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坡耕地白浆土上开展白地膜种植玉米、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的比较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结果表明,白地膜种植玉米较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分别增产118.5、2 712.0 kg/hm~2,分别增值151.68、1 554.12元/hm~2,白地膜种植玉米、黑地膜种植玉米均较祼地种植玉米生育期提前6 d,白地膜种植玉米较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收获穗分别多360、885穗/hm~2。表明白地膜种植玉米对提高保苗率、促进各生育期提前作用显著,在桦甸坡耕地应用白地膜种植玉米是玉米高产稳产优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宝坻山药种植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宝坻山药进行高畦种植、平畦种植、低畦种植(对照)和打沟种植4种种植方式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打沟种植宝坻山药虽然块茎产品最长,产量较高,但由于产品畸形率较高,不适宜在该地区使用;相对于高畦种植宝坻山药来说,平畦种植和低畦种植的山药块茎产量较低、品质较差,不适宜使用;高畦种植是比较适宜的宝坻山药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3.
枚德新 《农学学报》2017,7(8):71-76
为研究极简种植发展必要性及前景,笔者综述了极简种植的概念、起源、发展,研究极简种植在种植形式、种植品种、种植色彩3 个方面的特色。指出采用极简种植在景观风格、景观主题、生态格局、施工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设计师应在吸收国外优秀经验前提下,通过发展极简种植打破目前种植设计雷同风格,提升园林种植的美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生态种植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四川成都府南河上游地区安龙村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生态种植与常规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细菌含量外,生态种植的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及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常规种植,生态种植改善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种植土壤中重金属Cr、Pb、Hg和As含量均低于常规种植,Cd含量相差不大,生态种植带入的重金属较少;生态种植土壤中总氮、总磷、有效氮及有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种植,但总钾和有效磷的含量低于常规种植,这与两种种植方式下农业投入品不同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生态种植能一定程度提升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有效减少种植带入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5.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青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收获四季作物,既保证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又提高了种植效益。现从种植环境、茬口安排、春马铃薯种植及春玉米连套种、秋玉米种植、青菜种植等方面,对该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种类,在玉米种植当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优化玉米种植的土壤环境,缩小玉米种植的时间,从而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同时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会对水资源利用率、土壤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良,从而促进玉米种植的发展,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半干旱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采用露地平种垄作、起垄地膜覆盖2种种植方式和4.5万、6.0万、7.5万株/hm2 3种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旨在探索半干旱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最优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改露地平种垄为起垄地膜覆盖种植和加大种植密度,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大田生产中,选择起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和6.0万株/hm2种植密度进行组合生产。  相似文献   

8.
研究露地、覆膜和大棚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红花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的产量、株高、分枝数、种子产量等均有影响。露地种植、覆膜种植、大棚种植的红花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露地种植与覆膜种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云南昆明地区覆膜种植的红花表现的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盈江县坝区水田甘蔗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的种植投入成本、下种量、活芽率、出苗率、有效茎数情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机械化种植成本明显低于人工种植,下种量与人工种植相当,平均单产明显高于人工种植。甘蔗机械化种植在盈江坝区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种植模式,适合大力推广应用,推广中应注意在适应区与次适应区土壤类别、种植时间上对覆土厚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玉米种植方式方法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玉米种植现状、玉米种植计划、玉米效率仍有待改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方法,全面提高玉米种植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叶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需要,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并从种植环境、种植选种、种植培育、种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无公害茶叶品质与产量,促进茶叶种植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直接影响,掌握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种植产量与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做保障。本文以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大豆种植技术分析、大豆种植技术要点分析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依据,从窄行密植技术、垄体分层种植技术、大豆种植密度、栽培管理、包衣技术、农业防治方式、化学防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大豆种植技术高效发展,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1、大棚黄瓜种植现状与露天种植不同,大棚黄瓜种植对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要求较高。然而,在我国众多大棚黄瓜种植地区,种植户对种植技术掌握不熟练,田间管理仍然以为经验为主,大棚种植的优势难以发挥。大棚种植技术需要耗费较多成本与时间,且大棚环境不仅适宜黄瓜成长,也适宜病虫杂草成长,因缺乏种植技术,为降低成本损失,提高大棚黄瓜种植经济效益,种植户依靠大量药物防治病虫、杂草,依靠药物催生黄瓜,提高产量。最终,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园林绿化施工为对象,分别从种植材料的选择、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与土球直径、种植前修剪、栽植及苗木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探讨反季节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种植特点及其在广西省的推广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大球盖菇的种植现状、生长条件、种植方式、种植效益和种植特点,综合大球盖菇种植优势及广西农业种植特点,对大球盖菇在广西推广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宣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种植试验示范、深入研究、开发大球盖菇营养药用价值,积极探索其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形成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等措施,以期为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项朝阳  孙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76-181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加人种植习惯这一新的变量,构建了农户安全蔬菜种植意愿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26家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种植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种植习惯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种植态度在主观规范和种植习惯与种植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不断优化农户种植习惯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提高农户安全蔬菜种植意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经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开始发展机械化种植,使得小麦种植面积、规模显著提高。同时,小麦在各个生长阶段都存在病虫害隐患,做好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由于青海地区环境复杂、种植技术落后,需要推广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推动小麦种植产业快速发展。1小麦种植技术当进行小麦种植前,应对种植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分析影响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因素,进而正确采用种植规划。青海省  相似文献   

1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加入种植习惯这一新的变量,构建了农户安全蔬菜种植意愿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26 家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种植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种植习惯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种植态度在主观规范和种植习惯与种植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不断优化农户种植习惯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提高农户安全蔬菜种植意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阎同生  阎晓萍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5-3586
中药材种植是河北省安国市的特色产业,近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中药材种植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药材种植的信息不灵、盲目性种植、技术人员缺乏、质量降低等.在分析安国市药材种植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是我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18万亩左右。由于近年来小麦的种植技术不断革新,我县小麦的产量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种植技术落后的地区,因此有必要推广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提高整体的种植水平。1、小麦种植技术1.1选种技术选种是小麦种植的第一步,种子的选择需要根据种植环境,综合考虑种植的温度、湿度、气候、土壤等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纯度良好、具有一定的抗病性质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