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农资产品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用是必然的、首要的要求。其次就是易用,通俗讲就是"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这在现在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经济往往导向过剩经济,农资产品在功能功效上拥有独步天下的优势,很难。而使用方面是否方便简便的用户体验和要求就会上升。二是农资产品在使用方面普遍是有技术要求和规定的,它的技术和知识门槛就为企业在"易不易用"方面提供了一个一较短长的竞争空间。三是从农业劳动的趋势看,农业从业者即使是知识与技术在提高,但减少劳动强度和复杂性仍是符  相似文献   

2.
<正>"用户体验"的ISO 9241-210标准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用户体验是实际应用时用户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效果,除非是试用阶段的用户,对大多数通过量化生产进入市场后产生的用户来说,用户体验的时间包括了使用一个产品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企业在营销中不断革新变化,其中"解决方案"作为营销热词,很值得我们研究分析一番。首先是"解决方案"这个词汇的出现,体现了企业问题导向、成果导向的思维转变。"解决方案"的本质是产品与服务的集成,对农资行业用户而言,它不突出企业自己的某一个产品,而是突出通过一个系列的产品与服务配套,解决农户增产增收的痛点、难点。其次,它是农资企业新的  相似文献   

4.
正受城市消费品中"傻瓜"类产品的启发,我倡导"傻瓜农资"的概念。因为农民用户与高科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长期存在,而农资产品早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农业正经历人员结构的变迁,未来一定要用尽量少的人获尽量多的收成。农业越高科技,产品越需要"傻瓜化"。用"傻瓜"理念指导农资产品,会最大限度适应农民的实际、满足农业的需要。也是农资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产业领域,"傻瓜农资"意味着越与现代高科技联姻,农业所需的农资产品就越操作简单、效果精确。这一点在先进国家已经成为现实。比如美国  相似文献   

5.
<正>"直通车"开进农民地头在农资行业的链条上,农民处于末端,却是农资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经过层层流通环节,农业生产资料到农民手里已经被涨价了。为了创新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触角,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化肥价格,山东省农资公司把做好"农资直供"作为农资经营的切入点,整合经营网络,减少销售环节,强化农化服务,使省公司资金、货源、信息优势与县供销社的销售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与平原、沾化等10多家县(市、区)供销社实施了省县网络对接,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  相似文献   

6.
<正>农资行业营销和其他行业营销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受众明确——最终消费者是农民。随着营销意识越来越强,我们见识过了各行业千奇百怪的营销案例,营销似乎越来越"玄幻"。然而在农资行业,营销的手段和方式相对简单。因为农资营销的根本在于如何服务好农民。做农资营销,需要从"心"出发。  相似文献   

7.
<正>时下,农资价格动荡,很多农户购买农资都是货比三家,抱有"试探"、"打听"的想法。此时,经销商应不必性急,设身处地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要硬性地去推销自己的农资产品,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农民农资的使用情况,让他们谈感受,并对农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  相似文献   

8.
<正>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的体验中有没有"友好"这个说法?显然是有的。为什么要强调突出它?因为在过去的消费体验中,有太多"不友好"的东西了。这个"过去"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旧时代的思想观念和市场行为习惯;一个是新时代的无知与低水平导致的产品和服务缺陷。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18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将迎来20周年华诞。作为沟通农资行业的重要桥梁,20年来,农资协会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与千千万万农资人结下深厚情谊。这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也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改革创新风起云涌的20年。风雨成长路,弹指一挥间,中国农资行业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征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在回望中让我们的前程更加稳健。梳理行业历史,打开个人记忆,用曾经触摸庄稼与泥土的双手记录下农资行业那些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我们曾经的执著与收获。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流通路.农资情——我与农资流通20年"有奖征文大赛专题,希望能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中国农资人与农资流通行业崛起的背影。  相似文献   

