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机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机化同步发展,只有创建新型农机化,才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才能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机化同步发展,只有创建新型农机化,才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才能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农机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确立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普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在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出了基本实现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发展的基础、生活宽裕的前提、乡风文明的重要保障、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以为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因为人是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农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农业教育"领头羊"的农业教育理应发挥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驻马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机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农机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随着农业的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势必增加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就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进行探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所向,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覆盖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以电子信息技术引领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促进电子农务的广泛展开,以电子农务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河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分析了河南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该文简要系统地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农村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具有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保障;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文明生产,农村“民主管理”,农民有序流转,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在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永锋 《吉林农业》2010,(9):156-156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同时它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标准,农业机械的综合运用,大大促进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5.
浅析土地整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及任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土地整治可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山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山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伟 《农民致富之友》2013,(19):103-103
农机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发展农机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1.1农机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农村、  相似文献   

18.
孙忠英 《甘肃农业》2006,(10):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居于首位的就是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发展的要义是科技创新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只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发展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生活上的宽裕。只有农民生活宽裕了,才能“知荣辱、识礼节”,改变传统的遗风旧俗,实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同时生活宽裕了,他们才能直接参与并主导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管理民主。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唯一途径就是农村教育。因此,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职能的扩展、农村劳动力的流转,都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也必须要发键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