡繁殖期为3—10月,主要以香蒲作为筑巢植物。黑水鸡的平均孵化期为20 d,比候鸟种群长3~4 d,孵化率达97%。平均窝卵数为(6.88±1.86)枚,卵质量(20.03±1.82) g,卵长径(42.20±1.75) mm,卵短径(29.90±1.03) mm,卵体积(19.28±1.74) cm3。单样本T检验表明,武汉黑水鸡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窝卵数和卵大小均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卵质量与卵长径、卵短径均极显著相关,且与卵短径相关系数更大。[结论]黑水鸡对武汉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繁殖期明显长于其他种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东亚小花蝽作为天敌在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捕食功能反应和人工种群建立两方面综述了东亚小花蝽的研究进展.[结果]东亚小花蝽取食的猎物种类多样,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好和猎物驯化反应,其捕食功能反应绝大多数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饲料和产卵基质的选择是东亚...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新疆本地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枣大球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CAR标记技术,利用枣大球蚧的特异性引物,对捕食性天敌肠道内枣大球蚧DNA残体进行检测,确定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枣大球蚧捕食天敌种类组成,枣大球蚧的捕食性天敌涵盖3个目,6个科,有10种.包括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 inuzaslavskij、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合古卷叶蛛Consecuta、细小皿蛛Microlinyphia pusilla、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eu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Brauer).[结论]运用SCAR分子标记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种类.首次检测到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的天敌种类及控害效果.[方法]葡萄园田间定点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试验,观察葡萄斑叶蝉不同天敌种类及其捕食量.[结果]纤赤螨Leptus sp,蜘蛛为吐鲁番葡萄斑叶蝉主要天敌.纤赤螨以幼螨体外寄生葡萄斑叶蝉若虫,对1-2低龄若虫有较高的寄生和致死率,但对3龄以后的高龄若虫致死率低;成螨则直接捕食若虫.球腹蛛科、圆蛛科和微蛛科蜘蛛多结网捕食,狼蛛科的丁纹豹蛛Pardosa T-insignita Boes.et Str.和蟹蛛科的种类多直接捕食.蟹蛛科、狼蛛科和球腹蛛科蜘蛛对若虫的捕食量较大,平均3-6头/d.圆蛛科和微蛛科蜘蛛捕食量低于2头/d.草蛉成虫、卵在田间常见,幼虫少见;瓢虫、食蚜蝇和蚁蛉等其它天敌种类仅零星出现.[结论]纤赤螨Leptus SP.是吐鲁番葡萄斑叶蝉的优势天敌,田间寄生率达10;-30;,对葡萄斑叶蝉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对于推动天敌昆虫产业化、农药减量化和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从捕食性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配方、剂型、生殖影响、制备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6个方面展开综述,为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繁殖捕食性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茶皂素胁迫对不同发育阶段福寿螺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茶皂素对福寿螺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在福寿螺的螺苗期、仔螺期和中螺期分别用茶皂素两种汰选浓度(LC25、LC50)进行处理,考查其存活率、体重增长率、体重抑制率.[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的福寿螺在两种茶皂素汰选浓度处理后存活率较对照下降了6.2%~22.5%,最大体重抑制为11.69%~49.55%,对福寿螺体重抑制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处理后10~40 d,其中存活率下降幅度、体重抑制率均以螺苗期处理的最大.[结论]茶皂素对福寿螺螺苗、仔螺、中螺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受茶皂素的汰选压力及福寿螺发育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出城市园林景观水体中高效、生态、环保的福寿螺防治技术,特在荷花池中投放麻鸭作为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福寿螺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投放麻鸭的荷花池中,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明显减少,荷花的景观面貌和受损情况有明显改善,相比不投放麻鸭的荷花池,投放麻鸭对福寿螺幼螺及成螺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4.80%、对卵块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2.48%,且能降低荷花池管养费用近60.10元/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利用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rdy Younga)控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可能性以度日本方头甲对松突圆蚧不同虫态的控制作用和捕食潜能.[方法]研究了日本方头甲成虫对不同虫态和不同密度松突圆蚧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最佳寻找密度.[结果]日本方头甲对松突圆蚧不同虫态的捕食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对松突圆蚧雌成虫、2龄和1龄若虫的日极限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1.15、71.32和185.36头;当松突圆蚧虫口密度低时,日本方头甲对雌成虫的寻找效应高,当松突圆蚧虫口密度高时,日本方头甲对1龄若虫的寻找效应高;日本方头甲对松突圆蚧雌成虫、2龄和1龄若虫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8和17头.[结论]日本方头甲对松突圆蚧不同虫态具有很大的捕食潜力,可作为防治松突圆蚧的天敌加以繁殖利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黑水鸡繁殖期行为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地区黑水鸡繁殖期行为分配及生活习性,为黑水鸡的生境管理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扫描取样与目标取样的方法研究繁殖期内黑水鸡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特点。[结果]野外观察表明,在黑水鸡繁殖期内,觅食行为所占时间分配比例最大,为74%;其次为游泳行为,为15%;行走行为占黑水鸡繁殖期行为的4%;黑水鸡在12:00~13:00时段有1个觅食行为低峰;在觅食行为及其时间分配上成鸟与幼鸟的差异极其明显。[结论]觅食行为是黑水鸡在繁殖期行为中的最主要行为,应在该阶段加强对黑水鸡生境管理,避免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2.