10.
王瑶 《新农业》2014,(6):44-48
<正>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农资调查馆"。在上期内容中,瑶瑶为大家全面介绍了"辽康养殖宝"的相关问题,得到了许多从事养殖行业农民朋友的热烈反馈,特别是省内部分产品用户积极参与调查,在12316金农热线的官方微博、微信上展开讨论。大家的热情不仅增强了瑶瑶作为调查员,认真驻守"农资调查馆"的信念,也令尚未使用过相关产品的用户打消了顾虑,瑶瑶在此谢谢广大用户的支持喽……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使我国农资企业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进一步推进"品牌化"建设的步伐,探讨如何在竞争白热化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行业变革中取得长足发展。1月12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泸州老窖集团协办的中国品牌农资大会在四川省泸州市举办。来自农药、农机行业知名专家、农资骨干企业、重点农业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共襄盛会。企业畅谈获奖感受本次会议揭晓了"2012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和"2012中国用户喜爱的农机品牌"的评选结果,其中诺普信农化股份有  相似文献   

12.
正谷雨时节春耕忙,田间地头尽是一派繁忙景象,在一些地方活跃着一支支"医疗队",他们由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公司庄稼医院的"庄稼医生"组成,忙着为冬小麦、大棚蔬菜、瓜果"问诊把脉""开方抓药",深受各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和网站用户体验,是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精神和文化理念的延伸和深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用户体验设计重要性和提高用户体验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农业产业化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得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各种新肥新药的面世,给农民带来的是在产品选择上的纠结和对新农化服务的渴望。特别是在我国土地流转进程中,新农村的农化服务、植保力度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新型庄稼医院"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复苏。湖北农资公司在湖北省供销社的统一部署下,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加快推进湖北供销新型庄稼医院建设,积极探索农化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统一标准,庄稼医院实现特色经营在探索实践中,湖北农资集  相似文献   

15.
正"农民的喜爱是最高的荣誉,丰收是最好的奖赏。"1月12日在四川泸州市举办的中国品牌农资大会上,数十家农药和农机企业获得了由农民投票选出的2012年"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和"中国用户喜爱的农机品牌"荣誉称号。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此次农资行业年度盛会,除了为优秀的农资品牌加冕,还邀请了业内领导、专家深度解读农业和农资行业发展的新政策和新趋势。会议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农资行业发展将迎来更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说新一代的农民叫做"新型农民",那桂林市禾扬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江泉就可以称之为"新型经销商"。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专业对口的何江泉便一头扎进了农资行业,这一做就是15年。这15年,何江泉对农资行业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销商和农民其实都是农作物‘保姆’,经销商只要把作物照顾好,自然能和农民成为朋友。"营销没有捷径尽管专业对口,刚入行的何江泉也并非顺风顺水,变幻莫测的国家政策和鱼龙混杂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资》2012,(3):25
<正>为答谢农民朋友对"根力多"产品的支持和厚爱,威远农资集团特推出"根力多"幸运之星新年大抽奖活动。凡2011年购买"根力多"产品的用户均有机会参与抽奖。具体活动内容及奖项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8.
<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这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在农资经营中,也应该倡导"换位思考"。单就农资经营而言,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换位思考":首先,要将为农户着想放在突出位置。长期以来,农资企业考虑较多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能赚钱、多赚钱"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考虑的则是"买得贵不贵"与"买得值不值"的问题。因此,为农户着想,替农户算算细账,这是追求双方价值共同成长的正确思维。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农资企业能够多介绍一些适销对路的农资产品,减少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费时费力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立起互信与互助的机制,那么受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春耕,农资打假成为农资行业的必答题。在假劣农资"打不断,理还乱"的今天,如何打假让执法部门与农资行业纠结不已。而江苏无锡锡山区用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为农资打假探索出一条新路。今年以来,无锡锡山区破天荒地实现了农资问题"零投诉",农民对农资质量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得益于锡山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此举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购买农资,而且由于采取直销配送的方式,更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前些年,因农资问题引发的纠纷,一直令工商、质监等部门感到头疼,因为接受和处理农民投诉时,往往很难判断经销方与农民到底谁有理。面对这种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尽管各地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但随着农资市场的逐步放开,品种和数量众多的产品投向市场,以及农资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民在使用农资产品时经常由于知识短缺而引起农资纠纷。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出现有关农药、化肥、种子的农资纠纷更让执法者应接不暇、防不胜防。一旦造成事故,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吃亏的到底还是农民,所以,农资纠纷已成为农资市场一个难解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