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8,(3):74-75
陕西安康读者李先生问:盆景树桩成活后何时开始定枝较为适宜?怎样对栽活的树桩进行定枝? 答:山野挖取的盆景树桩栽植成活后,一般发枝较杂乱且数量较多。虽然最后定枝保留的枝梢较少,极大部分都均被疏剪去除。但是,在发枝的最初阶段应让其疯长旺发。其目的是使该树桩有一个恢复生长的过程,尽可能使其枝叶旺发,  相似文献   

2.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冯军 《花卉》2009,(11):31-31
春天是盆景爱好者最繁忙的季节。新头树桩要抓紧在春季栽种,保证成活。  相似文献   

4.
山松的修枝     
叶健 《花卉》2010,(7):30-30
山松的修枝,一是不能剪光(指枝叶),因此它不能用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艺术手法处理(全树摘叶)。一是不能不修枝,长时间小修权就会脱变(松鳞形成,枝条老化)。三是山松盆景的艺术保形主要依靠修枝来维持,搞不好,就会逐渐走向反祖(回复到原来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人侍弄盆景已二十多年了,起初养的都是杂木树桩,如雀梅、朴树、赤楠、黄杨、白花横木等。2006年,我在广东看了郑永泰、韩学年、彭盛材、何焯光等的山松作品,非常震惊,于是也开始玩弄山松贫景,  相似文献   

6.
剑桥 《花木盆景》2000,(9):22-22
在树桩盆景的各种形式中,凡是用两株以上树桩合栽在一起的盆景,可统称为组合盆景。单株栽植的盆景往往注重于树桩姿态的塑造,以树干的虬曲与姿态的奇特求得理想艺术效果。而组合树桩盆景的制作,则需要注意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各个个体成为一个整体,以取得和谐的整体艺术效果,因此,必须研究树桩组合的艺术构图规律。  相似文献   

7.
松,历来被认为是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象征。广西梧州人热衷于山松盆景,不少优秀作品为粤、港、澳盆景界人士所喜爱,有的远销东南亚。遗憾的是,山松附石盆景尚属少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山松的根没有榕、福建茶、朴等树那样发达,附石难度大,成活率不高。笔认为,山松附石虽有“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8.
山松盆景取材,人多数选取生长在干旱贫瘠山岗上那些皮鳞苍老、桩基曲折劲奇的山松,大自然造就了它的天然美。但是,由于这些山松生长在干旱的恶劣环境,枝、干高瘦,这又是作为山松盆景桩材的大缺陷。自然环境赐与这些素材.这就需要我们面对桩材的缺陷部分,把改造缺陷作为今后造型的重点。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9.
深受人们喜爱的微型盆景与其他盆景一样是一种有生命的、综合性很强的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及赏石等于一体的艺术品。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济南地区微型盆景以微型树桩盆景为主,独具个性,这是因为它运用了一种较理想的技法,所培养出的微型树桩盆景与常规的树桩盆景一样,形态自然清新,造型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1.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0,(3):12-13
如何防止树桩盆景土壤板结?答:树桩盆景的土壤,因经常浇水及大雨冲灌,或施用化肥过多,容易板结不透气,从而影响到树桩的正常健康生长,导致枝弱、细叶枯黄、不能开花结果,甚至因盆土透气性太差而使根系完全腐烂,造成养护失败。所以要想养好树桩盆景,必须调理好盆土。让它既疏松透气不板结,又能保肥保水。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松树雄壮、挺拔、常青的风姿和它坚毅、刚强的生命气质,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崇尚,也是盆景界常用的传统树种。江、浙、沪的松树盆景历两三代人培育,已相当成熟。在岭南盆景未成为系统流派时,香(九里香)、榆、松、柏一直为常用树种,山松(岭南地区习惯称马尾松)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热捧,有可能发展成为近代岭南盆景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两广人习惯把马尾松称作山松,山松皮鳞丰厚,枝干苍劲有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山松针叶油光闪闪,四季常青,寓意龙马精神、健康长寿,因而山松历来倍受两广人士喜爱。我喜欢盆景,对山松盆景尤其情有独钟。然而在自然界中适宜制作盆景的山松实在太少,好桩材在市场上很少见。许多人认为山松盆景栽种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山松盆景造型讲究“力度”,“力度”含义有二:一为道行、功力、表现力、深度。二为力量、能量、爆发力。概括说,就是一内一外。内在的表现为道行、功力,是盆景制作的共性,是艺术修养的基本要求。现所述的,是在山松盆景制作上,如何体现出它的力量、能量、爆发力等有关方面“力度”的问题。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重点大多集中在表现山松的“气质”和“力度”上,其手法也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15.
江涛  德勇 《现代园艺》2000,(4):38-38
银杏是中国盆景中常用的树种 ,给人以虬劲典雅之感 ,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被誉为“有生命的艺雕”。依照人们不同的欣赏要求 ,主要有种实盆景、观叶盆景和树桩盆景几种类型。现就银杏盆景的养成技术和管理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1 树桩的制作选用大型的泥盆、紫砂盆或瓷盆 ,底部填入碎砖或石砾 ,装入培养土。培养土用 6份壤土、2份粗砂和 2份腐叶土混合配制而成。然后将树桩的长根和粗根疏剪整理 ,在 2~ 3月份定植在盆中。树桩可以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获得 ,也可以用形态多样的根蘖苗培育而成。2 银杏盆景的造型根据对银杏盆景…  相似文献   

16.
肖芳锐 《花木盆景》2000,(12):27-27
树桩盆景多用浅盆栽植,盆面比较空旷,若在其上放置相宜的人物或乌兽、山石等摆件,可使盆内景观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7.
汪彝鼎 《花木盆景》2006,(12):54-55
101.怎样的形态特征称“附石式”山水盆景? 答:附石式在树桩、山水中全可引用,石的比重大可纳为山水盆景之中,如果树桩比重大时归为树桩盆景中。制作附石式山水盆景方法:挑选形态好、质地好、体态适中山石作“盆”,寻找相匹配的树桩。  相似文献   

18.
山松树木,高瘦挺拔,刚直不阿,满山遍野,到处可见,为建筑佳材。盆景爱好者打破常规造型,寻找奇、特、怪的素材,以求创新。岭南盆景艺术的“高瘦”流派(以素仁为代表),在山松盆景艺术创作中,有它不可磨灭的地位。任何流派的艺术造型,其精华不在形式而在内涵,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偷生根就是盆景上盆后从盆底透水孔中生出并长于地面土中的新生根。树桩盆景从上盆到成型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只有过渡枝和主干相协调、过渡自然的树型才算是成熟的盆景,也只有过渡枝和主干自然协调的树型才能体现盆景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盆景所用素材大多来源于山采,从种子或小苗开始培养的盆景素材(本文称“自培素材”)在全行业所占的比重不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盆景制作和经营者,没有对自培素材和山采树桩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造成的。本文试图对自培素材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