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危害呈上升趋势,成为早期落叶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害。危害严重时,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造成苹果二次发芽,甚至二次开花。 1 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红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呈畸形。为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上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  相似文献   

2.
赵玲 《河北果树》2014,(5):45-46
<正>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苹果褐纹病、轮斑病,可造成大量落叶,发生时间早,危害时间长。1症状主要危害嫩叶、果实和枝条。1)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圆形斑点,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边缘清晰。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病斑,叶片枯焦脱落。2)果实受害后,在果面上产生直径2~3 mm褐色斑点,斑点周围出现红色晕圈。3)枝条受害后,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2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为苹果链格孢强毒株系,病菌在病枝、病叶上越冬。次年苹果展叶后,病菌产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成5mm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成畸形。危害  相似文献   

4.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和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1年有2  相似文献   

5.
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一年有2个发病高峰期。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份。主要  相似文献   

6.
张丽 《果农之友》2011,(8):46-47
苹果斑点落叶病有称苹果褐纹病,苹果轮斑病,危害可造成苹果大量落叶。1识别主要危害嫩叶,也危害果实和枝条。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边缘清晰。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叶片枯焦,脱落。果实受害  相似文献   

7.
1 病原及侵染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以菌丝体在被害叶、枝条或芽鳞上越冬,次年4~6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从叶的皮孔或直接从表皮侵染危害。苹果斑点落叶病全年有2次侵染高峰,第1次是春梢开始生长期,第2次是秋梢开始生长期。  相似文献   

8.
苹果褐斑病菌为盘二孢属苹果盘二孢,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叶片感病,田间会出现圆形(又称轮纹型)、针芒状、羽纹状及大型不规则混合型病斑4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其中针芒状占60%以上。病斑褐色或紫褐色,边缘不明显。感病叶片变黄,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病斑上生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发生多时,病斑汇合,叶片早落。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盘在叶片上越冬,4~5月份遇到适宜降雨即可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传播,成为初次侵染源。病菌潜伏期1~2周,再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再次侵染,7~8月份为发病盛期。1)发生原因。①多雨、持续高湿气候是苹果褐…  相似文献   

9.
斑点落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果树叶片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主要危害幼嫩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1年生枝,尤以嫩叶敏感,一般叶片上具有3—5个病斑时即可引起病叶脱落。叶片受害初期形成2—3mm的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6-10mm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10.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强毒菌株侵染而造成的新病害,除为害叶片外,尚能为害枝条和果实。 一、发生规律 该病以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当苹果展叶后,遇雨或叶面结露时,分生孢子便可萌发侵入,该病潜育期极短,一般只  相似文献   

11.
苹果斑点落叶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7—8月新梢叶片大量染病后,提早落叶,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90%以上。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展叶后20天内的嫩叶,也可危害一年生枝条及各期果实。发病初期为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具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叶正面反面均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幼叶生长受阻,致使叶片变形干枯,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产量,果农常使用代森锰锌,大生-M防治,很容易使果树产生抗药性。为此,  相似文献   

12.
梁金霞 《中国果菜》2012,(10):25-25
一、发生规律苹果早期落叶病包括褐斑病、斑点病、轮斑病及灰斑病等,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块)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天4~5月份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地面的叶片上进行初侵染,多次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也可以通过伤口直接侵入,以后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除侵染叶片外,还危害枝条、嫩梢、果实。病害多在6月末7月初开始发生,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落果,果实不能成熟,严重影响果品产量、质量,同时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苹果早期落叶病识别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包括褐斑病、灰斑病、轮斑病、圆斑病、斑点病,它们都是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被害的叶、枝、果等部位越冬,第2年随风雨传播,降雨早、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病害严重时,造成提早落叶,落果,果实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产量,如果连续数年受害,常会导致树势衰弱,缩短果树寿命。  相似文献   

14.
苹果斑点落叶病既侵染叶片,也侵染果实,发病时间早,速度快,侵染指数高,严重地危害苹果生产。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主要有感病落叶、冠内徒长枝形成的病斑。春天转暖以后,随着芽的萌发,发病的分生孢子器开始活动,展叶后开始飞散分生孢子。谢花坐果后,5月下旬新叶初发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并很快形成分生孢子器,飞散传播分生孢子,6月底7月上旬大量落叶,7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冠内徒长枝的幼嫩部分和果实等。  相似文献   

15.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taf.sp.mali)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辽西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为害较重,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许多苹果园病叶率在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005年我们用8种杀菌剂分别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  相似文献   

16.
1主要病害 1.1葡萄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被害后,初生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潮湿时,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嫩梢受害后,形成水渍状斑点,后变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潮湿时病斑也产生白色霜霉。病重时新梢扭曲,生长停止,甚至枯死。卷须、穗轴、叶柄有时也被害,其症状与嫩梢相似。幼果被害后,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缩脱落;果粒半大时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软腐早落;果实着色后不再被侵染。2)发生规律。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叶残留于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17.
1症状 此病可危害叶片、花朵、幼果和嫩枝,引起叶腐、花腐、果腐和枝腐。1)叶腐。展叶后2-3d,在叶片尖端、边缘或叶脉两侧发生圆形、湿润状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继而沿叶脉向叶柄蔓延,直达病叶基部,病叶凋萎下垂,潮湿时在病部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8.
1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既侵染叶片,也侵染果实。越冬场所主要是落叶及徒长枝上的病斑。春天转暖后,随着芽的萌发,分生孢子开始活动,展叶后开始飞散。5月下旬新叶初发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6月底至7月上旬大量落叶,7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冠内徒长枝的幼嫩部分和果实等,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斑急剧增加,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染果实、徒长枝和嫩叶,9月底基本停止侵染。2防治方法2.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充足,树体健壮则树体抗病力强。2.2清扫落叶每年秋末冬初清扫落叶,结合施肥埋入地下。2.3剪除徒长枝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徒长枝中部…  相似文献   

19.
1病原及侵染源苹果斑点落叶病为轮斑病的强毒株系,系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叶、枝条上越冬,翌年4~6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危害.1年中有2次侵染高峰,分别在春、秋梢开始生长期,以第2次发生较重,造成叶片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20.
1病虫越冬方式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危害果树的各种病虫也以不同形式进行越冬休眠。病菌的越冬形态一般是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害虫则以卵、成虫、幼虫或蛹进行越冬。病虫潜伏场所一般为果树的皮缝、伤疤、枝杈、芽鳞、落叶、落果、树上僵果、杂草、土石裂缝或土层中。其具体越冬形态和场所见表1、表2。表1果树主要病菌越冬方式病菌越冬形态越冬场所早期落叶病菌丝体被害叶片和枝条上斑点落叶病菌丝体被害叶片和枝条上轮纹病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被害枝病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