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调查佰禾源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掌握其对棉花生育期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基施以及生育期叶面喷施佰禾源生物有机肥在棉花生长后期具有一定优势,能促进棉花结蕾结铃,提高产量,提高纤维整齐度,改善棉花纺纱品质,同时能够相应减少化肥的投入量,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青格达"有机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特开展该肥料的施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有机肥在棉花上施用后,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棉花生长,产量较对照处理增产49.6%。  相似文献   

3.
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主要措施。2002年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在枯萎病团中对北疆棉区棉花推广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枯萎病鉴定。参与鉴定的l0个棉花品种经苗期、蕾期、生长中期及收获期剖秆检查,结果表明:近2年我区自育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抗病育种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团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尤其是黄萎病。从调查结果来看 ,黄萎病发生已经呈现逐年加重趋势 ,给棉花稳产、高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 目前棉花枯、黄萎病实际发生情况全团棉花种植面积 2 1 73.33hm2。枯萎病、黄萎病发生面积 30 0 hm2 ,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1 3.8%,其中黄萎病发生面积 2 86.66hm2 ,零星病田占67.3%,重病田占 31 .1 %,轻病田占 1 .6%,枯萎病发生面积 1 3.33hm2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和消长与品种的抗性、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及生育期等因素密切相关。2 .1 棉花枯萎病发生与气候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威胁性最大的病害,但它并非“不治之症”。我国人民在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指引下和枯、黄萎病作了坚决的斗争,总结出“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老大难问题。其中抗病品种是内因,是根据,起了主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工作,回顾一下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历史。并作一些分析,是有益的。本文想着重回顾和分析棉花抗枯萎病的病地系统选育的效果、原因和进一步应用的问题。一、从我国棉花抗枯萎病育种史来看病地系选的重要性。我国棉区的枯萎病生理小种可能不同于国外的生理小种,所以在国外认为抗病的棉花品种在我国往往表现并不抗病。我国枯、黄萎病问题的解决,是我国人民在毛主席“自力更生”思想指导下自己解决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是"生物有机肥"及"生物饲料"两项专利的发明人,为了更好地将专利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起到示范作用,我们创建了米水河生态农庄,自2015年起,加工生物饲料用于养猪、养鸡,加工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水稻。生态农庄还设有多个示范点,示范点以生物饲料养猪186头、养鸡570只,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35亩、水稻12亩。利用生物饲料养殖畜禽,利用无抗生素、砷制剂、微量元素残留的农家肥加上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7.
枯萎病是棉花的一种危险性病害,早已列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棉花带菌种子是枯萎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从病区调引棉子种植,导致枯萎病迅速扩展,已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保护无病区,预防病害传播,解决良种繁育,推广与种子带菌、传病的矛盾,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经多年的室内及田间试验证明,病株棉子经硫酸脱绒后再用抗菌剂“402”药液温浸,可以作为种子消毒防病与检疫措施。为进一步验证其消毒效果,尽快地将这一措施应用到  相似文献   

8.
几种有机肥对棉花枯萎病菌抑菌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田间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枯萎病菌抑菌性土壤施入不同形式的有机肥后,抑菌性发生了变化。施入马粪后,抑菌性被削弱,枯萎病菌增殖加快,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与导菌土相当,而施入棉子饼及豆饼之后,则抑菌性增强,抑菌效果增加,尖胞镰刀菌萎蔫专化型的增殖受到抑制,而非致病性镰刀菌及产荧光假单胞菌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黄萎病。枯萎病在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残存的病株结铃显著减少,铃重减轻,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和棉农收入;黄萎病病情发展比枯萎病缓慢.很少造成棉株立即枯死.但病株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南疆棉花枯萎病菌对长绒棉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兰  冯宏祖  武刚  杨涛 《棉花学报》2006,18(5):317-318
棉花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世界各产棉国均有发生。南疆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基地,近年来,由于枯萎病严重发生而限制了长绒棉种植。国内外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春天,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工商所接到陈疃镇南鲍疃村几位村民的举报,说有人到他们村打着科技下乡的旗号,推广一种生物有机肥,他们怀疑该化肥可能是假的,请求工商所给他们鉴定。该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标称由"日照市农福乐化肥公司"生产的"生物豆粕活性菌有机肥"进行了检验,该肥标识"氮磷钾总养分≥8%,活性菌≥20%"。当场几位农民在工商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生产过程中,从苗期到吐絮期常遇到不少的病害发生,对棉花的一次播种一次全苗及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其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就是枯萎病。棉花感染枯萎病后,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40%,它是棉农最困惑的问题。枯萎从棉花苗期至吐絮期都可能发生,但以盛蕾期最为显现,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黄萎病.枯萎病在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残存的病株结铃显著减少,铃重减轻,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和棉农收入;黄萎病病情发展比枯萎病缓慢,很少造成棉株立即枯死,但病株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 HansenFor)和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Vd)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运用抗病品种防治枯萎病效果明显。目前,黄萎病缺乏抗原,尚无理想抗病品种,而且药剂防治两病的效果也不理想。近年国内开展了棉花及其它植物抗真菌蛋白的研究,以期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中高海拔山区有机肥不同用量与配比对食粒豌豆常见病害的防控效果,采用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分别研究播种时施用有机肥、苗期浇施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或(和)磷酸二氢铵对食粒豌豆枯萎病、白粉病和褐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施用45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与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组配在中、高海拔点对食粒豌豆枯萎病、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枯萎病最高防效为100%,褐斑病最高防效为48.23%,但有机肥不同用量与配比对白粉病没有防控效果;施用4500~90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与苗期追施2次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组配对食粒豌豆有增产效果,高海拔点最高增幅为25.55%,中海拔点最高增幅为19.71%。综合两地试验结果,施用45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2次全水溶性有机肥作追肥处理具有控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减少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滴灌棉花N、P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陶瑞  李锐  谭亮  褚贵新 《棉花学报》2014,26(4):342-349
施用有机肥是作物增产和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本试验在连续定位施肥的第3年,研究了常规单施化肥(CF)和化肥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不同种类的有机类肥料对棉株干物质质量,产量,氮、磷吸收量,土壤保水性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减化肥配施有机肥各处理的生物量在蕾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增加4.3%~30.0%、16.8%~35.1%和18.5%~38.8%;棉花产量在第3年提高了6.9%~18.5%,其中施用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获得最高产,子棉产量为7578 kg·hm-2。施用有机肥能增加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P0.05)以及田间持水量,生物有机肥对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优于普通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棉花种植之乡。但是,该地区棉花的病虫害也很多。病害,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害虫,如: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以及棉蓟马等。由于新疆的气  相似文献   

18.
<正>据悉,2014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预计比2013年下降8.7%,且由于前期部分棉区遭遇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预计全年棉花产量比2013年有所减少。全国棉花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内地棉花面积下降较多,长江流域棉区约降12.1%,黄河流域约降14.5%,且呈现"棉花大县面积减幅大、种植大户面积减幅大"的特征。据内地棉区农业部门反映,河北棉花春播面积48.2万公顷,同比下降16.4%;江苏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审定棉花品种枯黄萎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5年来新疆审定通过的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审定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较强,近84%的品种鉴定达到抗病标准,仅4%的品种鉴定感病;而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较弱,有28%的品种鉴定抗病,32%的品种鉴定感病.  相似文献   

20.
<正>据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日前测报,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棉花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据分析,棉花病虫主要有棉铃虫、棉盲蝽、棉苗蚜、棉苗病、棉花黄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