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异型莎草、醴肠等杂草。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直播稻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控蓖麻田间杂草,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选用多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采用不同配比、不同剂量分别在蓖麻播后苗前和开花前对蓖麻田杂草进行除草剂处理。结果表明:经田间观察、杂草发生情况以及蓖麻收获产量计算,筛选出二甲戊灵+五氟磺草胺3倍剂量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蓖麻田最理想的除草剂组合、用药剂量和杂草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了解330 g/L二甲戊灵的药效、杀草谱、用药量、安全性及配套应用技术。[方法]以常规药剂19%丁·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在水稻旱育秧田采用播后苗前使用,对秧田稗草、马唐、黎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理想的防除效果,表现杀草谱宽,对水稻出苗率、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明显优于19%丁·扑可湿性粉剂。[结论]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用于水稻旱育秧田防除稗草、藜、马唐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743~990 g/hm~2,即商品量2 250~3 000 mL/hm~2。  相似文献   

4.
高粱除草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粱苗前苗后除草剂难以选择,缺少有效化学除草手段的现状,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的管家科技园、郎家寨两处的试验地分别进行了高粱播后苗前封闭及苗后茎叶处理化学除草剂的筛选。结果表明: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封闭,对杂草的防效最高可达89.50%,对高粱出苗及生长无明显副作用;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封闭,苗后使用莠去津对高粱无副作用,对杂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苗后使用二氯喹啉酸或二甲.灭草松茎叶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分别达86.40%和81.37%,对高粱生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化学除草剂因其除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适用于蒙农杂种冰草田的除草剂尚无报道。因此,本试验探究了二甲戊灵、氟乐灵和赤地3种除草剂在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下对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蒙农杂种冰草田内的杂草防除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田间杂草,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L·hm-2,兑水750 L喷施,此浓度下株防效为72.78%,除草效果优良,且对蒙农杂种冰草无药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防治芦笋育苗田杂草的适宜除草剂类型及其对苗期芦笋的安全性,利用花盆种植芦笋,在温室内分别进行了7种封闭类除草剂和7种苗后除草剂对芦笋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0 mL/hm2对芦笋出苗影响不明显,苗后施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0 mL/hm2对芦笋幼苗生长无明显的药害症状,2种除草剂均可以在芦笋育苗田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330g/L二甲戊灵乳油对甘蓝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剂量,为药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30g/L二甲戊灵乳油在甘蓝移栽前、杂草萌发前用药,对甘蓝安全,能很好地防除甘蓝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667m2适宜用量为100~150mL,是一种较好的甘蓝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选择10%嘧草醚、2.5%五氟磺草胺+10%吡嘧磺隆、33%二甲戊灵、38%噁草酮播后苗前除草剂和2.5%五氟磺草胺+48%灭草松、50%二氯喹啉酸+48%灭草松苗后除草剂对寒地旱直播滴灌水稻田的安全性及杂草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剂2.5%五氟磺草胺+10%吡嘧磺隆和33%二甲戊灵处理在稗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和阔叶草株防效、鲜重防效指标上好于其它处理。苗后除草剂2.5%五氟磺草胺+48%灭草松处理对稗草株防效、鲜重防效较好,对阔叶草株防效较好、鲜重有一定防效;50%二氯喹啉酸+48%灭草松对稗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好,对阔叶草株防效较好、鲜重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9.
试验观察了8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对大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高剂量处理下杂草防除效果最好,但使大豆出苗率严重降低,叶片出现药害现象。土壤封闭处理中,播前土壤处理出苗率低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综合分析,茎叶类除草剂以10.8%精喹禾灵乳油除草效果最好,21 d株防效高达87.63%,鲜重防效为81.37%,推荐剂量为750 mL/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时,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中剂量和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的低剂量效果好,出苗率分别为97.07%和97.33%,21 d株防效分别为90.47%和90.68%,鲜重防效分别为91.36%和90.90%,推荐剂量分别为1 950 mL/hm2和3 000 mL/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封闭防除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防除是水稻旱直播生产的重要环节,播后苗前进行封闭化学防除是杂草防除的关键。本文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60%丁草胺乳油、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开展旱直播田杂草封闭化学防除试验,旨在探索出适宜的防治配方。结果表明,上水后施用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 500 mL/hm~2;上水前施用33%二甲戊灵乳油1 500 mL/hm~2,上水后施用35%丙·苄可湿性粉剂900 mL/hm~2;上水后施用33%二甲戊灵乳油2 250 mL/hm~2+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均可有效控制水稻旱直播田杂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二甲戊灵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以期为二甲戊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平板法初筛获得9株高度耐受二甲戊灵的降解细菌,其中,菌株JY-2和JY-5在3 d后对1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在75%以上。此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2株细菌均能在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其在外加碳源量0.5%、菌株接种量10%、初始二甲戊灵质量浓度200 mg/L、pH值7.0、温度30℃的最佳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3.34%和82.79%。可见,此2株细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高效、快速地降解二甲戊灵。  相似文献   

