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家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已经开展3年,总体来说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试点地区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但是,从多个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予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分析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金融机构"两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以来,古田县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谋求突破农业农村发展"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点、面、量和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取得积极成效。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破解发展瓶颈古田县高度重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组织制订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管理办法,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8月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等生产诸要素,打破制约"三农"融资瓶颈。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作,笔者认为,做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必须解决好四对矛盾。首先,解决现有法律禁区与土地流转现状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要求,依法稳妥规范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6年1月2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232个县级行政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59个县级行政区,其中有13个地区重叠,两项试点共计278个县级行政区。"两权"系指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是农村金融制度的重  相似文献   

6.
正概念解读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要求,依法稳妥规范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日前,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  相似文献   

7.
卫明  廖丹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99-12501
采用档案分析法和调查法,论述了农村"三权"抵押与农户融资的关系,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表明农户融资需求强烈,但需求满足程度不高;农户融资非正规渠道较多,无抵押物被拒绝贷款较为普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资金需求强烈。提出了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尽快解决抵押登记问题,是开办"三权"抵押贷款的前提;建立顺畅的评估机制,是推动"三权"抵押贷款的重要条件;尽快解决农房确权难题,是拓展农房抵押贷款的必备要素;有效解决处置变现问题,是做大"三权"抵押融资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林业要素市场,是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康发展的主要环节;出台农村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合理采取税收减免措施,是加快"三权"抵押贷款发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萃     
<正>"两权"抵押:农村金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落实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出发点,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农交中心")日前已获山东省政府批复,这标志着全省唯一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交易运营,面向全省承担涉农产权的交易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农村集体股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农业知识产权流转交易"5项交易品种"以及农村产权资产评估、农村产权抵押及质押贷款鉴证、农产品信息发布、农业生产性工具及设施交易、农村劳动力信息发布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刘弘 《甘肃农业》2020,(4):40-41,56
近年来,张掖市积极响应国家"两权"抵押新政,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新型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群体的融资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张掖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工作情况为例,分析该市在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暂行办法日前出台,由央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分别是《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正式启动。根据前期省政府的申报,由央行会同中央农办等11个部门组成的指导小组的审定,232个县级行政区获准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59个县级行政区获准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2.
尝试构建研究假设,引入在农民收入研究中较少采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dinary least squares,简称OLS)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与常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林权抵押较农房产权和农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纯收入的带动促进作用更大;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农村"三权"抵押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促进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林权、农房产权、农地承包经营权;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农村"三权"抵押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林权、农房产权、农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要求,以落实农村土地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统称"两权")为出发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为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农村土地金融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实践中的效果还不太理想,其中农业经营主体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现状及制约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抵押贷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将推动完善农村金融立法,并将加快推动"两权"抵押贷款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两权"指的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指导意见》强调,配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  相似文献   

16.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支农模式,对缓解农村金融资本供需矛盾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上海市金山区调研问卷数据,构建零膨胀泊松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响应频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性别、年龄、大学及以上学历、家庭劳动力占比、社会关系、精加...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催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所在。建议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土地定价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模式、贷款抵押担保品、金融服务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5,(10)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逐步开展,农户手里的土地不仅可以流转,而且可以进行抵押贷款来获得发展资金,真正变成"活资产",这对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对抵押物偏见观念、土地人均拥有量少、租赁期限短、贷款办理难且可贷金额少、市场体量小等现象,对此,应通过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化贷款流程、激励金融机构、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抵押贷款系统服务等措施加以规范和完善,使农村土地能够真正有效的转化为资金来支持农业发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