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1实行分群隔离饲养落实"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止疫病交叉传播感染。后备猪舍、配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舍,隔离舍做到"全进全出",每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冲洗、消毒,空舍3天后  相似文献   

2.
张世新  张明 《北方牧业》2009,(17):16-16
<正>②夏天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本次疫情。③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  相似文献   

3.
<正>(上接第22期)③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  相似文献   

4.
育肥猪通常是指猪只体重为25~120kg这个阶段,该阶段是猪群饲养周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日增重达到750~900g,养猪能否赚到钱,育肥阶段不容忽视。下面笔者从饲养、防疫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养好育肥猪关键两步,以供养猪者参考。1饲养管理1.1圈舍准备采用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较好,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饲养,每次转群后必须  相似文献   

5.
养猪生产的工艺技术是实现猪群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措施。生物安全体系能否建立,能否有安全的保障效果,决定工艺技术实施。如小单元饲养,全进全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母猪分段饲养及母猪分胎次饲养等等。一、小单元全进全出按四、五、六阶段工艺,以周制为生产节律,将全年生产  相似文献   

6.
1饲养管理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主要由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引起,经过接触传播,也可经过粪便污染造成传播。因此,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猪舍都应该严格遵守全进全出的的饲养制度。如果不实行全进全出,冲洗、消毒总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下批猪转入后很容易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的规模化养猪业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而猪病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而且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笔者就猪病防治总结以下几点。1猪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空舍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新建猪舍必须实行多点式生产,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  相似文献   

8.
<正>出售育肥猪即将获得回报的时侯,本该是养猪人心情愉悦的时刻,但往往由于待售猪群中存在个体较小猪只,会出现收猪贩讨价还价、甚至拒收的不快。猪只体况不一致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影响圏栏使用效率且打乱了全进全出的生产节奏,因此,在生产中特别是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提高猪群的均匀度显得较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 产房的消毒能有效地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使仔猪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从而减少或避免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产房的消毒,应采用全进全出或小区内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在仔猪转群空栏后,用高压清洗机将床面、走廊、饲槽、圈栏墙壁等彻底清洗干净.再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仔细消毒,空闲1周后,方可进猪。必要时,进猪前再进行一次火焰消毒。在饲养期间.应选择对猪体无害性的药物对猪体及地面等进行喷雾消毒,每周1~2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体及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出售育肥猪即将获得回报的时候,本该是养猪人心情愉悦的时刻,但往往由于待售猪群中存在个体较小猪只,会出现收猪贩讨价还价、甚至拒收的不快。猪只体况不一致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影响圏栏使用效率且打乱了全进全出的生产节奏,因此,在生产中特别是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1环境调控选用经济实用的单列塑料暖棚猪舍,采用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以及饲槽,并且要空闲一段时间再进猪。猪是恒温动物,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气温不适,猪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但需要消耗能量,以致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气温,仔猪20~30℃,体重50千克以下为  相似文献   

12.
1健全生物安全措施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全部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妊娠母猪于分娩前14天,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2~0.3毫克,驱虫1次。分娩舍与保育舍进猪前10天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  相似文献   

13.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所有养殖场(户)应切实做好封闭管理,建立严格隔离消毒制度.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效,做好环境杀虫灭鼠工作,防止昆虫等媒介带入疫病.养猪生产要力争做到全进全出制度饲养,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严禁从疫区引种,从非疫区引种时要严格隔离观察45天,并按规定进行检疫,确无此病时方可以进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饲料中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13,(11):20-21
规模猪场的生产是有节律、连续的,同时每个阶段根据生产实际又是相对独立的.在自繁自养猪场将整个生产分为八个生产阶段,即后备、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保育、生长和育肥.实施全进全出制度是规模猪场实现猪群健康、理想生产成绩的保障,分娩猪舍清理和清洗是达到全进全出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多数猪场分娩猪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理论指导多,可操作性不强,针对此种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和本地实际撰写本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全进全出"等综合防制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仔猪保育阶段的复杂猪病,这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但就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导致如今许多猪场仍然无法有效的控制保育舍的复杂猪病。  相似文献   

16.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重要,也最易出问题的,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初生仔猪全活、健壮,要做好产前准备、临产诊断、安全接产、分娩护理、新生仔猪护理等工作. 1产房准备 做好房产的消毒工作,为母猪和仔猪相对干燥、清洁的卫生环境,对减少病原,保障母子健康非常重要. 1.1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和栏舍情况,安排好母猪和仔猪的调入和调出,每出完一间猪,对此间栏舍进行彻底清洗及消毒,消毒后空栏一周,下一批进入母猪要清洗消毒后才能调入."全进全出"是产房疾病控制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猪场各类猪舍内猪栏数量的计算及排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梅  王红军 《养猪》1997,(2):26-27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均采取全进全出制均衡生产的方式,以周为节律进行生产。即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组成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成、育肥等环节组成。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母猪产仔,24南仔猪进保育舍,24南育肥猪出栏。每条生产线由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合、保育合、育成合、育肥舍组成,而每株猪舍的大小则取决于各…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1.1 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全部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  相似文献   

19.
仔猪死亡率过高是集约化猪场存在的较为普遍问题,直接影响着养猪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集取综合性科学管理与防病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仔猪成活率不断提高。1房和保育舍要单元化每单元产房容纳分娩母猪20-25头,每单元保育舍容纳断奶仔猪200-250头,产房之间,保育舍之间应完全隔开,产床、保育栏应脱离地面30-40厘米。产房粪尿排污沟要明沟,产床前后地面要有一定坡度,粪尿沟南北向或东西向,要有一定坡度,产房与保育舍窗下要有地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进全出,便于彻底搞好卫生消毒,便于通风,防止夏季湿度过大和…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尽管我们的愿望极其美好,但近20年来执行的许多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新技术(例如"高健康技术"、全进全出饲养法、早期隔离断奶及场外生产)却未能将现代保育舍中的疾病清除掉。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新的疾病的出现却持续不断地给猪农造成灾难性的损害,比如猪圆环病毒以及猪繁殖和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