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病害症状(1)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从草莓茎基部发出的幼嫩匍匐茎近地表处,初现水渍状或红色近圆形小斑点,而后发展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红褐至黑褐色病斑,病斑中间凹陷,其上产生土黄色粘稠物,后期产生黑  相似文献   

2.
正草莓炭疽病对农户来说,并不陌生。此病是草莓育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草莓炭疽病极易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就会降低草莓繁殖能力和草莓苗质量,严重的会造成大量死苗,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介绍,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其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草莓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植株叶片及匍匐茎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后,初始会产生直径3-y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后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秋茬蔬菜多已定植,但高温天气依然较多,增加了苗期管理的难度,茎基腐病是病害防治的重点。茄果类蔬菜定植后,经常发生茎基腐病,表现为茎基部一侧或一周变成褐色、干枯,病部皮层腐烂,造成植株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严重的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后,引起植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茎基病部表面现浅褐色蛛丝状霉或出现灰褐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5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植株,对辐照引起的致死、损伤和生长抑制效应以及新的匍匐茎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30-80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5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植株均有死亡,死亡率在22-88.7%,且各品种的死亡率均有随着剂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的死亡率随剂量变化的具体表现不同;植株叶片均有畸型现象发生;植株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植株高度和植株冠径的变化因品种和辐照剂量而异;匍匐茎发生率和匍匐茎数量显著下降。不同草莓品种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章姬”最敏感,“宝交早生”、“春旭”、“圣星”次之,“硕丰”最不敏感。章姬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30Gy和50Gy之间,宝交早生、春旭和圣星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50Gy和80Gy之间,而硕丰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80Gy以上。  相似文献   

5.
雾培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动态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对雾培条件下二倍体马铃薯C×E群体的株高、匍匐茎长、根长、一级匍匐茎数、微型薯数的生长动态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群体上述5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超亲分离;移栽后40天内是根系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移栽后50~70天是株高增长的主要时期;移栽后30~50天是匍匐茎发生的高峰期,一级匍匐茎数在移栽后60天达到最大值;匍匐茎的伸长主要是在移栽后40~50天,同时此时块茎开始膨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型薯数与匍匐茎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匍匐茎长、一级匍匐茎数是筛选雾培优良基因型植株的2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动态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对雾培条件下二倍体马铃薯C×E群体的株高、匍匐茎长、根长、一级匍匐茎数、微型薯数的生长动态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群体上述5 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超亲分离;移栽后40 天内是根系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移栽后50~70 天是株高增长的主要时期;移栽后30~50 天是匍匐茎发生的高峰期,一级匍匐茎数在移栽后60 天达到最大值;匍匐茎的伸长主要是在移栽后40~50 天,同时此时块茎开始膨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型薯数与匍匐茎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匍匐茎长、一级匍匐茎数是筛选雾培优良基因型植株的2 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小麦冠腐病在河北省东南部的邯郸、邢台、石家庄、沧州、衡水普遍发生,个别地块严重发生,局部枯白穗率达到20%~50%,对产量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指导农民朋友及时防治。一、症状表现冠腐病病菌在小麦整个生长季均可侵染植株。最初通过与田间病残体或感病杂草接触,引起小麦根茎基部变褐腐烂,生长季中病原菌可沿植株向上扩展,在小麦抽穗-灌浆期,茎秆基部呈暗  相似文献   

8.
戴林建  陈武  周田  钟军 《作物杂志》2018,34(1):66-107
首先在接种有不同浓度黑胫病菌发酵液活性组分的选择培养基上,获得高钾烤烟GK2的花药培养苗,并采用离体叶片法对这些花药培养苗进行黑胫病抗性鉴定,结果花药培养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然后选其中6株抗性较高且农艺性状与GK2相近的单株,经秋水仙素加倍后收获种子,在黑胫病病圃及大田条件下于2016年对其R-1代、2017年对3个抗病性表现较好的R-2代植株进行黑胫病抗性及农艺性状测试,2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在染色体加倍以后,所选植株的后代在基因型上已完全纯合,黑胫病抗性较GK2有较大提高且均可稳定遗传,是不同于原GK2的烤烟新品系,在生产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合欢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通常栽植于庭院中,也可作行道树栽植,适生栽植的地域广泛。近些年来,其枯萎病的发生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合欢植株的观赏价值。危害症状种子带菌,发芽后感病会使芽变褐、腐烂;幼苗期发病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发黄,以后少数叶片开始枯萎,最后扩展至全株,此时根及茎基部已经软腐,植株枯死;成年大树被病  相似文献   

