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从业者认识到了水溶性肥料的重要性。水溶性肥料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传统肥企业成为水溶性肥料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水溶性肥料在原料添加上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同时,一些液体肥、水溶性药肥则成为功能性水溶性肥料的市场"新宠",并带动需求不断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一控两减"、"水肥一体化"、"平衡施肥"等理念的提出,肥料行业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转型升级浪潮。在这场改革大潮中,传统单质肥料市场发展面临挑战,新型肥料产品和市场却异军突起。特别是水溶肥等肥料,由于迎合市场需求、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迅速地在中国落地生根。就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横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水溶肥企业,借势飞扬,在坚持苦练内功做产品、深耕市场做服务的发展理念的同时,借助科学施肥理念、高效水肥产品和专业服务模式等有效推广方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大家一直都在说化肥市场秩序混乱,但是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化肥质量逐步提升。近几年大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在市场上带头作用日趋明显,是市场上化肥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看,化肥企业向资源地靠拢或者向市场地分布的格局基本成熟,市场秩序良好。化肥市场监管的难点在于一些小微型生产企业,以季节性生产、小范围销售为特点,假冒、仿冒知名品牌,或者把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设计相近,误导农民消费。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肥料产品更新速度快,是创新还是企业逐利行为?作为企业来讲逐利是它的本质,企业不盈利,做企业干嘛?但是近几年肥料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确实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只能说目前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不足。从无厘头的炒概念,到染色创新,再到通过改变施用方式改名创新,甚至还有些假冒的创新都是市场上看到的,对于这些肥料创新的做法,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定义不明,说新就新。对于新型肥料,没有统一的定义,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必须突出一个"新"字。现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久可能也就  相似文献   

5.
<正>一项好技术、一个好产品是应对市场瞬息万变的法宝。2013年,当复合肥市场随着传统肥料行情急转直下,石家庄中嘉化肥有限公司借助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聚合氨基酸稳定性肥料技术,在市场上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当年销量猛增40%,成为稳定性肥料在2013年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个企业代表。好产品有内涵"我认为,2013年复合肥销售的好坏在于企业运作。首先是要有一项好技术、有一个好产品。"常国锋开门见山地说,所谓好产品就是质量好、价格低,也就是说,性价比要高。稳定性肥料无疑就是适合中国农民的好技术、好产品。稳定性肥料可以在玉米上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随着农资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程度日趋成熟,技术创新力已经成为衡量农资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准。个企业专利数量的多少基本上能够代表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也能够反映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农资行业内不尊重知识产权、仿冒专利、制假售假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导致授权权利人和有效权利人竟难以享受化肥专利之"利"。在传统肥料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除了对新型肥料不断探索之外,提高创新技术能力,尤其是增强对化肥专利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肥料市场"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面对疯涨的肥料价格,今年夏秋肥料市场经营将是一次直接考验厂商智慧与合作的过程。较之于历史同期,今年肥料价格涨幅大、来势猛,上游工厂与下游经销商都始料未及,特别是一线市场人员尤感措手不及。面对反常局面,肥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在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发展水溶性肥料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使用水溶性肥料的农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来说,水溶性肥料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对我国农业来说,要精细农化服务的跟进,合理施用化肥、避免环境污染是重要的一步。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农化服务,在测土配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等方面做工作。"作为一家从事液体肥研发企业,湖北爱立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专家认为,我国发展水溶性肥料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使用水溶性肥料的农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来说,水溶性肥料  相似文献   

