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简述变电站巡检技术与方式的发展历程,阐述智能机器人巡检的优越性。在分析变电所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的可行性与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种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系统,介绍该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组成、主要功能及其实现和系统的软件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2月17日,从国网江西电力检修公司获悉,该公司目前已有8台500 k V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均可实现在站内对仪表油位的图像识别和红外温度监测,以及替代变电运维人员部分重复性工作。江西电力检修公司成立了机器人管理应用团队,全面展开深化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应用。该公司从制定规程规范、机器人功能拓展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在参与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验收工作中,针对日常管理维  相似文献   

3.
移动机器人在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智能移动机器人完成电站设备巡检,以期提高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分析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的两种主要巡检方式的不足,介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给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远程红外监测与诊断、远程图像监控与诊断、远程防盗报警诊断3种功能,可以使机器人系统的非接触式移动检测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接触式监控相结合,真正实现变电站设备全监控.根据操作人员在基站的任务操作,可以自主完成变电站设备的巡检工作.通过3G无线网络,利用红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远端管理人员,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4.
传统温室大棚生产中存在人工获取农作物巡查数据不方便、覆盖率小等缺陷,急需智能巡检装备实时准确获取管控信息。通过对温室大棚结构环境和生产需求调研分析,设计了一种温室大棚巡检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搭建巡检机器人平台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该机器人能够执行全天候自动巡检任务,快速高效获取蔬菜生产过程的实时管理监控信息。  相似文献   

5.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16,(6):63-63
浙江电力深化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 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 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覆盖。2016年以来,这些机器人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31例,有效提升了变电设备精益化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技术被运用于电力行业中,电力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配电站运营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引进先进技术,构建无人值守配电站,提出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思想,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准确性与可靠性,全面获取配电站运行资料,分析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为地区群众提供优质配电服务。简要分析了无人值守配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对无人值守配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无人值守配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运维管理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生产MIS系统与智能巡检系统结合的设计思路,介绍引入了PDA、RFID、Wi-Fi、图像及音视频采集等新设备、新技术在智能巡检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数据重复录入、业务模块不能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高效、可靠地完成巡检任务,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准确、稳定的导航定位是巡检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可实现机器人在室内外环境下的地图建立、路径规划和导航定位。导航系统由远程监控平台与巡检机器人组成,远程监控平台发布巡检任务、监控机器人状态、查询与存储检测数据,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导航定位、遍历检测点、执行数据采集等巡检任务,二者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交互。融合激光雷达与编码器信息,使用高鲁棒性Gmapping算法建立二维环境地图。根据地图与检测点信息,采用分支界定算法搜索最优巡检路线,以减少巡检时间和能源消耗。使用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AMCL)算法估计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结合巡检路线,进行导航定位。根据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通过经典的PID算法完成机器人驱动控制。机器人搭载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相机,可对目标进行可见光通道与红外通道的融合图像检测。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了室内导航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 m/s的速度下,位置与航向偏差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小于5 cm和1.1°,标准差(SD)分别小于5 cm和1.5°,能够满足巡检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配电线路巡检和管控效率,对基于GPS线路巡检及运维管控系统作了研究并应用于实际配电线路。该系统集软件、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卫星定位、信息采集、地理信息等技术为一体,为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保障手段。实践结果表明,2014年上半年盱眙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66.64%,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2023年9月4日,随着220kV夏庄变电站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场亮相秋检,标志着山东枣庄供电公司首批9座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场全部建成启用。据介绍,每座机场巡检半径4km,每架无人机飞行时长35min,实现半径内输变配设备无人机全业务综合巡检。无人机机场,可为无人机提供起降、自动充电、数据回传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运维人员到达作业现场,也不需现场人为操作,在技术上实现了无人机巡检由人工现场操作模式向远程智能自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电力企业大力推行智能电网建设,电力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电力信息系统正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机房作为电网发电、售电、输电以及配电的信息交换平台,其对于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通信机房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巡检可靠性较低。文章主要对电力信息通信机房巡检提供相应的智能化技术以及具体应用情况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运维一体化,是指设备巡检、倒闸操作和维护性检修由同一组人员负责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分3个层次:一是检修公司层面上的运维一体化,即检修班组开展的专业化检修和变电运维班组开展的运行维护相结合,完成检修公司所辖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二是班组层面上的运维一体化,即倒闸操作、设备巡检和维护类检修与工作许可均由运维站人员负责实施;三是个人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线路巡检管理的实际运行需求,设计开发出基于GIS和GPS的配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创造性地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终端(平板)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基于"移动信息平台"概念改造传统巡检工作模式,实现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大限度减少漏检、错检,确保电力线路长期高效稳定运行。1系统功能1.1设备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该文总结了以前对输变电设备巡检方法的缺陷,结合日新月异的IT技术,提出将电子标签技术引入到变电设备巡检管理的新模式,对电子标签技术应用于设备巡检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水电厂现代化巡检管理工作的需要,防止巡检工作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 开发了一种实用、先进的巡检工具——条码巡检系统。该系统采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采集其参数以及用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不仅可减少巡检工作量, 而且可有效提高巡检到位率, 减少因巡检疏漏所引发的故障。系统可接入监控系统或MIS系统, 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 查看任意两参数间的关系曲线, 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决策参考, 以便及早发现设备缺陷, 确保水电厂设备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总结输变电运检领域在巡视记录和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现场记录效率低、数据价值有待发掘、数据录入重复劳动等。针对这些问题,自主开发了三维交互式变电检修布控系统,利用数字化管理方式统计汇总设备信息,提高了运检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价值。现整合前期工作成果,完成巡检记录汇总分析平台的研制,将班组内部各类琐碎杂乱的服务信息通过该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方便长期保存各类巡视数据,生成数据曲线图谱,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长期动态掌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尤其是农村配电线路分布分散、巡检任务量大这一课题,通过建设应用GIS平台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思路解决了巡检到位监督、巡检信息孤岛壁垒、巡检工作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在沈阳沈北新区已成功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1故障概况2021年1月,调度值班人员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iES600监控到了某110kV智能变电站连续上送的异常告警(测控通信中断)信息,当值调度员及时向自动化运维人员及变电运维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接到通知后,调度自动化运维人员随即打开主站系统前置界面,根据前置信息初步判断站内远动装置有问题,便告知变电运维人员分析结果和判断依据,由检修工区派变电检修人员到现场查看。经查看该站远动后台和监控后台并未有任何异常,使用重启远动装置方法也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逐步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提高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性,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RFID等技术与生产MIS系统对接,建设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缺陷填报的及时性,巡检工作的方便性,巡检工作的全面性、快速性,系统应用的可扩展性,降低了设备巡视人员工作量,从而提高变电设备巡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森林巡检是森林资源调查、灾情预警、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其中巡检面积的有效测绘及林区样地采集对于林区管理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国内外森林巡检、林区面积测绘及样地采集技术存在效率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结合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化巡检的策略,提出了智能优化森林巡检任务路径规划方法、森林巡检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智能样地采集方法。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的林区智能巡检网络平台,利用BD-228型定位模块与STM32芯片搭建位置信息获取的定位终端,利用距离偏移过滤算法剔除误差大的定位漂移点,并将采集的球面经纬度坐标投影为墨卡托平面公里网坐标用于面积计算,最后采用矢量三角面积算法计算巡检轨迹的闭合区域面积,同时利用墨卡托正反算法实现了样地坐标智能采集。经多地区、多次实地试验验证分析,该系统巡检面积测算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样地采集平均相对误差为2.21%,满足森林工程测绘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