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银川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城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机制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没有注意到水资源的极度贫乏;盲目追求档次,大兴土木,折房占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大树进城,单一追求城市覆盖率.破坏了原有林带,景观设计忽略了人的需要,树种配置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和城市林业管理知识等。提出了解决的途径;追求自然平实,更多为民考虑。加强城市林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景观的保护,走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土地和资金的利用率,适地适树,扎扎实实的发展城市林业。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档案管理是林业经济的协调、高效、有序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逐渐增多,粗糙的管理模式早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因此急需改进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对林业档案管理的分析寻找问题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财政的微观实施机制是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探究城市政府基于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土地经营模式以及融资机构与开发商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对理解城市土地财政的具体运行机制具有重大作用。以广州市新中心区珠江新城为例,从土地财政运作的主体、初始动机、影响因素和运行过程4个方面对土地财政的实施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城市政府在追求土地财政收入过程中,利用城市规划改变土地规划条件和引导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提升了土地价值,并通过土地供应管理的手段实现土地交易价格的上涨,而金融机构在城市政府经营土地的过程中发挥着土地银行的重要作用,同时土地财政收益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权流转工作持续推进,各类工商资本、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林业势头迅猛,大量山林资源向林果大户集中,林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摸清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基本情况,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发展林业,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文章以淄博市淄川区为例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绿化结构、增加资金技术投入、确立林业主体地位、改善城市居民观念等4种策略,以期推动城市林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林业碳汇方面的研究,然后深入分析广西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橡胶林碳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CDM机制下实施以橡胶树为树种的碳汇项目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缺乏项目所要求的、产权稳定的适宜种植土地,以及缺少相应的配套资金。橡胶林应当在其他碳市场上积极寻求碳补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寿县地区土地抛荒原因主要是:农民出外打工,因缺乏技术,资金和市场住处而难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土地因受自然灾害产出率低,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节本增效新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对于基层林业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为未来林业发展做好铺垫。同时,为了保障各地区基层林业的有序发展,需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生态发展需求,努力开展高效绿色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土地征用已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丧失了维护生计的土地资本,而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萧山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的实地调研,以失地农民的利益出发,对征地过程中涉及农民社会保障和资金运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从制度保证、资金筹措和管理、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在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中解决被征地农民当前、长远利益以及实质性融入城市等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土地征用已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丧失了维护生计的土地资本,而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萧山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的实地调研,以失地农民的利益出发,对征地过程中涉及农民社会保障和资金运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从制度保证、资金筹措和管理、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在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中解决被征地农民当前、长远利益以及实质性融入城市等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吉林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入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吉林市的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吉林市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的3个层次:城乡一体化区域绿化网络—松花湖生态保护区景观格局—城市内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吉林市的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可为改善城市环境状况,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持.  相似文献   

12.
喻小倩 《农业展望》2013,9(3):39-41
重庆的地票交易是在国家城乡统筹战略下,率先探索地用于完善农村土地管理的工具。地票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显化了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但由于该制度尚处初创阶段,交易制度存在某些不足,待补充完善。阐释了重庆地票交易制度的含义及运行程序,分析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大对复垦耕地的保护、完善溢价分配机制、设立风险基金以及建立健全地票二级交易市场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业基金制度是在营林生产耗费得不到相应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建立的目的是要增加营林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林业基金的性质应按投入生产后形成的生产规模来确定,在目前仍属于补偿基金的范畴。林业基金的来源渠道应与现有营林生产资金的来源渠道明确地区别开,将现有资金作为林业基金的来源渠道不尽合理。林业基金的管理体制是一种多层次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土地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对阜平县2003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20a来,阜平县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与其土地自然性状和林业县定位基本相符,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较快,新开垦耕地多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程度有较大提高,荒山开发利用及林业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26.26%,但森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保持水土与调节生态和气候的作用依然有限;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益有一定提高,但单位效益指标较低,需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林业发展潜力是正确确定林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建立林业多产业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林地利用和林地生产力两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发展潜力,通过多方案优化分析表明,该区林地利用林地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针对营林业发展潜力的挖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搞好林地利用的规划和设计;加强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方式;加强资金投入,扭转目前资金投入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现状,为推进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对增减挂钩的政策制度、周转指标管理、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权属、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增减挂钩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目前增减挂钩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制度、周转指标管理、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权属、效益评价等6方面,在增减挂钩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耕地补充失衡、农民权益受损、资金落实困难等问题。【建议】完善增减挂钩相关政策办法;挂钩项目区选择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渠道融资;加强增减挂钩土地资金及收益的管理,以推进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违法违规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厦门翔安区城市林业资源的林业用地、森林资源蓄积及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当前翔安区林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翔安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促进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及地方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红线保护制度下,缺乏耕地利用效率和考评机制,抛荒严重,产量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为确保粮食安全,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心下移,粮食安全保障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地方政府确保粮食产量,才可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中央政府细化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考核制度和操作规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考评,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对2009、2012和2015年这18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2和2015年河南省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均值分别为0.957、0.961、0.976,表明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且差异不大;影响河南省各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用地面积存在大量投入冗余,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投入过多,环境产出效益相对不足;2009年多数城市规模效益处于递减状态,2012—2015年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边缘低、西部地区高东北部地区低的格局,且存在微弱的规模等级递减效应。合理配置要素投入情况,改善松散低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提高河南省土地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