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喷白僵菌粉防治马尾松毛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1976至1996年,广西全区飞机喷撒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共作业了4975架次,防治面积130.9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要搞好飞防工作,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摸清虫情,搞好防治作业区...  相似文献   

2.
陈毓 《广西林业》2004,(6):31-31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均可发生4代,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用仿生物农药制剂灭幼脲Ⅲ号粉剂与纯白僵菌粉混合使用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西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面积达300万亩左右,成为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随着连片纯松林的迅速扩大,人工放菌技术已不能适应大面积及边远林区防治的需要。为解决大面积放菌技术,自1976年以来,曾多次试验用飞机大面积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1979年春,在高峰、七坡、示范、青山、平广等林场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机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生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分析此次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普遍应用飞机撒菌防治松毛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白僵菌高孢粉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观察江苏省溧水县林场从1987年起,通过使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已8年有虫不成灾。在此期间连续进行了室内饲养马尾松毛虫、林间套宠和野外施用白僵菌高孢粉(含孢量1千亿/kg)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①室内6只纱...  相似文献   

6.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广东省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系列研究和取得的关键性技术成果,阐明大面积喷洒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持续控制的效果,总结了白僵菌大规模生产和防治使用方法,分析了长期困扰白僵菌生产和应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达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0.
带菌活虫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Et、枯叶蛾科,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就开展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到70年代,全国已发展到64个白僵菌厂,年生产球孢白僵菌2100多吨,年防治面积达50万公顷,约占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2.
梁华  李斌 《湖南林业》2004,(12):26-26
靖州县排牙山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6874公顷,有林面积6384公顷,其中马尾松4066公顷,占有林地面积63.7%。由于马尾松集中成片,再加上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少雨,松毛虫发生更为突出,已严重影响了马尾松正常生长。为了做好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工作,技术人员通过去年预测预报,加大调查力度,及时掌握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采取“早防、早治、早灭”的防治措施,3月底林场投入专项防治资金6万余元,购进白僵菌粉剂1500公斤,BT粉与敌杀死合剂1000公斤,  相似文献   

13.
六安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北鹿,地处江淮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区有林地面积520万亩,其中马尾松纯林230万亩,占现有林的44%。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森林病虫害,平均年发生面积在四、五十万亩以上,一九七三年达68万亩,每年防治松毛虫化费大量经费、农药和劳力,仍不能彻底根治。自一九六四年开始,我们注意改进营林措施,抑制松毛虫危害,几年来共营造混交林60多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虫发生的周期,降低为害频率。我们主要采取下列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7月中旬,区林业厅在南宁市召开各地、市林业局长、森防站长及区直国营林场场长参加的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签订《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状》,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工作。钟国华副厅长在会上肯定了过去我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强调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实现防治工作的新突破。他说,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林业部门努力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防治效果也较显著。1991年全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为4. 2%,低于造林绿化责任状中规定5%的目标;全区目前已有14个县推广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面积达90方公顷;生产白僵菌粉28.79万公斤;调运检疫木材124. 8万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从六十年代开始对林木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应用白僵菌、青虫菌和赤眼蜂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杨树桑天牛等林木害虫,取得明显效果。从1972到1984年,全省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面积达1050.98万亩。尤其是1975~1979年,全省每年生产白僵菌粉270~960吨,治虫59~130万亩,繁殖赤眼  相似文献   

16.
连续施用白僵菌 长期控制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西县松林面积130多万亩,占有林地面积70%。1965年至1981年17年间,松毛虫发生面积372万亩次,并4年-5年周期性爆发成灾,爆发期每年受灾面积40万-70多万亩,损失木材3万-12万立方米,连年防治连年成灾。1979年至1998年使用白僵菌防治,20年来未间继,共施放白僵菌三级菌粉和高孢粉30468千克。  相似文献   

17.
三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生产白僵菌43.8万斤(含孢子50亿/克),防治松毛虫100.4万亩,占防治松毛虫面积的45%。目前,全区普遍应用白僵菌治虫,效果较好,基本控制了松毛虫为害。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otatus walker)虫体上分离出来的白僵菌所进行的三个试验:一、马尾松毛虫白僵菌(简称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二、白僵菌晶体的效能;三、白僵菌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发育情况.一、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在以前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绝大多数报告中,几乎都要注明"严禁在养蚕区使用白僵菌".广东省德庆县的部分公社是养蚕区,但该县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极为普遍,菌粉撒到了离蚕房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并未影响养蚕.我们在这一现实情况下,于1973年5月23日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我区桂北地区由于春季常为低温多雨天气,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僵菌在桂北的应用效果,1986~1990年在桂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州县综合防治示范区,对越冬前、越冬后和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进行放菌和用菌量等试验,并对白僵病的流行作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场有山林面积3800多亩,其中马尾松纯林就有3400多亩,历来松毛虫危害严重。1972年6月份,马尾松林普遍发生了松毛虫,发动全体职工使用十几部喷雾器,投工300多个,用药2万多斤,花钱8千多元,防治了本代松毛虫,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下代松毛虫又大量发生了。1973年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破洋框框,土法上马,共生产白僵菌粉5200斤,放菌面积3千多亩,除满足自用外,还支援了县内外兄弟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