9.
如何避免购买假劣化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见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一般情况下,施肥量与农作物产量呈正相关,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有好的肥料做保证,这是实现作物丰产的关键。目前,肥料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品种较多,肥料生产厂家也很多,基本上是外埠肥料与地产肥料并存。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与一些小厂生产的肥料在市场上都有销售。肥料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0.
<正>喷灌和滴灌设施对肥料要求非常高。之前的肥料企业和设备企业都在单独做一些事,最早的喷灌、滴灌并没有实现水肥一体化,后来逐渐发现肥料输送是可以和灌溉一起实现的。最早的肥料、农药的水溶性很低,而水溶性是很重要的因素,目前一些大型化工公司开始对肥料、农药进行改造,来适应灌溉农业的需求和发展。"水肥一体"实现了灌溉和施肥的嫁接,目前,很多国内外的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是一个衔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一控两减""水肥一体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施肥""绿色环保"等相关理念和政策的提出,肥料行业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转型升级浪潮,传统的单质肥料如氮、磷等在去产能的呼声中一降再降,而新型肥料产品和市场却在此时异军突起。水溶肥作为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也迅速在中国遍地开花,层出不穷的产品、眼花缭乱的理念、天花乱坠的功能,让人顿感"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样纷杂的市场中,有一家企业苦练内功做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一阶段,农资市场上有一些生产企业针对当前我国土壤在不断酸化的现状,提出了"碱性肥料"这一概念并研发生产了相关碱性复合肥产品,到底什么才是碱性肥料?碱性肥料是否真的像宣传的那样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平衡?《中国农资》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碱性复合肥料悄然"亮相"农资市场为了彻底了解农资市场上大幅度宣传碱性肥料的原因,也为了摸清农资企业对于碱性肥料究竟是炒概念还是真的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肥料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背景下,新特肥领域急剧升温,市场热度迅速增长,无论是新生的肥料技术企业抑或者老牌传统的肥料企业,为抢占市场先机,均对特肥领域进行了触角的延伸,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在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在一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特肥市场纷争时代,"特肥"似乎成了肥料市场的"宠儿","特肥不特"也已经成为业界和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UAF全国新型肥料应用与推广联盟、深圳市众合新型肥料创新中心秘书长、广州农巧施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晖,共同探讨特肥营销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带一路"体现了我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对企业来说,"一带一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华昌化工作为国内大型的肥料制造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上不断前进,赢得了海外市场和业内的一致认可。开拓海外市场输出特色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肥料生产国和消费国,2015年度中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根据"一带一路"的倡议,华昌化工制定了肥料走出去的企业战略,向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机会,致力推广以氯化铵、硫酸铵副产氮肥为主要氮源的配方肥料。  相似文献   

15.
肥料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水溶肥料,国家的准入门槛很低,大量水溶肥企业涌入市场,导致水溶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除坚持做水溶肥的企业外,很多农药企业也跻身水溶肥生产行业,致使肥料行业陷入了拼指标、拼含量、拼价格、拼销售概念的困局。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日前发布的《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近900亿元,利润近12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1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新型肥料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特点明显,一些大型企业依靠规模、品牌实现效益增长,行业前十大公司已占到市场份额的40%以上。"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继凯表示。"尽管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肥料发展出现新趋势,特别是在传统肥料行情处于低迷期,新型肥料日益受到"追捧",并成为众多企业应对市场困局的"利器"。但是,目前新型肥料由于概念界定边界尚不清晰,导致市场中出现分类混淆、偷换概念等问题。日前,在潍坊举行的新型肥料营销峰会上,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研究员、中国植  相似文献   

18.
正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公布的不合格肥料生产企业共95家,其中有23家企业产品是由于氯含量不符合有关要求以及包装袋标识不明确而被判定为不合格,标识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标签没有明确标注氯的含量。一时间,多年被戴"忌氯"有色眼镜看待的含氯肥料成了业内关注焦点,有关专家认为,其实受市场冷遇的含氯肥料也能成为市场的"宠儿"。"忌氯"究竟"忌"什么?那么,多年被误解的"忌氯"概念究竟"忌"什么?为何引起争议?笔者了解到,含氯肥料在生产、标准、应用等环节存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颁布以及肥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和高效能的肥料利用转换越来越被国家、行业、企业所关注。不仅新型肥料产品和生产技术百家争鸣,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国际市场也成为了我国肥料行业消化过剩产能、引进高效产品和技术的突破口,我国肥料行业的"引进来""走出去"脚步备受国际肥料市场的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大众化肥料的"困顿",使个性化、专业化肥料市场成为有待开拓的重要领域,灌溉肥、水溶肥成为更多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常规肥料、功能性肥料如何切入灌溉农业、拓展市场空间,成为业内人士正在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实现灌溉肥、水溶肥与设施的对接,对于企业来说迫在眉睫。4月28日,中华合作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