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隆德县农机农艺融合苜蓿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紧紧围绕草畜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隆德县腾发牧草专业合作社,按照"小面积试验—多点示范—大面积推广"的技术路线,示范苜蓿种植、割晒、打捆、包膜、装运及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带动全县推广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面积达1267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2016~2020年)苜蓿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重要优质饲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发展苜蓿产业,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牧结合,提升草产品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编制该规划。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世界苜蓿生产大国。美国苜蓿产业从最初的发展到如今的发达,乃至支撑了强大的畜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经历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聚氰胺"事件后,美国苜蓿对中国奶牛业和牧草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美国苜蓿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总结其在种植、加工和进出口贸易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发现中国需要从规模化水平提高、机械补贴制度完善、苜蓿良种体系和苜蓿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推进苜蓿产业不断发展。预期中国高端苜蓿草依赖美国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但随着中国苜蓿产业在发展规模、整体素质、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最终还是主要依靠国内解决优质牧草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4.
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而苜蓿在我国也有近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牧草。但是近年来,我国苜蓿的产量在不断的降低,不能满足畜牧业的需求。而且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技术制约了整个苜蓿产业的发展,本文就是通过分析苜蓿产量低的原因,讨论并研究出优质苜蓿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1997年12月,省农经学会先后召开了发展苜蓿产业的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并报经省计委批准立项,在景泰县建立苜蓿基地,首开了我省发展牧草产业的先河。今年8月,省委孙英书记带领省农委、省农业厅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在深入中部地区考察时,多次强调发展苜蓿产业对农...  相似文献   

6.
分析苜蓿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就草畜产业发展中饲草供给即苜蓿种植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对促进本地区草畜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月8日,农业部组织部分省级农牧部门、奶业20强企业及其他奶业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和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旗帜乳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商奶业发展大计,研究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实施《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指导,每年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2017年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  相似文献   

8.
养畜离不开饲草,大量的优质饲草如果在草畜产业发展中能够自给自足,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提高养殖户收入。本文立足实际,分析了固原市苜蓿饲草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加快优质苜蓿饲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小麦后复种蔬菜、油料、粮食、饲料作物等不同复种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示范对比、效益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麦后复种蔬菜的粮菜模式、麦后复种小杂粮的粮粮模式经济效益较好,麦后复种小黄豆粮油模式经济效益较差,宁夏引黄灌区发展粮菜、粮粮复种模式,对恢复灌区优质春小麦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切实可行的举措;麦后复种苜蓿、燕麦草、冬牧草等粮饲模式,虽不比粮菜模式和粮粮模式,但其经济效益也高于传统的麦套玉米和单种玉米模式,有利于草畜产业发展、培肥地力,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苜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饲草,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苜蓿种植历史.全世界苜蓿属有60余种,我国苜蓿有7个种,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蓿、陇东苜蓿等,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杂花苜蓿3个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土地资源稀缺,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经济问题,更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问题。苜蓿是牧草之王,产量高、草质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苜蓿草蛋白含量很高,综合营养价值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是奶牛健康,进而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安全原料奶的基础。发展苜蓿产业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影响到粮食生产。该文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两难选择"的基本前提下进行的,基本观点就是从经济视角分析苜蓿产业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充分考虑了粮食安全这样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借用了"政治经济学"这样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紫花苜蓿生产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北方省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苜蓿营养价值很高,在牧业生产中应用效益显著,其市场潜力巨大。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就我国优质牧草生产发展等问题专访了牧医工程学院王成章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畜牧业发展中,对于牧草的需求是较高的,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牧草,不仅环境适应能力强,同时还具备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因而在畜牧业发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着"牧草之王"的美称。对苜蓿的种植技术,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索,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苜蓿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价值。1苜蓿的种植技术要点1.1苜蓿种植的时间与土地选择由于冬北地区冬春季气候较寒冷,不适宜苜蓿生长,因而苜蓿种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五月初至七月初。同时,苜蓿种植还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选择,苜蓿在多种土壤中都能够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1])。自"粮改饲"政策在黑龙江试点以来~([2]),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紫花苜蓿进行干草调制后能长期保证牧草的安全供应,解决冬春季节牧草的短缺问题,促进了省内外畜牧业的发展~([3])。紫花苜蓿调制和安全贮藏是确保苜蓿在高产基础上获得优质干草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在调制过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具有"牧草之王"的称号,是发展畜牧业不可或缺的优质牧草.东北三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牧草生产"两带一区"中的苜蓿核心生产区之一.但是黑龙江省处于高纬高寒地区,适合黑龙江寒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非常少,而引进的品种大多因越冬障碍而不能直接利用.由此可见,加速选育和推广抗寒性强、优质、高产的苜蓿新品种,对促进牧草以及畜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苜蓿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重要优质饲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苜蓿经济产量的高低和生物品质优劣是衡量苜蓿建植成功与否的标志,本文从天津滨海地区紫花苜蓿种植管理实例出发,以期为天津地区紫花苜蓿种植和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18%以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等作用,被誉为"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畜矛盾日渐突出。但是适应黑龙江省高纬度高寒气候的牧草品种较少,有的地方盲目引种,结果由于不能适应高纬高寒的气候特点,苜蓿草地返青率逐年下降甚至死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诱变育种在创造牧草新种质和培育新品  相似文献   

18.
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受病虫为害后,会造成叶片残缺、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常见虫害有: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民乐县按照"政策引、项目推、技术促、典型带"的工作思路,依托牧草良种补贴和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建设等惠农政策,以持续增加人工种草面积为重点,积极扶持引导种草企业和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牧草集中连片种植,人工种草发展势头强劲,以紫花苜蓿、燕麦为主的优质牧草种草面积稳步扩张,牧草规模化、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苜蓿覆膜穴播、条播、混播、喷灌、滴管、牧草种植收获加工机械化等现代化种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至目前,该县新种紫花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宁夏牧草产业发展成效、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就推进牧草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强化草畜产业政策引导、高质量实施科研项目等对策与建议,以振兴草业科技,为宁夏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