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种群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生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丽辉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46-5147,5149
通过对星星草独立分蘖丛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开花期与籽实成熟期星星草分蘖丛构件的数量特征及其与无性系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星星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其营养蘖数与生殖蘖数在籽实成熟期高于开花期。星星草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与丛径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均在0.01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松嫩平原返青期2种碱茅种群构件的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朝鲜碱茅和星星草独立分蘖丛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返青期松嫩平原碱化草甸2种丛生型禾草种群营养繁殖体冬眠构件的数量特征及其与无性系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返青期,朝鲜碱茅的分蘖丛大小和分蘖株数量均高于星星草,其平均丛径和总分蘖数分别为星星草的2.78和3.76倍。2种群均呈以冬性植株为主的种群结构特征,冬性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4.7%和69.5%。2种群主要以冬性苗形式越冬,平均越冬率分别为73.1%和100%,同时以不定芽越冬。2种碱茅种群的冬、春性植株和总分蘖数均随其丛径的增加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正相关(p<0.01)。随着2种群无性系丛径的增大,2无性系种群的冬、春性植株数和总分蘖数分别以1.303 90、.965 91、.171 7和0.408 50、.505 70、.367 2的指数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从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小花碱茅无性系构件的结构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开花期小花碱茅无性系构件由营养株和生殖株组成,其中火烧样地的生殖株数量平均值为打草样地的1.36倍;但打草样地的营养株数量、营养株生物量平均值大于火烧样地,分别为火烧样地的1.61、2.44倍.在小花碱茅无性系构件的关系中,生殖株的数量和生物量均随着丛径的增大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的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结构以及生殖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建植密度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9月末停止生长期,经过2个生长季的营养繁殖,在第二个生长季末,不同建植方式的种群生殖株、营养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RAⅠ(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RAⅡ(花序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RAⅢ(成熟饱满子粒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和生物量均随密度升高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高密度相比,低密度肥披碱草种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生殖分蘖株、花序和成熟饱满子粒等有性生殖构件。同为密度45株·m-2,分蘖苗建植的种群生殖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RAⅠ、RAⅡ、RAⅢ均高于实生苗建植的种群(P0.05);而营养分蘖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皆小于实生苗建植的肥披碱草种群(P0.05);两种建植方式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构件中,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数量和生物量皆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数量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生物量以生殖株所占比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范亚军  张丽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55-8557
[目的]为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和无性系水平,对2种生境的星星草营养株数和生殖株数与丛径、总分蘖株数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保护地星星草生殖株数所占比例是割草地的2倍,反映出保护地有利于星星草的生殖生长。保护地星星草的营养株数占总分蘖株数的比例是割草地的0.69倍。无论是保护地还是割草地,星星草无性系的营养株数均随着丛径的增加而增大,割草地的增加速率比保护地大。星星草营养株数和生殖株数与丛径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割草有利于星星草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彝良县海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水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生物量与胸径、株高及胸径平方与株高乘积的关系密切.2)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各构件单位含水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升后降,无性系种群分株含水率1,2,3年生水竹均高于4,5年生水竹.3)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各构件单位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秆,鞭,枝,蔸,根,叶;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在不同年龄由大到小依次为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其中以1年生水竹最大,5年生最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从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长白山区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的结构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籽实乳熟期,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是由营养枝和生殖枝组成,其中以生殖枝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66%和91%.在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的关系中,生殖枝个数、生殖枝秆重、生殖枝重均随着丛径、丛面积的增加呈冪函数异速生长(r2 =0.471 9 ~0.635 6);穗重随着生殖枝个数增加也呈冪函数异速生长(r2=0.7542),生殖枝秆重、生殖枝重均与生殖枝个数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为0.825 7、0.827 3).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54-5955
[目的]对松嫩平原割草地的硬质早熟禾冬眠构件结构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的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结果]在生长季末期,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苗和冬眠芽组成,其中冬眠苗为61.60±31.14个,平均占92.19%,冬眠芽为5.37±5.10个,占7.81%。从相对数量指标变异系数来看,以冬眠芽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94.97%,丛径最小,为40%;在冬眠构件的结构中,以冬眠苗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0.55%。[结论]割草有利于星星草种群和无性系冬眠构件的形成,尤其有利于冬眠苗的形成。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中冬眠苗数和冬眠芽数均与丛径和总蘖数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来适应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水分异质性,这种调节最终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物量及个体生长量增大,种群发育进程和个体大小分化加速,而克隆子株密度以及种群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可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其不同高度级的个体数量分布符合直线模型。据此,木本植物克隆可塑性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种群数和结构改变的假设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朝鲜淫羊藿种群无性系构型及其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白山不同生境中朝鲜淫羊藿种群无性系构型、根茎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种群以稀疏游击型模式扩展,根茎合轴分枝,分枝少,分枝角度不规则。根茎着生次序分级明显,故按根茎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根茎颜色将其划分为12个龄级。种群根茎数量、长度及生物量在蒙古栎林、胡桃楸林和杂木林下均表现出增长型年龄结构,蒙古栎林下环境最适合朝鲜淫羊藿的更新。1龄根茎的数量和物质贮量对翌年地上茎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无性系种群的更新与扩张具有重要的生物生态学意义。根茎年龄、养分贮量、地被物的厚度、降雨量等综合因素是影响根茎萌发和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江河源区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放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增加,各月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减小趋势;地上现存量的峰值降低,峰值出现的日期也提前,对照是80 d(从实验开始计),极轻度~重度放牧依次为70、665、7和38 d;披碱草的地上现存量和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和星星草的地上现存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且它们的百分比组成呈上升趋势;星星草地上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轻度(5.26头/hm2)和中度(8.0头/hm2)之间,而杂类草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放牧附近(8.07头/hm2),这说明江河源区混播人工草地的适宜放牧率是中度放牧,适宜牧草利用率是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常与本地莲子草 A. sessilis同域分布且占据生态优势。本文探讨克隆整合与空心莲子草强竞争力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同质园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先端与基端匍匐茎的连接处进行保持连接(克隆整合)与剪断处理(无克隆整合),分别测量不同克隆整合处理下2种植物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光合性能及生物量分配情况,比较2种植物克隆整合能力的大小。结果 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茎长、基端分株的叶片数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叶片数及茎长显著增加,细根数、总根数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光补偿点、气孔导度等)也显著提高;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粗(细)根数及总根数也显著增加。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或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莲子草。结论 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克隆整合中受益,但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要显著强于本地莲子草,能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挤占莲子草的空间生态位,从而形成自然生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选择绥化地区现存羊草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围栏内外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论围栏内外,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0~15 cm 高于15~30 cm ,围栏内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围栏外;真菌和细菌无论在围栏外还是围栏内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分布规律相似,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的分布在围栏内外稍有不同,在围栏内: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在围栏外: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围栏内外三类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放线菌数量最大,真菌次之,细菌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