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极端 《中国林业》2013,(22):51-51
甘肃省白银市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的方针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文冠果产业建设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来抓。经过几年的建设,文冠果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白银林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白银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2.
杨极端 《中国林业》2014,(10):52-53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是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以退耕还林为平台,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白银市生态建设、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白银市林业经济让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以沙区山区综合治理开发为重点的绿色致富工程以来,奈曼旗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快沙区山区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头一年,首战告捷,取得可喜成绩。旗委、旗政府把“两区”生态建设视为立旗之本,视为实现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关键,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静宁县位于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产业先进县”。2013年,静宁县把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作为生态立县、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面山、县城中心、交通干线、新农村示范村等重点局域推进生态建设。营造出了分布均衡、结构合理、效益兼顾的生态建设网络。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乌审旗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在两年的工程建设中,狠抓“六到位”,严把“六道关”,圆满完成了试点工程建设任务。 狠抓“六到位”是完成工程建设的保障 1.领导认识要到位 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要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6.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F0002-F0002,F0003
“钢笔柏种源及栽培技术引进”是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下太守的“948”项目,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编号2000-04-01(01)),天水市麦积区三阳苗圃和秦州区林业局协作,2005年12月通过验收并被认定为科技成果。项目针对甘肃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树种单一的现状,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阳苗圃和白银市靖远县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为依托,  相似文献   

7.
隆林县的“东大门”在扁牙、委乐、沙梨乡。它的绿化是隆林县为了改善该县东部乡镇生态环境、促进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树立该县良好的生态形象而开展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了抓好“东大门”绿化,该县在实施绿色工程、绿色通道和绿色长廊建设、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时都向东部乡镇的扁牙、委乐、沙梨等乡倾斜,把“东大门”绿化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三个到位和两个明确,即种苗供应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检查督促到位,责任明确、奖惩明确。一是实行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由林业部门将造林绿化任务…  相似文献   

8.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甘肃省绿委办公室和兰州市绿委办公室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联合举办了兰州地区3·12植树节《全民动手·共建绿色家园》宣传咨询活动。在活动中,甘肃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全体党员倡议全省共产党员,要积极带头投身到国土绿化建设中去,全面掀起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新高潮。倡议说,人类诞生于森林,绿色孕育了文明。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建设,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近年来,甘肃省造林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甘肃省森林覆盖率仅有9.9%,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信丰,有一条“脐橙风景线“刘勇,朱建埠(中共信丰县委宣传部341600)江西信丰县,古以“饶谷多粟,人信物丰”著名,今天,信丰县正以蜚声中外的中国脐橙之乡迅速崛起。十几年来,信丰县实施“兴果富民”战略,把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脐橙开发当作加速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霍兴华  张韬 《中国林业》2014,(10):38-39
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镇之一,因其地域辽阔、钟灵毓秀而被人们称之为“黄河明珠”。李爱芳,靖远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站长。20多年来,她坚持用坚毅和执著为靖远县播种片片新绿,用林业知识为林农撑起致富“大伞”,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黄河明珠”上的播绿人。  相似文献   

11.
《国土绿化》2014,(12):21-22
如今,走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楼房沟、吊地沟等流域,穿行于白兰高速公路白银段,可以看到公路两旁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数以万计的林木向人们展示着白银区近年来实施生态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一切与白银区生态办绿化队队员顽强奋斗、默默奉献分不开的。而高佑良则是这群人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2.
《甘肃林业》2008,(1):9-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林方略,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甘机编办通字[2007]112号文件批准,将“甘肃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更名,成立“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与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力度将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管理将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将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全省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现场会议精神,全面推动白银市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白银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9月26日在景泰县召开了全市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现场会。以市政发〔2001〕62号文件,正式出台了《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意见》,明确了加快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的原则、扶持政策、保障措施,为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扶持政策上,一是利用宜林“四荒地”(包括退耕还林地)营造公益林,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实体可依…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会同县委、县政府立足林区县的实际,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着眼可持续发展,坚持从改革入手,把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培育、巩固和壮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与后劲的重要发展战略措施来抓,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坚持从改革山林经营体制入手,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山林管理从八十年代初起,会同县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推行了以“林业三定”为主要内容的山林分户经营管理体制。但这种“一山多主、一主多山”的小块分散经营格局,既不利于林政管理,又不利于规模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营造林工程管理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林业六大工程”,给贵州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原因,贵州省的林业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监督体系不健全等等,也严重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切入点,强化工程管理,做到“六个突破”,实现“六个转变”,才能全面提高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巴盟乌拉特前旗为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在继续执行去年制定的“三让”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三上”政策。“三让”即:不抓生态建设的领导让位,不搞生态建设的林业科技人员让职,不造林的农民让地。“三上”即:对完成生态建设任务好的干部、科技人员、农民上地位、上工资、上荣誉。同时,对干部的实绩考核标准增加了四项内容:一是把生态建设的成绩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二是把抓不抓生态建设,作为评价一个地区领导有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的主要标准;三是把生态建设的好坏,作为检验一个班子战斗力强不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山水城市”和“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构想,结合新津县的地理、森林资源概况,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对营建五河两山生态风景示范工程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8.
从「六道岭精神」看敖汉林业王建和敖汉旗六道岭村,近8年来组织仅有的300余劳动力连年挖山不止,整地造林,“新媳不省亲,嫁女尤回门”,挖卧牛坑13600亩,动土石方70万立方米,治理了30座山头、18条大沟。中共敖汉旗委、政府为表彰六道岭村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9.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白银市副市长李文录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重点之一的白银市来讲,林业建设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  相似文献   

20.
临夏皮胎果是梨树中为数不多的热性果品,营养丰富,有关专家在甘肃省临夏州考察后将其定位为“特”果。近年来,鉴于临夏州皮胎果栽培历史悠久,临夏州委、州政府把发展临夏皮胎果特色产业列入全州林业三大产业“125”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