10.
<正>茄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连年重茬种植,会出现茄子定植后大面积根腐死秧现象,发病率可达4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土壤黏重,发病重。一般在茄子定植后开始发病。1.发病症状病菌初期侵染茄子主根或茎基部,水渍状斑,然后病斑转为褐色,后又变为黑褐色。这时地面上植株还正常,随着茎或根部病斑不断扩大,当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的组织溃烂露出木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疫病该病发生在8~10月,主要为害整个植株,黑褐色的病斑首先出现在植株的基部,呈水渍状。造成根系坏死,引起植株顶枯,叶片变黄脱落、枯萎。严重时病斑连成片,整个植株像被开水烫过一样,随后叶片皱缩、干枯。在防治上,应加强水分管理,控制荫棚内湿度;在梅雨季节要拉开荫棚周围遮阳网,进行通风换气降湿,减少病害发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种子科技》2008,26(2):20-21
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条纹矮缩病,俗称“万年青玉米”、“生姜玉米”,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带病毒的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使玉米植株感病。从玉米苗期到抽雄期均可发生,但苗期最易感病。种子本身不带病,不传毒。因此,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种子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13.
防治病虫     
1.广西戚林问:吉庆果的果实上生有黑斑块,是病害吗?如何防治? 答:吉庆果的果实上生有黑斑块,边缘有时腐烂,应为冬珊瑚黑斑病或称黑痂病,此病多发生在夏秋间,冬春发病很可能是属病斑较轻,暖冬造成表现轻迟,北京地区多为温室或室内养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均将导致发病。被害植株当年生植株抗病性强,发病率低,两年以上植株则发病率高。我  相似文献   

14.
<正>癌肿病是一种生产上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广泛分布在高海拔冷凉多雨地区。感病块茎品质变劣,无法食用,连猪也不吃,完全失去利用价值。而且块茎感病后易于腐烂。主要为害植株地下部分,薯块和匍匐茎上发生普遍。一般损失30%~40%,重病地块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病重时,也可发展到地上茎,但茎叶发病较少。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偏酸性的地块易于发病。马铃薯品种间有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柑橘衰退病是广泛分布于各柑橘产地的世界性柑橘病毒病害,对整个柑橘产业已经形成严重威胁。自1963年起此病在国内陆续被鉴定出来,但由于我国柑橘栽培中很少用感病品种酸橙等作砧木,因而植株虽带病而无明显症状。而近年来随着柚类棵树的发展,柑橘衰退病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茎陷点株系引起的矮化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有农户反映番茄田间出现叶片萎蔫的现象,经检查,植株根系和茎基部均没有异常,但从萎蔫叶片基部劈下,发现茎秆内部已经变褐,再仔细观察,发现萎蔫叶片基部有打杈留下的伤口。结合附近茎秆表面有气生根生出等症状,笔者分析番茄应该是发生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打杈留下的伤口正是病菌侵入的地方,该田块病害尚处于侵染初期。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属细菌性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菌核病多发生在7月到成熟前,发病的症状是茎基部首先出现湿润状绿色病斑,很快扩大,然后在病斑处长出绵毛状菌丝体,表皮破裂成麻状,茎秆内及表面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此病特别在阴雨多湿、植株种植过密或连作情况下发病更重。第二年在适宜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部分农户正准备秋种番茄,但近年番茄各病害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8~10月种植的番茄,三大病害(茎基腐病、苗期疫病、青枯病)发生更为严重。发生症状茎基腐病植株茎基部形成不规则褐色凹陷病斑,病部表面产生蛛丝状菌丝,后期有时可形成黑色大小不等的颗粒状菌核。随着病害发展叶片变黄,植株枝叶由下向上逐渐萎蔫枯死。苗期疫病此病多在植株幼嫩期发生,生长后期可为害果实。根、茎部受害初期病部呈暗绿色,水渍坏死,很快  相似文献   

19.
正苦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等,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苦瓜根和根颈部,引起茎叶枯萎,最后导致植株枯死(图1)。发病症状幼苗期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萎蔫状,叶色变黄、叶脉黄化,子叶萎蔫下垂,根茎基部变褐缢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胚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成株期发病:植株藤蔓生长缓慢、衰弱或矮化,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叶片  相似文献   

20.
一种魔芋新虫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魔芋叶柄基部被咬食进而导致整个植株感病的原因,以期揭示魔芋虫害与病害的内在关系,为大田魔芋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人工喂养试验进行证实。田间调查结果发现,在安康、汉中、宝鸡等地均发现鼠妇咬食魔芋叶柄基部进而导致魔芋感病的现象,且多发生在潮湿荫蔽的地块;室内试验表明,鼠妇主要咬食魔芋叶柄基部和叶片。此外,鼠妇对魔芋器官的咬食程度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鼠妇是一种魔芋新"害虫",也是魔芋病害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