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通过一定技术的风景林营造,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好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作用,而且能够提高相关地区的景观效果,最终实现森林功能的多样性。基于此,结合北京平原地区风景林建设项目,重点对游憩型风景林、郊野公园风景林和绿色通道带状风景林的营造技术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2.
多年剧烈的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干扰破坏,导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现有森林总体质量下降严重。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林相进行有效改造,是提高该区森林植被综合效益的唯一手段。从对江北区森林资源调查着手,首先分析了研究地森林植被的特点及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江北区森林植被景观改造的参照模型,并提出了植被景观改造的技术措施。通过以上对森林植被景观的改造,试图对亚热带森林多效益经营以及区域性大范围森林植被的改造提供参考,同时期望对类似区域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提供依据和思路。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3.
关帝山林区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流域航片、森林经理调查资料和林相图为基础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应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要素优势度指数、类斑形状指数、景观要素斑块分维数等景观格局分析指标,对流域景观空间总体分布、景观组成结构、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了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的总体格局,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植被景观沿河流上中下游纵向梯度分布格局和河岸带横向距离梯度分布格局,初步总结了目前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基于景观格局分析成果,针对流域森林景观保护和建设中应重点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流域景观建设和保护的总体设想,即上游及中高海拔带重点进行寒温性针叶林保护;中下游山地积极增加阔叶林,营造混交林;河谷重点开展河岸植被和河岸林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试验区域1990年TM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应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试验区域12 a来景观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 a间,试验区域景观发生巨大变化。(1)1990~2002年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得到了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相对自身增幅最大,年平均增长率为20.9%。(2)两时期的景观基质均为森林,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作为斑块单元镶嵌其中,5种景观类型相互之间转化频繁,森林主要转化为其他植被和裸地;同时其他植被、裸地也有大部分转化为森林,其原因是人工林的建立,转化后的景观森林的主导优势已不明显。(3)总体景观的破碎度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的变化则表现不同,森林和水域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化指数则呈上升趋势,景观向无序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玮  沙润  任黎秀  吴兰桂  钟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2-2323,2337
山地景观作为自然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针对福建牛姆林形式多样的地貌组合形态、覆盖率高的原生性森林植被、富有灵性的泉与溪、宜人的山地气候环境等山地旅游景观的特征,提出了适宜保护原生性山地生态景观,开发基于山地小气候环境的度假设施,营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等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山地旅游景观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石寨风景区森林植被现状提出3项植被景观优化利用原则和5条景观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维东  陈其兵  王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1-8604
城中山地森林是丘陵地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山地建设森林景观可有效改善城市风貌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分析丘陵地区城镇山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应从优化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和模拟自然3个方面来建设森林景观,并以四川省三台县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为例,对城区山地森林景观建设进行探讨。剖析了其设计理念与构思,在详细调查植被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山地森林景观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风貌分析及植物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普洱市城市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对城市绿地植物与周边自然植被植物科、属、种组成,常绿、落叶树种组成及乔、灌、藤、草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地带性和茶文化特色性。研究表明,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基本反映了南亚热带的植被特征,缺乏茶城特色的营造。提出了营造茶城植物景观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SBE法的城郊森林公园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城郊森林公园的森林林内景观的美学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5个评价指标中,季相与色彩、林木密度、树干形态、林下植被整齐度、郁闭度、林下植被高度、通视性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较大,而树种组成、平均胸径、胸径变异系数、树干排列、林下植被覆盖度、枯落物、枯树倒木、意境美等因素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评价与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该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城郊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樊兆庆  樊国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47-2748,2751
昆明市面山森林可划分为5个植被亚型,11个森林类型,20种群落。在该研究基础上,将昆明市面山城市森林规划为水土保持城市森林、水源涵养城市森林、景观经济林、城市风景森林、道路系统绿化5类森林景观,并针对各类城市森林提出了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1.
白云森林公园生态景观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云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结合旅游观光的需要,采用块状改造、定向培育、带状改造、点状改造等营林技术措施,有效保存了原生植被,促进了植被演替过程,构建了物种丰富、群落稳定、地域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提升了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通州区平原造林工程西集-漷县潮白河-北运河片区及台湖-马驹桥楔形绿地片区营造平原森林的规划设计为例,尝试提出营造城郊平原大尺度近自然森林的一些原则,并对其中运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一些手法与对策进行了初步归纳。希望为今后平原地区大尺度森林景观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及分布状况,对森林公园景观林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景观林规划思路,以期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具有树种及林分结构单一等特点,森林景观较为单调。通过示范栽植适应性较强的乡土花卉,对林地内中层、下层植物品种的配置,营造了丰富的植物景观,改善了山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实践证明,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花卉,在西山林区不同植被构成及立地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为在本市不同条件下推广应用乡土花卉做出示范作用,同时填补了北京夏秋园林中下层植被缺花的空白。成功的植物配置模式为首都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并且,通过对西山林场山林的植物配置改造,为首都市民提供了更加优美、清静、舒畅的生态环境,也为将西山建设成为一处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林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浙江淳安千岛湖地区经过30年的封山育林,恢复了森林植被,使该区的山、水、林、岛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保护了鸟兽资源,湖水清澈,湖上出现奇特雾景,为风景区自然美增添光彩。本文还初步评价了千岛湖区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立地条件、景观格局、现状植被、土壤酸碱度等方面对深圳市宝安区区委区政府大院绿化景观作了调查,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理念、绿色景观"点、线、面"空间营造,并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区域森林景观破碎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盆地丘陵区(仁寿县和营山县)和川西地区(道孚县)典型区域的林相图和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林分起源和林种分析,研究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针对不同区域景观破碎化的现状,提出了不同区域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林业用地类型的破碎化和主要植被的破碎化差异均显著;由于人为活动干扰,森林破碎化总体上表现为盆中和盆周地区显著高于川西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调控与管理有利于森林景观恢复与景观安全格局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沈阳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其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是解决城市绿地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植物群落结构与其美学质量的关系是在城市绿地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成功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对沈阳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的东陵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市植物园等地进行了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在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相联系,系统分析了主要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受乔木树种比例、针叶树种比例、平均胸径、灌木数量、灌木频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等因素影响。为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3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少的小相岭山系进行森林植被景观相关研究分析,从该山系的主要研究课题、植被景观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1∶25000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手段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地位。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破碎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从而使森林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子午岭森林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