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食品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常温下处理食品废水的中试研究,考察其运行情况及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ABR对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常温条件下(20℃~35℃),ABR反应器对食品废水的COD平均去除率为86%,色度去除率为30%~69%。以ABR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器能够有效处理食品废水,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技术水平欠发达的农村,寻找可行的废水处理解决方案是一项挑战。城市好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并不适合农村。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固体生物截留能力强、污泥产量低、抗冲击负荷能力高、对有机物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介绍了ABR反应器的发展与改进,综述了温度、pH、进水有机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反应器启动、冲击负荷等因素对ABR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ABR反应器适宜的污水浓度范围以及在农村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基于ABR的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张建昆 《节水灌溉》2011,(10):26-28
试验考察常温条件下,分析了4格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15 h,随着HRT增加,对COD去除效果逐渐提高,当HRT为12 h以上时,对COD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在试验容积负荷范围内与进水COD浓度范围内,ABR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较小;各格室出水C...  相似文献   

4.
全混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湘 《中国沼气》1994,12(3):28-30
全混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研究朱建湘(湖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目前,国内外用于厌氧处理有机废水的高效发酵装置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上流式厌氧过滤器(AF)等。这些装置的有机负荷率是一般常规发酵装置的几倍。但是用于直接处理粪便时,...  相似文献   

5.
将USR改造成IC厌氧反应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导了用IC厌氧反应器处理酒精废醪的中试结果:容积有机负荷达到30.5kgCODm^-3d^-1;并根据中试结果和对IC反应器结构原理的分析,认为将处理酒精废醪的USR改造成IC厌氧反应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一些研究情况以及处理这些废弃物的厌氧反应器的应用情况,指出厌氧消化工艺是处理蔬菜和水果废弃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在(38±2)℃条件下,分别采用UASB和UBF厌氧反应器技术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厌氧运行过程中,有机负荷提升至15 kg COD(m3·d),HRT为5 d,UASB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5.4~29.6 m3t,COD去除率高于94%,容积产气率为5.77~6.02 m3m3,CH4含量70%以上,pH值为7.21~8.25;UBF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2.7~25.4 m3t,COD去除率高于90%,容积产气率为4.99~5.60 m3m3,CH4含量66%左右,pH值为7.29~8.01。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效果优于UBF厌氧反应器。   相似文献   

8.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模型实验,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工作原理及影响内循环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昌盛  李建政  刘枫 《中国沼气》2008,26(2):10-14
为考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的效能及其运行特征,采用一个有效容积为28L的四格室ABR进行了试验.采取分阶段提高进水COD浓度的方式来驯化污泥和增加负荷.在100 d的运行中,研究并考察了启动情况和有机负荷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啤酒厂二沉池排放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污泥接种量MLVSS为18.0 g·L-1,进水COD浓度2000 mg·L-1,HRT 39.5 h,(35±1)℃等条件下,可在31天内成功启动并达到初步稳定运行,COD去除率达到96%左右;同时ABR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COD浓度提高到10 g·L-1,即OLR为 6.0 kg·m-3d-1时,ABR仍能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其C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复合厌氧反应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复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结构形式的厌氧消化室组合而成的厌氧消化装置。例如,江苏某酒厂和华北制药厂所采用的厌氧消化装置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复合反应器。这两个厂家从澳大利亚 Basin公司引进了同一种复合厌氧反应器,分别用于处理酒精废醪和丙、丁废醪。实际的运转情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钌红吸附法测定胞外多聚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后污泥中胞外多聚物含量有所增加;钌红定位染色表明,颗粒污泥中胞外多聚物主要分布在球菌细胞间,而在丝菌等细胞间胞外多聚物分布较少。这些结果说明胞外多聚物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颗粒污泥形成与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厌氧污泥床过滤器处理高浓度涤纶聚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UASB-AF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条纶聚脂废水的效能,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10-12kgCOD/(m^3.d)水力滞留时间22-24h,COD去除率80%左右,并具有启动速度快,耐冲击负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厌氧环境中,以三氯甲烷为靶污染物,分6种条件加入不同共代谢基质对厌氧生物污泥分别进行驯化培养。将得到的可降解三氯甲烷的微生物菌群富集培养,分别投入模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三氯甲烷能够被微生物降解,加入共代谢基质后可提高降解效率。不同基质环境中降解效率不同,以葡萄糖和甲醇为共代谢基质驯化出的微生物菌群对污染物去除率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15.
鸡粪水厌氧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的实验利用两级厌氧处理技术,为中小型养鸡场的鸡粪水处理提出了一种处理工艺与新的装置.实验在HRT 3.01 d,有机负荷7.85 kgCOD·m-3d-1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了75.77%,COD产气率0.381m3·kgCOD-1d-1,出水卫生指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沼气发酵外源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利用沼气发酵外源添加物以提高沼气产量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上流式厌氧过滤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竺  李正山  杨玖贤 《中国沼气》2002,20(2):12-15,33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 ,变易性大的难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采用上流式厌氧过滤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并对厌氧消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上流式厌氧过滤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良好 ,在中温 (35~ 4 0℃ )消化时高浓度 (30 0 0~ 80 0 0mg·L-1)进水COD的去除率达 95 %左右 ,常温消化的COD去除率也可达 90 %左右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可达 5kgCOD·m-3d-1以上 ;上流式厌氧过滤器启动期短 ,耐冲击性好。  相似文献   

18.
初始pH值对微波预处理颗粒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通过批量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对经微波预处理后的颗粒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为9.0时,产氢效果最好,此时的比产氢速率达到24.23 mmolH2·(gCOD·d)-1,COD去除率约为31%,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3768 mg·L-1.  相似文献   

19.
秸秆厌氧产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工艺可生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混合短链脂肪酸,但存在发酵周期短、秸秆降解率低等不足。为了提高VFAs产率和秸秆利用率,对产酸沼渣开展了二次产酸利用试验。将秸秆在3种预处理、3种产酸温度得到的产酸沼渣,统一在35℃进行二次产酸发酵,以考察各预处理组的二次产酸效果。结果表明,各组在二次产酸时均能获得更为稳定和适宜的pH值,水热组和2%HCl组在二次产酸时均有更佳产酸表现,1%Ca(OH)_2组在两级均采用35℃温度时获最大产酸量。采用两级联合产酸工艺,可将1%Ca(OH)_2预处理组的0.07~0.20 g/g的一次产酸率提高至0.27~0.38 g/g的总固体产酸率。以初始100 g原秸秆计算,1%Ca(OH)_2、35℃发酵时一次产酸和二次产酸量分别为12.24 g和11.69 g,两级联合的总产酸量为23.93 g,采用两级联合产酸比一次产酸的产酸量提高了95.5%,二次产酸使得木质纤维素各组分降解利用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20.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厌氧生物降解的微生物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氯化芳香族化合物厌氧生物降解的微生物源,微生物结构与功能,讨论了具有脱氯活性厌氧微生物的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