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卉》2020,(12)
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二氧化碳含量飙升,全球变暖,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地球生态环境的碳库之称。森林碳汇能力是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氧气的能力,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产出氧气的效率。本文对森林经营管理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几点有助于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措施,旨在为构建更良好的地球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浙江食用菌》2014,(3):166-166
蘑菇是不少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由于蘑菇(蕈菌)化石特别罕有,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蘑菇化石距今1亿年左右。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发现了两个距今1.25亿年的巨须隐翅虫化石,由于它们只吃蘑菇,专家据此推断,早在1.25亿年前就已经有了蘑菇。这可能把蘑菇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500万年。该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著名昆虫学杂志Systematic Entomology上。  相似文献   

3.
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条件,没有空气,植物就会死亡。影响植物生长及发育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浓度的增减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产量。如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足常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氧气也是植物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朱朝晖 《现代园艺》2006,(10):30-30
一般新装修房屋中,家具、家电和建材中的化学物质会不断缓慢地分解释放甲醛、硫化氢、三氯乙烯、氟化氢、苯及苯酚等有害气体。而在室内摆些花草能吸收烟灰、粉尘、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具有净化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的良好效果,尤其是绿叶观赏植物。现根据各类花草净化室内空气的能力强弱,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邱泉 《广西园艺》2007,18(5):48-49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和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污染气体。要解决气候变迁问题,当务之急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除减少工业生产过程及燃烧的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外,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一项积极策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效果的大自然机制,是联合国1997年在日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认可的温室气体减量手段,因此,大规模进行绿化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气调保鲜库及配套设备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气调保鲜贮藏方法介绍 气调保鲜贮藏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最先进的一种保鲜技术。果蔬在采摘前后都是活的有机体,其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作用。果蔬采后的有氧呼吸特点是分解贮藏在果蔬组织细胞中的糖、果酸等碳水化合物,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一些芳香族化合物,这一过程中,将消耗果实机体,呼吸作用越强,消耗越快,完熟期来得越早,贮藏时间越短。 气体成分: 氧气:贮藏空间气体中氧含量多,呼吸强度大,反之则少。 二氧化碳:贮藏空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高有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7.
李萍 《花卉》2019,(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出现了大量的增加,让地球生态环境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基于此,森林经营管理可以有效的调节温室气候,对此,本文通过森林经营管理在森林碳汇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了对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韦强 《食用菌》2011,33(2):43-43
在种植西红柿的目光温室内问作平菇,西红柿的密集枝叶为平菇提供良好的遮阳环境,叶面蒸腾作用使棚内保持稳定的湿润状态,有利于平菇的生长。同时,平菇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西红柿进行光合作用,而西红柿光合作用又为平菇生长补充新鲜的氧气,使日光温室内部形成气体内循环,营造了双赢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
沼气作为一种环境气体,可调节气体比例,在密闭条件下,利用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造成低氧状态,一方面,有效抑制柑桔的呼吸作用,减缓柑桔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真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柑桔贮藏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养花者皆知,花卉良好的生长发育要求经常有新鲜的空气。而新鲜空气必须通过气体交换即我们常说的通风来获得。在自然界中,各种气体的成份均保持一定的比例,大气中含有4/5的氮气,1/5的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  相似文献   

11.
设备在华盛顿州,要求的气调条件氧气含量一般为5%以下。库房密封后,在20天内,室内氧气必须低于5%。气调条件保持时间最短为90天。这取决于水果的氧气呼吸率以使其低于5%的含量。在华盛顿,早期使用的苹果和梨的气调贮藏气体为2—3%的氧气,二氧化碳保持在2%以下。如果库房内在1周或更少的时  相似文献   

12.
刘海涛 《花卉》2009,(4):12-12
一、空气 空气是许多气体的混合体,主要成分是氮(约占78%)和氧(约占21%),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极少量的氢,以及一些不同定的成分如氨、二氧化硫、水汽、烟尘、微生物等。空气中的一些成分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的影响,之前已细述的氧、二氧化碳外,在此再简要介绍其他一些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薛华 《食用菌》2010,(3):5-5
<正>金针菇栽培,通过采取在催蕾期补氧和子实体发育期控氧的措施,可有效提高金针菇的品质。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金针菇在催蕾期和子实体生长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在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  相似文献   

14.
果蔬气调保鲜库及配套设备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气调贮藏保鲜原理气调保鲜贮藏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最先进的一种保鲜技术。果蔬采后的有氧呼吸特点是分解贮藏在果蔬组织细胞中的糖、果酸等碳水化合物 ,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一些芳香族化合物 ,这一过程中 ,将消耗果实机体 ,呼吸作用越强 ,消耗越快 ,完熟期来得越早 ,贮藏时间越短。影响呼吸强度有以下几个因素 :( 1)气体成分。氧气 :贮藏空间气体中氧含量多 ,呼吸强度大 ,反之则小。二氧化碳 :贮藏空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高有抑制呼吸、延缓果胶物质分解和叶绿素降解作用 ,并能抑制微生物危害 ,但过高…  相似文献   

15.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及其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技术原理: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同时产生大量抗病虫的菌孢子,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6.
炎炎夏日,室内开启空调虽能降温,但关闭门窗却阻断了空气流通。因此,在居室养一些“功能互补”的花卉,可充当“空气过滤器”。大多数花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仙人掌、瓦松等正相反。将“功能互补”的花卉同养一室,既能平衡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又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相似文献   

17.
刑燕 《吉林蔬菜》2001,(5):16-17
香味产品生产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芳香篇》中列举了大量有健身、疗疾作用的香草植物.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长期以来其仅限于宫廷、以贵、商贾阶层享用,无力走向大众;只是在今天,国民步向小康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才有可能,有条件转向产业的运筹和发展。 香味为有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功能,我国著名香味植物专家杨胡教授指出,这是因为植物茎叶或花朵的油细胞.一经阳光照射,便能分解出一仲挥发性的芳香油,香气挥发物能够强有力地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大脑因之得到…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雷阵雨前后的管理大白菜生长在夏秋之际,如果在夏季多雷阵雨,加上管理的好,大白菜可增产15~20%。其原因是由于雷阵雨有雷电,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变成浓度很低的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化合成硝石,硝石是大白菜所需优质氮肥。所以说雷阵雨是往...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09,31(1):39-39
1 变农田种菇为林地种菇 ①种菇不占用农田,不与粮棉争地。②不用搭建菇棚,节省建场成本。③杨树林地的土壤、环境、空气的卫生条件极佳,提高了香菇产品的安全性。④树叶的蒸腾作用,使大量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吸收了大量汽化热,使菇场小气候降低了温度,增大了湿度,提高了夏菇的产量和质量。⑤树叶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菇场的氧气,有利于好氧香菇生长。⑥增加了林地的肥料和水分,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改变贮藏库内的气体成份是贮藏果实的先进方法,这个方法首先运用于苹果。运用液态氮创造优良的气态环境,又同时使果实变冷,对上述科研领域展示了前景。(西德)公司正在对此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是,分剂量供给在常压下沸点约-196℃的液态氮,使果品快速冷却。借此还可能减少冷凝装置的生产率。此外,在贮藏库的室内,造成了一个高氮、低氧,以及几乎全无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同时,由于急剧地减少了果实呼吸强度,二氧化碳排出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