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以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区位、人才供给和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表现突出,但也存在学科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接不畅、社会服务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困境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探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路径,应坚持农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全面振兴;"以本为本",创新培养模式,突破人才瓶颈;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农林高校作为支撑乡村振兴、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队伍的主阵地,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聚焦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地方农业院校必须克服“三农”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困境,加快基于新农科的人才培养改革步伐,努力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为支撑“三农”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农职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和水平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合力,以提升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分析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进行研究是破解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困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厘清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现状,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适量提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师生服务"三农"意识。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性目标和重大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更要担负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责任。通过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助力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要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围绕凉山彝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基层党建5个方面提供帮扶,具体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创新本土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参与民族文化建设,传承乡村振兴优秀文化;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结对指导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重点任务,农业院校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时代使命,主动发挥涉农高校优势,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疆涉农高校立足"三农"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现实举措,为新疆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及基层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农村发展和科技前沿、服务三农问题、 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职能,通过对广东省某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调研,结果折射出乡村振兴视域下高等 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发展、培养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系列措施,促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 革,裨益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国的大学农业推广与美国、印度等国外的模式不同,但随着开展大学农业推广的国内高校越来越多,推广成效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安徽县域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县域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过程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体系已从自身成长向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转型发展。对面新农科建设肩负的“四大使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国际农经学科专业发展新格局,传统农经专业转型发展等新形势、新状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势在必行。从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养要求以及课程支撑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各类典型农业院校农经人才培养体系特征和差异,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实际与特色,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联动协同,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地方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言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地位的提升,转变农业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外语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作 用成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开设外语专业的农业院校学生调研发现,当 前地方农业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模式单一化、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政策普及程度相对较 弱,大学生缺乏了解和探索乡村振兴政策的积极性,服务乡村建设意愿不强烈。下一步应从课程体系、意识形态、个人 规划等方面构建地方农业院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青岛市是我国北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滨海旅游胜地和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在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方面有许多优势。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可以优化青岛的海洋渔业结构,丰富青岛的海洋旅游形式。文中在全面分析目前青岛海洋休闲渔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等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及青岛本地物流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了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达到利于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建明  李佳佳  高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30-16332
通过对青岛市海水入侵概况、影响因素以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为青岛市海水入侵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和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从业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青岛市农委将《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列入2013~2015年青岛市立法论证和调研计划。调研组于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立法调研工作,认为《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政府规章的出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土地利用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首先,以青岛市1986、2000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以谷歌地图为参考,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出了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其次,利用数学模型对1986~2006年青岛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同期青岛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青岛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计算得出青岛市社会经济驱动力指数,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青岛市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得到了影响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社会经济因子。最后,运用Markov模型预测了2012~2030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鲁东出口区花生Cd污染状况,2004年开展了青岛产区花生田及其产品Cd污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花生产区土壤Cd含量范围为0.0451 ̄0.202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环境标准,没有受到污染;花生籽仁Cd含量范围为0.0374 ̄0.2667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花生卫生标准,超标样点数占样点总数的96.4%,超标范围为7.8% ̄433.4%,受到严重的Cd污染。结果同时显示,花生籽仁Cd污染程度与土壤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摸清青岛花生产区Cd污染源及其与籽仁Cd含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青岛花生Cd污染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青岛是一座根据现代城市理论新建的近代新兴城市;青岛城市建设伊始,德国殖民地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建成了典型的欧式城市,奠定了中国近现代青岛发展的基调,深深地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近代青岛城市规划采用了欧洲古典主义的设计手法、完美的结合了自然地形和城市建设,使青岛成为别样的充满人文气质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青岛被称为“品牌之都”。当前青岛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出现了一批知名农产品。该研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青岛市农产品品牌创建的自身优势和劣势,及市场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长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64-15167
根据青岛市滩涂资源开发使用现状及青岛市滩涂资源管理要求,应用GIS组件,在V 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中,开发青岛市滩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着重论述了青岛市滩涂资源管理系统所特有的、方便实用的、相对复杂功能的实现方法,为青岛市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电子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三产融合的背景下,基于对青岛市3区4市10家典型合作社的实地调研,从基本情况、生产及加工、流通及销售3个方面考察了青岛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青岛市农民合作社在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立标准化生产规程、完善产品流通保障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产品销售中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