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文杰 《甘肃农业》2005,(12):80-81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范围逐步明确化和具体化,立法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而两种主体既统一又分离。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有深刻的社会矛盾、利益对抗和价值冲突基础。应当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人治理结构,赋予现有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主体资格和村、组法人资格,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权利能力范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不明确和所有权权能的不完整,导致了众多社会矛盾无法克服,社会冲突剧烈,它的改革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分析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所有权的权能、加强集体农民对集体土地产权的有效控制和加强立法的措施,以期能对完善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有所助益,提高集体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82-685
基于对吉林省3个县(市)32个乡镇4 112个村民小组的组织机构的完备程度、村民小组长任期等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目前村民小组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村民小组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现阶段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的管理模式,以期为村民小组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祁全明 《甘肃农业》2003,(10):78-78
本文通过对所有权概念和权能的分析 ,指出了所有权主体的重要性 ,并通过对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性和主体的模糊性 ,指出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中存在着的两种“有名无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到我国的土地政策、管理、法律等诸多方面.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弊端严重,本文提倡一切土地国家所有制度,即将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同于国家所有,明确其主体、恢复其完整权能,理顺集体土地所有权规定与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列我国的土地政策、管理、法律等诸多方面。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弊端严重,本文提倡一切土地国家所有制度,即将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同于国家所有,明确其主体、恢复其完整权能,理顺集体土地所有权规定与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国内几种土地改革思路的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分析借鉴目前几种改革思路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保留并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比较合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在运行中存在概念模糊、主体虚位、效力不清、利益虚化等问题。学者们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提出了种种变革模式。本文在对相关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造和完善的思路,以期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能够顺畅运行、充分发挥其效力,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经几度变迁,却仍然无法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出现了法律性质不明、主体虚位、权能缺失、保护不周等现实缺陷。这些明显的缺陷,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显得必要又迫切。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核心在于使其由公权回归到私权,恢复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工作提上重要议程,特别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完成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提供技术和资料保障。在实际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农村集体土地登记部门不统一、区政府不能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土地登记费用承担不明确等政策性问题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界址难以确定、"飞地"和"插花地"增加工作量等技术性问题。建议通过统一农村土地登记发证部门,所有权登记只收费工本费,主体明确为农民集体,现场严格核实界线,采用"一证多宗"等登记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45-2548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着主体虚位、权能不全、客体范围界定不清等弊端,使农民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就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作了一些反思,并对目前学术界的几种改革思路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探讨“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其独特的价值。由于承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法律规定上的模糊和对宅基地权能的限制,宅基地所有权虚置的问题由来已久。本文从法律政策规定和现实风险两个角度检视宅基地所有权落实的现实困境,以宅基地改革试点实践探索为观察对象,针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过程中立法上权利主体和权利边界不明晰、权能被过度限制,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区分形成的现实风险等困境,提出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完善宅基地所有权权能实现方式等法治进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江苏淮安农民土地权利状况表明,农民土地使用权受限、收益权受损和处分权受控问题突出,原因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经营权定限和流转制度残缺等制度缺陷。认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排除村委会处分集体土地的权力、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和规范集体土地征收行为扩大农民收益权能,是构建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是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唐朝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44-16945
介绍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失范表现,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含混不清、"公共利益"概念被滥用、补偿标准不公平、政府在征地中角色错位等。提出了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重构的建议,旨在保证被征收的集体土地能真正服务于公共福祉,并使农民集体的土地权益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这表明,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大多领到了"土地身份证"。据介绍,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自2011年8月启动以来,经过3年多努力,全面查清了河南省乡镇、村、村民小组三种所有权主体类型及符合登记发  相似文献   

16.
陈怡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99-18801,18804
从法律制度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被取代、权能被国家干预和限制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农民个体利益保障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造成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的应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农村实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对于改革的途径,理论界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但根据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最佳的选择,但同时也应不断地完善不足之处: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明晰客体范围,准许宅基地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特性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双重性 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是农民集体,但同时又是国家,它具有双重性.构成国家的要素为领土、人民、主权,构成生产的要素为土地,资本和劳力,据此,土地既是国家要素又是生产要素,二者相比,则构成国家要素高于生产要素,因此,国家在管理土地上,不但和其他土地所有者一样可以行使土地的权利,而且其权利高于一般土地所有人.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或征收”,这一规定表明土地既是国家的,又是集体的.可见土地所有权与一般物权不同,它的主体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足及影响基础上,提出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促进农村税费改革的措施,即明确集体准土地所有权主体权利,明晰土地产权结构,界定租税费,并完善法制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宁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有序开展,规范宁夏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程序,统一全区所有权调查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确保所有权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目前宁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际,提出宁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注意的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