现向读者介绍一种鳖螺混养解决动物饲料来源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养鳖新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大小50平方米面积的水池内放养40只鳖,同时放入成年福寿螺10公斤,这样每天只要向池内投适量的菜叶、青草就行了。据统计,10公斤福寿螺每年能产小螺60多万只,平均每天近2000只.鳖一般无法捕食体大、壳硬的成年福寿螺,因而保证了成年福寿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幼螺喜欢生活在水面,也不易被捕食,只有长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地区发生福寿螺灾害的根本原因。[方法]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研究了福寿螺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繁殖与生长。[结果]福寿螺在水温40℃时开始死亡,高于42℃时12 d内全部死亡;当水温低于6℃时,开始出现大量死亡,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3 d内全部死亡。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年繁殖时间为245 d,1年可繁殖3~4代。幼螺2~3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福寿螺生长速度呈现阶段性变化,孵出后30~60 d的幼螺生长速度最快。[结论]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繁殖期长,繁殖代数较多,性成熟时间稍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雌成螨对新疆三种主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ctus Ehar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智利小植绥螨个体之间捕食的干扰反应.[方法]在27℃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用HoUingⅡ型圆盘方程进行拟合.[结果]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和若螨对的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a/Th值)远大于若螨;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攻击率最高为0.665,对朱砂叶螨的攻击率最低为0.214;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能力最强为10.726,对朱砂叶螨的捕食能力最弱为3.754;智利小植绥螨的寻找效应随着天敌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智利小植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朱砂叶螨捕食作用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捕食作用同时受到猎物密度和自身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水稻不是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和天敌的共同作用,福寿螺不至于大面积危害成灾。自20世纪70—80年代引入台湾、广东等地后,最初颇受欢迎,但其肉质松软,缺乏本地田螺的香脆,食味不佳,因而被弃养,随之成为河道、水沟、池塘的野生生物。福寿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制约,水稻秧苗又是其喜食的寄主植物,再加上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它的生长、繁殖,很快便成为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上海等地的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水稻生产。一、形态特征福寿螺又名大瓶螺,系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其贝壳外观与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园林绿地节肢动物各功能类群的生态位,为城市园林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立地条件、管护措施、人为影响等因素,在保定市植物配置丰富的绿地中选取4种不同绿地类型,研究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4种不同绿地类型中均是刺吸类害虫的时间生态位最宽,天敌中捕食性天敌的时间生态位最宽。从时间生态位重叠上看,刺吸害虫与捕食天敌的生态位重叠:植物园>军校广场>滨河公园>竞秀公园。[结论]刺吸害虫危害期最长;捕食性天敌在时间上能有效跟随害虫并控制其危害。地处市郊、管护措施较好的植物园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能力最强,能有效地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卢子华  印毅  杨益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47-17548
[目的]为减少蚜虫对小麦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个降水级别,即: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在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分别进行雨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级别的雨水冲刷对麦蚜与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的3个生长时期,雨水冲刷均对麦蚜与捕食性天敌的数量有一定影响。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麦蚜与捕食性天敌的冲刷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特大暴雨时,麦蚜与捕食性天敌的冲刷率最大。[结论]中等以上雨量对麦蚜与捕食性天敌有较强的冲刷作用,雨量越大,冲刷率越大。  相似文献   

19.
对武汉地区梨园天敌优势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的系统观察和调查表明,捕食性瓢虫类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塔六点蓟马6月中旬,食虫蝽类6月中旬至下旬,青翅隐翅虫6月中旬,草蛉类6月中旬至7月中旬,捕食性蜘蛛类6月中旬至7月下旬.农药、不同的间作作物、气候条件是影响天敌种群及其发生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陈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31-2632
[目的]开发与利用葡萄斑叶蝉的捕食性天敌。[方法]2007年对新疆葡萄斑叶蝉的捕食性天敌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室内试验测定天敌的捕食量。[结果]新疆葡萄园中的捕食性天敌以蜘蛛为主,草蛉的数量很少。蜘蛛的主要类群是球腹蛛科(八斑球腹蛛)、蟹蛛科、圆蛛科、狼蛛科(丁纹豹蛛)。个体较大的天敌种类的捕食量大,狼蛛科和蟹蛛科蜘蛛的平均捕食量达5~7头/d。除少数结网型蜘蛛捕食少量的葡萄斑叶蝉成虫外,大部分蜘蛛主要取食葡萄斑叶蝉若虫。草蛉对葡萄斑叶蝉的捕杀作用不明显。[结论]蜘蛛是葡萄园中主要的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