12.
二甲戊灵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0、2 700、4 050、5 400 g·hm~(-2),分析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深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施用二甲戊灵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被抑制,处理40 d后,5~10 cm土壤层碱性磷酸酶活性被抑制作用最强,二甲戊灵2 700、4 050、5 400g·hm~(-2)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79%、90.77%、87.43%;脲酶活性总体表现激活趋势;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随二甲戊灵浓度增高而增强,表层土壤酶活性较10~20 cm深层土壤激活作用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0~10 cm土壤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结论】棉田土壤经二甲戊灵处理后,表现为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激活效应;但二甲戊灵会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有效磷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相似文献   

13.
张竞秋  高文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47-11648,11680
[目的]探讨二甲戊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用0.02、0.10、0.20 g/L浓度的二甲戊灵处理玉米种子,于处理后12、24、36、48 h观察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以染色体凝集和多极为主并伴有桥、成环、滞后、染色体加倍、微核等染色体畸变现象。二甲戊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均能引起染色体的异常分裂,其中0.10 g/L二甲戊灵处理24 h时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最高(7.389%)。[结论]为生产上更加合理地使用二甲戊灵类除草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及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振荡平衡法和室内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在棕壤中容易被吸附,且解吸困难,其吸附属于物理性吸附。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其在灭菌土壤中降解速率很慢。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其降解速率有一定影响。30%FC下二甲戊乐灵在灭菌及未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2.4d和162.2d;75%FC下的灭菌土壤中半衰期为97.63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5.36d的2.76倍;在120%FC下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7.74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1.80d的2.76倍。  相似文献   

15.
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计数法分别对不同深度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进行统计,探究二甲戊灵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深度为0~15 cm时,二甲戊灵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多为抑制作用,其中放线菌种群对表现的最为明显,呈持续抑制状态;细菌次之,呈阶段性抑制状态;而真菌对二甲戊灵具有一定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和激活均不明显。土壤深度为15~20 cm时,二甲戊灵对3种微生物有不同程度激活作用。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随微生物种类和二甲戊灵浓度和土壤深度而异。正常使用浓度下,对微生物的影响是暂时的,其稳定系统不易破坏,但长期施用二甲戊灵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的失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能,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二甲戊灵在草甸土和砂壤土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可被土壤强烈吸附,吸附浓度与其在平衡溶液中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附特性符合Freundlich方程,草甸黑土、砂壤土对二甲戊灵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量均很高,吸附系数分别为67.16和41.16,且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黑土吸附量大于有机质含量低的砂壤土。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轮叶党参栽培过程中的除草难题,进行了对轮叶党参适宜化学除草剂筛选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苗前土壤处理剂为敌草胺和除芽通,两种除草剂混合处理可扩大杀草谱。轮叶党参实生苗地播后苗前适宜处理剂量为(1.0 0.7)kg a.i/hm^2。1年生以上秧苗移栽田苗前适宜处理剂量为(1.5 1.0)kg a.i/hm^2,对1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可达到90%。该混剂药效发挥的适宜土壤湿度范围是70%左右,土壤湿度过高易造成药害,过低降低药效。适宜茎叶处理剂为拿捕净及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1年生以上的轮叶党参对克芜踪有一定的耐性。  相似文献   

18.
几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马唐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二甲戊灵EC和氟乐灵EC两种土壤处理荆,精喹禾灵EC、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5%精吡氟禾草灵EC 3种茎叶处理荆对棉田主要杂草马唐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花没有药害,高剂量的除草剂对马唐的防效基本一致,但是低剂量的精喹禾灵防效显著地优于其它除草剂:用该5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马唐,棉花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节省人力,降低成本,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汉中市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在镇巴县九阵坝村精心打造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也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10个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之一。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杂草的防除效果,本研究测定了96%精异丙甲草胺EC、80%唑嘧磺草胺WG、33%二甲戊灵EC和50%乙草胺EC 4种除草剂的大田防效,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EC 900~1200 mL/ hm2+80%唑嘧磺草胺WG 56.25~75 g/ hm2以及33%二甲戊灵EC对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而33%二甲戊灵EC的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并且对禾本科杂草也具有较好的防效。这说明33%二甲戊灵EC具有较广的杀草谱,且防效稳定。综合所有防效结果及生态安全,33%二甲戊灵EC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